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导语】《朗读者》第三季节目通过开放式命题的方式,每期一问,在更为广阔丰盈的思考空间内,通过一如既往的人性的光辉帮助大家找到答案。今天©文档大全网为各位搜集整理了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观后感范文大全【三篇】,供您查阅。
谈及《朗读者》第三季归来的动力,节目制作人、总导演兼主持人董卿表示,她发现很多人一直抱着期待在等,特别是经过了不同寻常的2020年,大家对自己、对生命、对未来都产生了许多感悟、思考及期待,而《朗读者》是一个很好的交流载体,大家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反观自身,汲取力量,找到答案。如此说前两季《朗读者》重在将动人心魄的“文学之光”打在人们的头顶,那么全新开播的第三季,将引领观众开启12场关于内心和远方的“时空恳谈”。
作为一档“星光璀璨”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不仅集结了一大批文学巨匠,更汇聚了众多来自科技、医疗、教育、体坛、艺术等各大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朗读者》第三季“去光环”化的嘉宾阵容,更质朴独特。在嘉宾的选取上,保持人文性的同时也更突显出社会性和新闻性。此外,为丰富朗读形态,今年,《朗读者》加入了户外拍摄,这些“场景化”朗读嘉宾在完全生活化的环境中,和董卿倾心交流他们的故事,并让朗读之声传遍山川大地。
节目第一期以致敬“北斗人”开篇,打开了这一季《朗读者》大门的首位嘉宾,正是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同时出现在第一期节目中的还有刚刚在东京残奥会夺金的田径运动员刘翠青、领跑员徐冬林。在隔离期间的他们通过连线的方式出现在节目中,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分享了训练和比赛背后的故事。“当看到千千万万的人们在那么真诚地讲述,在那么投入地朗读,你就会更加觉得,人间应该到处都有朗读的声音”,董卿说。
如此说前两季《朗读者》重在将动人心魄的“文学之光”打在人们的头顶,那么全新开播的第三季,将引领观众开启12场关于内心和远方的“时空恳谈”。这一次,节目制作人、总导演兼主持人董卿将与来自社会各界的48位朗读者共读文学经典,体会世间温情,聆听时代涛声。
谈及回归的动力,董卿说:“做季播节目肯定是一季比一季难,难就难在,我作为制作人,我是否还有那样的敏锐性。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停了这么长时间,你为什么没有按照规律每一年做一季,可能的确有我不勇敢的地方,我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我也怕我不够好,会让大家失望。真正促使我迈出这一步的动力,是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人需要它,对它怀抱着期待在等。特别是经过了2020年,我觉得我自己的内心也是需要慰藉和疏导的,《朗读者》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这是我们启动第三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往季的《朗读者》采取的是“主题词模式”,如青春、告别、礼物等等,这季《朗读者》则带来12个关乎个体命运的开放式命题,以每期一问的方式唤醒人们思考。12个话题,每一个都从现实生活中拔地而起,自带共情能量和讨论价值: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哪些时刻你不够勇敢?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你会爱TA很久吗?和时间对抗,你赢了吗?我是谁?如果是那少数,你害怕吗?如果重新来过,你会改变哪个选择?30,又怎样?妈妈,你幸福吗?女性到底有多美?再过20年,我们会怎样?
这其中,既有对昨天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对内心的凝视,也有对世界的阅览;既有对性别的观照,也有对年龄的叩问……12场开放式讨论中,只有各抒已见,不设标准答案。节目努力营造的是一个将触角延伸到观众心灵的恳谈空间。
本季节目邀请了一批极具分量的时代人物。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祖国大地的国测一大队,年度爆款剧《山海情》中凌教授的原型人物、“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职业外交官、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法语文学翻译家周克希,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不见外”的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这些或家喻户晓、或默默无闻的面孔被《朗读者》带入大众视野。
备受瞩目的作家集群,横跨老中青三代。中国当代作家苏童、中国先锋派作家马原、隐藏在泉州的“90后”文学新星陈春成等,也将陆续登上舞台。王蒙、毕飞宇等一直以来为《朗读者》的文学成色保驾护航的文学大家们,在这一季将特别现身每期的开篇札记中,通过和董卿的对谈,抛出当期话题,引发观众思考。
在嘉宾的选取上,《朗读者》第三季则进一步提升着领域的开阔性及代表性。从“国脸”康辉、“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唐帅、“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唐江澎、中国内地首位柏林影后咏梅,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刚在东京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摘得铜牌的妈妈级运动员刘虹……当他们娓娓道来梦想与感动,节目定会让观众再次感叹,大千世界别有洞天。
此外,户外环节将以固定的形式出现在这一季节目中。《朗读者》走到户外的第一次尝试,来自第二季时董卿去往湘西凤凰古城,采访时年94岁高龄的画家黄永玉老人。今年,《朗读者》还将尝试进行户外拍摄,这些“场景化”朗读嘉宾将在完全生活化的环境中,和董卿倾心交流他们的故事,并让朗读之声传遍山川大地。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中国为什么要研发自己的北斗卫星#、#7个兄弟姐妹成全一个北斗副总设师#、#张桂梅含泪朗读给父母的家书#、#朗读者第三季首期观后感#、#朗读者有哪些打动你的细节#等28个热搜上榜,从这些滚烫的话题关键词足以看出,节目在感人至深的同时,还引发了大众的积极思考和踊跃分享。杨元喜院士的科研奋斗精神和杨元喜院士父亲的战斗精神让观众内心澎湃如潮,北斗系统的卓越成就则带给大家满满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残疾人田径队运动员刘翠青、领跑员徐东林在东京赛场上克服伤病、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人心,予人勇气。张桂梅校长思念已逝丈夫和表达对父母、对亲情的愧疚感更是感动无数网友……这是一张张值得尊敬和铭记的面孔,他们没有娱乐明星喧哗的人气,但他们用敬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和默默无闻、久久为功的平凡壮举,共同撑起了时代的天空。
《朗读者》从一出生就头顶星光,耀眼夺目。面对这档让优秀成为习惯、将超越作为本能的品质节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不吝赞美节目,他认为《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可称是守正创新之作,不同的人物,缤纷的色彩,精彩的故事,精良的制作。其间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家国情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在观看节目后认为,好的作品让人动心,除了要有思想的穿透力,也一定要有审美的洞察力。《朗读者》第三季节目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和道德的教化,更带来了一种审美的启迪,这在今天这个时代尤为重要。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学院院长沈卫星也在节目播后表示:“人文化育,榜样激励,来对社会扬善、立人、启真。节目让我们获得了思维、情感、认知方面的弹性。人间处处朗读声,乃时代之幸。”
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观后感范文大全【三篇】.doc正在阅读:
[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观后感范文大全无忧考网]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观后感范文大全【三篇】08-25
开展推普活动的总结报告07-30
2021年辽宁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文化考试温馨提示07-05
入团申请书1500字左右大学格式|入团申请书1500字左右大学5篇08-29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500字]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10篇09-05
2021年福建高校专项计划考生资格申报和审核工作的通知07-05
(江西)上饶师范学院2021下半年英语四级报名入口已开通【报名时间9月22日-30日】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