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

时间:2022-11-02 06:3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一# 导语】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仅供大家参考。



1.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3.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欧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欧盟主要成员国及分布。

  3.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1.众多国家的名称及分布。

  2.各种图表的判读与分析。

  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以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欧洲西部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合作探究法、图

  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备欧洲旅游胜地图片若干张,自制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欧洲西部气候图、欧洲西部政区图、欧洲西部的一些风景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美丽的风景区景观图片。

  教师:我们通过等媒体看到了美丽的欧洲,大家还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了法国埃菲尔铁塔、挪威的峡湾风光、荷兰风车、罗马古斗兽场。学生踊跃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不但看到了欧洲西部的美丽,也看到了欧洲西部的富足,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欧洲西部?想不想到欧洲西部一游?如果我们要去欧洲旅游,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二、新课学习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时间15分钟)

  (1)地理位置

  教师:结合图8.14(欧洲西部在世界的位置图),读图分析相关问题。

  ①请描述一下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

  ②找出穿过欧洲西部重要的纬线,北极圈位于欧洲西部的哪个位置,判断其主要的温度带。

  学生预设回答: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位于欧洲西半部。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明确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国家首都

  教师:读课本53页图8.16(欧洲西部的国家图),找出欧洲西部的下列国家,并识记其首都,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2.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


  《地图的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在不类型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这节课我要讲的内容是:“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活动【讲授】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一)复习:在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授课: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通过电子白板演示)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

  情况1:当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时,我们可以按照一般地图辨别方向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即“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情况2:当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没有指向正上方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辨别方向(出示实例,边分析边讲解)

  2、例题一(电子白板演示某学校平面图)并向学生说明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北。

  (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例题一、通过电子白板演示充分说明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标法和旋转地图法。

  例题二、通过给陌生人指路的事例来加强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1、如果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图来辨别方向。

  2、平移指向标。

  3、旋转地图法(即把指向标地图转化成一般地图)。

3.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2、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38——42

  导入新课

  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重难点教学过程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3、回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分布,这里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

  4、找出主要的国家:尼日利亚,几内亚,刚果,赞比亚,南非等。

  5、这里很早就沦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二战以前,只有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现在都已经独立。

  6、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网、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7、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

  8、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

  9、上面我们小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学生美丽、富饶、神奇……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问:大家发现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单一商品经济: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注意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2、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4、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例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6、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7、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总结应用:

  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4.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书中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

  教师

  计算机或实物投影仪、两极地区投影图。

  学生

  1、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2、历人类对两极考察活动的图片。

  3、日本捕鲸的资料、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来学习同时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区──极地地区。

  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学们了解两极地区吗?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

  3、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

  冰雪覆盖的地区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挂两极地区的投影图,指导学生看教材P100~101,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

  学生活动步骤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并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的纬度范围。

  2、研讨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对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进行对比分析。

  4、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组收集的有关两极的资料和图片,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名称。

  极地地区位于66.5°~90°的广大地区,纬度位置属于高纬度,这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两极地区气温低下。通过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温,使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比北极地区低。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阅读P102的两则阅读材料,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图片。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异同。

  学生活动步骤

  1、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组代表北极地区,一个组代表南极地区。

  2、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阅读材料。

  3、各组选代表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并进行对比,讨论。

  4、用纸列表比较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点。

5.初一上册地理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zC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