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面试热点: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校园网贷教唆高消费背后隐藏的“高利贷”

副标题: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校园网贷教唆高消费背后隐藏的“高利贷”

时间:2023-08-08 14:1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8月,重庆大三学生秦天在网上贷款总计超过10万元,因无力还款,被迫睡在公园躲债。福建大二学生小彬在两年内通过网络放贷平台贷款30万……除此之外,网上上还出现大学生天价账单街头求助、大学新生未开学花费已过万等事件。一项调查显示, 85.4%的大学生构成了财商教育的潜在需求者。(9月8日《南方日报》)

面试热点解析

@人民网评论:疯狂的“校园网贷”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业,也让一些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却干着“高利贷”勾当的网络贷款,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罪恶之手”伸向脆弱的大学生。在一些高校里,网络贷款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网络贷款广告放大了其显性的正功能、却回避了其隐性的负功能。网络贷款能够立竿见影地帮助大学生解决资金难题,却也会让还贷能力的大学生陷入“连环贷”的危险地带。

伴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大学生容易进入炫耀性消费、享受型消费的误区;在难以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社会支持的格局下,网络贷款给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提供了渠道。网络贷款公司并非不知道大学生缺乏还贷能力,却还将大学生视为重点客户群,难道是“人傻钱多”?故意给大学生刨坑、让大学生陷入商业陷阱,才是网络贷款公司的真实用意。

大学生作为一个家庭的希望,即使自身难以还贷,也可以将一个家庭捆绑在“还贷计划”里。更何况,网络贷款公司早已收回本金,他们更在意的是那高额的利息回报。 如果大学生不能按时还贷,那些“野蛮生长”的网络贷款公司,便会采取一些粗暴的手段逼大学生就范;一些大学生为了摆脱困境,不惜四处借债、行骗甚至利用身体从事援交,却依然难以抽身出来。

@红网评论:“校园贷”从一出生就是个“畸形儿”,它所设置的“靶标”本就存在很大问题。要知道,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开销均来自于家庭,甚至还有部分属于政府或社会组织资助,自己并无固定收入或经济来源,自然也就无可靠的偿还能力。如此一来,“校园贷”不仅会加大借贷双方的风险,而且还容易导致大学生超前消费意识的膨胀和攀比心理的滋生。这对于学生抓好学习这个“主业”极为不利,也会给校园清新的学习风气造成严重污染。

@长沙晚报:当前,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性的消费心态,而校园贷则故意“高估”了大学生的还贷能力,仅仅停留于形式层面的审查,忽略了大学生的消费现实情况。校园贷平台虽然因此可以牟取暴利,但使大学生面临权益被损害的危险。校园贷平台的疯狂,正是抓住了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心理特点,引诱大学生“愿者上钩”。尤其令人忧虑的是,有的校园贷平台缺乏外部的有效监管和约束,特别是在借贷合同签订、利息约定等关键环节中,有的甚至处于监管和约束盲区,使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倘若仅仅依赖于网贷平台的自律和警醒,而缺乏外部力量的监督和制约,恐怕难以遏止网贷平台非法盈利的冲动。从这个方面而言,如何强化制度性设计,构建和完善网贷平台的监管制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对开展校园贷的网贷平台应采取准入许可,硬性规定放贷的具体条件和标准,结合大学生个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对大学生群体划定放贷“红线”。再比如,强化网贷平台的审查义务,由之前的形式审查变为实质审查,倒逼网贷平台合法有序经营等。

华图解析:借钱之前,它是天使;借钱之后,它是魔鬼。可惜的是,这个道理不少大学生明白得太晚了。那些喜欢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大学生在短暂享受网络贷款的便利之后,为自己的轻率与糊涂付出了沉重甚至惨痛的代价。将大学生当成“摇钱树”,千方百计地引诱他们“上钩”;一旦请君入瓮,大学生便沦为“待宰的羔羊”。这是隐藏在合理外衣之下的犯罪,通过教唆使人透支消费,直到彻底套牢再现身逼迫家庭!这不仅是教唆犯罪,更是用来害人的“仙人跳”手段。

在现实中,这些非法的手段都已经在法律的管控之下逐渐消失,如今却借着互联网的外衣卷土重来。面对这种情况,不仅要加强网络审核和监督,更要增强大学生的财商能力。当然,对于这些已经涉及非法的行为,还是要“恩威并重”,不仅要有“仁慈”的法律,更要用严苛的执法手段来让他们明白从事这种非法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

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校园网贷教唆高消费背后隐藏的“高利贷”.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l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