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总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时间:2024-09-18 05:3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通过实质性的道德素质培养活动,全面地将孝敬父母的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丰富了初中教学的实质性内容,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同时又拉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搭建师生之间的桥梁。教师要不断地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师生共同合作,有效学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改正,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帮助他人,树立生活的自信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以下内容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一、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加强规范性教育力度

  开展班级道德素质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设立光荣榜,利用学生的榜样感号召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助人为乐的活动中,热爱班集体,主动自觉地帮助他人。在班级文化墙设立热心奖、学习进步奖、助人为乐奖、三好学生奖等,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班级的各项文化活动顺利进行。

  初中生具有善于模仿、生活中可塑性强、对各种生活事件富于幻想、为人处世生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等特点。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及时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对于当代的科学家、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等,教师要适宜地引入和教学,能有效引发学生心灵上的共鸣,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希望,激励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鼓励学生日常行为活动,丰富道德性课堂内容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行为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当前教育制度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所以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一定要加强和各个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制定班级管理方案和制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用自身的行为语言来感化、教育着学生。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在课堂上渗透情意,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创设情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多从生活中感受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去做。教师要对学生思想意识等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才能充分丰富道德性课堂内容。

  三、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有效性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我是好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互帮互助”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活,从生活的各个层面鼓励学生的生活积极性,让学生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内心深处受到感染和启发,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只有对学生进行彻底的心理教育和培养,才能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听父母的教导,服从学校的制度安排,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不断地在生活上学会自主和自立,让父母少操心,而且在学校努力学习,上课积极主动,刻苦努力,让教师称心。

  在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环境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对于日常生活中违反班规的学生,教师要严厉地进行“惩罚”,不能心软,才能以儆效尤,建立一个有规章制度的班集体,师生共同合作,创设出一个正能量的环境,让学生在班集体的生活中能学习到很多层面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找到生活的希望,给予学生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信心满满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总之,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教学,加强规范性教育力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初中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g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