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个人自查报告

副标题: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个人自查报告

时间:2023-07-16 08: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个人自查报告
  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15日下午在整治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座谈会上强调,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坚定不移、驰而不息、持之以恒狠抓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刻认识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的严重危害性,铲除滋生土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今天请大家来进行座谈,主要是落实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要求,听一听大家对于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专项整治的看法和想法。”李鸿忠在座谈会开始时说,“请大家不要念稿子,畅所欲言,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共同来推动整改见底到位。”
  座谈会上,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汇报了全市推进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专项整治情况。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委政法委、南开区委、西青区委、武清区委、宁河区委负责同志先后发言。
  李鸿忠边听边记、不时插话点评,就重点问题与大家交流互动。在谈到加强干部监督问题时,李鸿忠说,组织部门不仅要“戴帽子”,还要经常“正衣冠”。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响鼓更需重锤。要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把重心放在平时,多嘱咐、多敲打,监督要成为常态,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体现在日常。
  有的同志谈到,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是各种不良风气的温床,将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李鸿忠接过话题说,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从定性上说就是违反政治原则、违反组织纪律,一些人为了不伤自己,不怕伤党、不怕伤组织、不怕伤事业,把社会的不良习气搬进了党内、污染了组织。好人主义说到底是“好人”自己当了,“主义”全都丢了,贻害无穷。
  与会同志谈到,有些干部存在着思想误区,害怕接受党内监督执纪、存在抵触心理。李鸿忠说,严肃监督是对干部的保护爱护。病人看病就要找医生。纪委、组织部门的监督就是我们的“政治医生”为我们进行政治体检。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就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的一种表现。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的产生,从人、事、因、制上看:人是主要负责人,事是见不得人的事,因是私欲和利益,制就是纪律问题、党性问题。”与会同志举案说法、进行剖析。李鸿忠插话说,风气从第一责任人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就是政治生态系统形成的“元”点。这个谜底要揭开,这个问题要认识清楚。各级党委书记要深刻认识“第一”的重要性和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要把《党章》《准则》《条例》带在身边、印在脑海,用好制度武器,从管好自己开始,从抓班子带队伍做起,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向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宣战,久久为功,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
  在谈到如何把握巡视整改工作时,李鸿忠说,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整改的重点重心是要从市委常委会、市级领导干部改起,带头认账、带头整改、以上率下,刀枪剑戟要冲自己,不能把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各区、各部门也要上下联动,一起诊疗、一起“康复”、一起整改。巡视整改“回头看”不搞剑拔弩张、但要真刀真枪,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总目标,推动政治生态向好改善。
  李鸿忠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圈子文化、好人主义问题的危害性,如任其发展,将影响天津政治生态、干部队伍、经济社会发展。圈子文化直接挑战中央权威,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严重弱化、分解、分化、消解中央的权威;好人主义挑战的是原则,与党章党规党纪格格不入,遇事不讲原则先讲“策略”、强调“艺术”、做“老好人”,兜来兜去就是把原则抛在脑后,是私利在作祟。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是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党内政治生活不同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不能混淆界限,必须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戒律,服从组织程序,遵守纪律规矩,不允许有任何干扰侵犯,决不能随意化、庸俗化、娱乐化。
  李鸿忠强调,整治圈子文化、好人主义问题,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运用政治方法来解决。要切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纪办事,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特别要把战斗性摆在突出位置,从政治生活管起、严起,在党内营造实事求是、勇于批评、敢于战斗的环境氛围。整治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第一责任人是核心,是关键。党委(党组)书记要经常主动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用真功,坚定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高层次构建自身动力,不屈从、不让步、不趋炎附势,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立场,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筑牢抵御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防线。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尹德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成其圣参加。
  篇二: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个人自查报告
  11月14日下午,市司法局党委以“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为主题召开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铁英主持,局党委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列席。
  会上,局党委班子成员围绕市委印发的《关于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资料选编进行集中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围绕“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并深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做到了既态度诚恳、与人为善,又坚持原则、敢于较真,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张铁英强调,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将反对“圈子文化”和克服“好人主义”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结合起来,深刻把握“四个意识”,做讲政治、讲忠诚的知行合一者。一要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二要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要在思想认识上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日常工作中;三要在坚持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上下功夫,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四要在健全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篇三: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个人自查报告
  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这些团团伙伙的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问题不容小觑。(人民日报) “朋党之争”是唐朝末年,宪宗元和三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此后,此起彼伏,两个小圈子之间从未中断,直至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为此,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以史为鉴,笔者以为,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
  “小圈子”以权力、利益为核心,以关系网为纽带,利益与关系延伸之下,“小圈子”逐渐进化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和利益集团,他们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相互勾结扶持,最终导致权力变味,党纪国法失尊,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而“小圈子”也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进入其中短期之内可能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也导致了许多腐败窝案,如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周老虎”案,都是“小圈子” 和党内帮派的牺牲品。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年初讲话中提到,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而现实中,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都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因此,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永远明白,真正的“护身符”,不是“哪条线”“某圈子”“谁的人”,而是心中那把遵纪守法的戒尺。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个人自查报告.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w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