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写好作文的核心除了直接说出我们的观点,还要对我们的观点加以证明,证明观点的时候,就需要事实材料或者前人的观念的材料。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优秀话题作文范文》供您查阅。
“双脚重新踏上地面,那种感觉真是好!34个小时的火车,早已让我们习惯了脚下车厢的晃动,所以一脚踏上站台,不觉身体有些轻飘飘站不稳,似乎还在随着火车的节奏而晃动。面对滚滚热浪,没有丝毫的畏惧,嘴边是呼之欲出的一句话‘桂林,我来了!’……”
我是一个待不住的人,漫长的暑假怎能不出去旅游一番?说实话,比起人文古迹,山水丛林更得到我的厚爱,但只要有机会出去长长见识,厚不厚爱也无所谓啦!
说来很幸运,因为我自幼性格外向,闲不住,很小就经常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到处游玩,幼儿园大班开始,每年暑假我都会作一次长途旅游。第一次较为远的行程好像是连云港,印象比较模糊了,只可惜当时大字不识几个,也没能把游玩的情景记下来,想想都觉得惋惜。渐渐长大,我已意识到可以用笔记录下祖国的山山水水,因为游记是文字中的照片,是快乐的定格。尽管感受不同,地域风情各异,笔法也稍显稚嫩,但毕竟是我真情的流露。从此,山川,大海,草原,沙漠,古城……我拥有了越来越精彩的笔墨,它们是我回忆中最宝贵的财富。闲来没事,翻出照片,回顾游记,当初的情景历历在目:火辣的阳光,俊秀的山林,置双脚于泉水中的那种冰彻之感,还在心中久久回荡;奇松,怪石,茫茫云海,与昔日老同学一起在水中打闹的场面,流连忘返;海风阵阵,浪花朵朵,小小的浪尖上,留下我们嬉戏的身影;一望无际,绿色无边,广阔的草原上,我们骑马挥鞭飞驰;被摧毁的圆明园,残败的莲花喷泉,深深的耻辱感,反反复复洗刷大家的中国心……
旅游,不仅仅是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让人情不自禁拿起笔记录下的快乐。它之所以妙趣横生,大概是因为我们在短短几天内就感受了几百年来的山水、人文,正是这种浓缩的旅行,提高了快乐的浓度,才令我痴迷吧!
这么多年来,我游历过的山水人文见证了我的成长,悉心记下的快乐游记留下了我成长的脚印。六年之前,旅游是为了新奇;六年之后,旅游是为了拓宽视野。无论是哪一种,祖国的山水都增加着我的阅历,丰富着我的内心。它们还将继续为我的成长之路领航!
人类文化是宝贵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现代社会,掀起传统文化热,名人讲《论语》,历史题标影视热播。但许多影视只注重影视效果,并不尊重历史实质。这是一种对历史的不负责,对人类文明的轻薄!
《易经》中有言:“关乎人文,以化传天下。”何为人文?人文便是社会人伦及文化。它如同明媚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生活;又如同和煦的微风,使人心感到温暖,得到升华;更如同深远的天空,辽阔无垠而悠远美丽。它是多姿多彩的。一座古朴华丽的建筑,一幅深邃淡雅的图画,一本优美经典的书籍,一件独特有趣的手工艺品,都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们不仅象征着人类的物质文化,更是人类的精神文化所在。人类文明是人类进化的瑰宝,它更是各民族、各地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的结晶。这不仅仅是中华人民的宝藏,更是全人类、全世界的珍贵财富。
人类文明缤纷多彩,历史便是文化的通道。纵观中华5000年文明:至圣先师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孜孜不倦,诲人不厌”。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离骚》,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司马迁忍受身心摧残,创作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便利了文字的书写和典籍的流传。书圣王羲之创作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笔下所出《行路难》《将进酒》为世人所称道。清代李毓秀编撰的《弟子规》,为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指明方向。他们有谁没有为文化在天下的传承做出贡献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去担当传承文明的使命。传播和交流是人文发展的驱动器。我们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尊重人文,保护人文,发扬人文,在历史长河中点亮人文的明灯。
人类文明是那样的璀璨、娇艳,让我们触摸历史,拥抱人文。
“自然之美,与青山绿水。人文之美,与名胜古迹。”
------题记
大山,用它的脊梁,挺起整个世界的风貌;大树,用他繁华的枝叶,撑起整个大地的妆容;白云,用它娇柔的身姿,展看整片湛蓝的天空。
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好似一阵微风拂过脸庞。广场上几处细声细语的交谈,为这风景增添了几分生的气息。望着那远处的风景,情不自禁,想一睹这其中的美景。
步入大门,一股淡淡的菊花清香即刻扑鼻而来,盛开的菊花,没有牡丹那般妖艳,没有莲花那般清涟,但也有这独属自己的清幽之美。
再往前,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副“金鹗斗八蛇”的墙画。墙壁边那残破的痕迹,满满的都是历史的足迹。这里的过去,向我们反映着历史,用尘埃谱写的过去。
登上那百阶楼梯,一座建筑立根于顶。三层楼的屋顶,金匾题名,“文昌阁”。走进屋内,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氛立刻将我紧紧包围。每一块砖,每一块匾,舞步透露着文字的气息。多不于其中,《文昌阁序》即刻入于眼眸。个个字体中所流漏出的古朴,伴我离开了这生根于此片土地的建筑。
接下来路过的,则是一片幽静而又深邃的竹林。幽香的竹林萦绕在我的鼻间,每一次呼吸,一次换气,都将自己置身于竹海之间。
一览这保底园林,方知何为自然,何为自然气息。
高考优秀话题作文范文:人文与环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