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
5.1 关系数据库:按照二维表格组织和存储的相互关联的关系(表)的集合。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在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数据。
5.2 主码约束:惟一性;最小性,不能取空值,并且取值要
外码约束:如果两个关系R和S,X是R的属性或属性组,且X不是R的码,但X是S的码,则称X是R的外码。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的值。
5.3 逻辑设计的内容:定义和描述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完整性等
目的:得到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处理的数据库模式。
步聚:ER图转化关系模式;优化关系模式;数据完整性设计;外模式设计
5.4 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由模式名、属性、完整性约束组成,关系是一个表中记录的集合,关注和强调的是值(模式实例)的集合,也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状态的反映。
5.5 关系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对关系所满足条件的定义。作用:限定和检查数据库所含实例的合法性和正确性。静态:主码、外码、域(用户定义);动态:基于业务规则
5.6 伪传递规则:X-Y,YW-Z,则XW-Z成立。
5.7 规范化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范式,即关系模式满足的条件,它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指南,也是衡量关系模式设计优劣的标准。目的:消除数据冗余及避免操作异常,基本过程:对关系进行分解。一个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分解(投影)方法可转换成多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个过程叫规范化。
5.8 1NF:R的每一属性均不可再分;
2NF: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码。在1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3NF: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只依赖于主码。在2上消除非主属对主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5.9 ER模型转换关系模型:实体集转为同名关系;联系转为一个关系,各实体集的码及联系的属性转为关系的属性(1:1均可、1:n取n、m:n取集);合并具有相同码的关系。
2017年计算机等考四级数据库重点难点分析(5).doc正在阅读:
2017贵州黔南州事业单位招聘三都县考区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测试通知12-29
小学六年级中秋节日记300字5篇03-27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作文_关于《红楼梦》读后感600字10-01
日本留学生活需要注意什么09-08
2020年宁夏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考后2个月】10-21
出国留学需要带什么行李12-16
2020年单位团委工作计划样本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