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文档大全网为您推荐了小班幼儿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两篇】,欢迎大家的参考借鉴。
【篇一】
观察记录:
场景:分享交流
师:今天我去了玩具商店,刚开始有些不满意!你们看了照片就知道了。(播放照片)
幼:营业员在玩。
师:就是呀,我走进玩具商店,营业员只顾自己玩,让我有点不高兴。怎么才能让顾客满意,高兴起来呢?
幼:请问你要买什么玩具?
幼:请进,请进
师:这么多好听的话,顾客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我还想再做一次顾客,你们来做营业员好吗?
幼:请进,请进。
幼:请问你要买什么玩具?
师:我想买一个机器小人。
幼:给你。
幼:一块钱。
师:营业员除了可以说这些好听的话,还能说什么话呢?下一次游戏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
我的分析:
今天我的游戏观察要点是:营业员是否有接待顾客的意识。
我们知道小班幼儿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于操纵、摆弄物品。而小班下期幼儿又处于从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的过渡阶段。在装扮活动中开始以对应性的角色表现出玩伴之间的简单合作行为。因此,商店、超市、理发店等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相关主题的产生,为这个过渡阶段提供了适宜的游戏场所和机会。
其实,当玩具商店的主题产生后,我们已经通过游戏和分享明确了营业员应该接待顾客。但是,小班幼儿的言行有着较大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加之,今天商店里的顾客不多,于是吸引力的玩具使营业员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身份。分享交流中,我以情景再现、情景模拟的回应方式,来加强游戏行为与角色原型的行为、职责的一致性程度。
我的调整:
分享交流的最后我提出了:“营业员除了可以说这些好听的话,还能说什么话呢?下一次游戏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这一话题,就可以作为我下次游戏的观察重点,以使本次分享交流的热点在下次的游戏中得以更好地延续。这也更有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和提升。
【篇二】
观察实录:
今天是xxxx这四位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两个,爸爸和妈妈。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就要当妈妈,我不当宝宝。”原来是尹可欣和王若语小朋友都争着要当妈妈,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已经分配好角色了,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蹲下身子问尹可欣和王若语:“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可欣抢先回答:“因为我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我想做菜。”小语也说:“我也喜欢妈妈,当宝宝不好玩。”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故事《幸福的一家》,我就马上问娃娃家的宝宝:“为什么说是幸福的一家呢家里有些什么人”一旁的“爸爸”余子星说:“有爸爸、妈妈和哥哥。”“哥哥”坤坤也在一边补充道:“家里还有宝宝呀!”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相爱!”可欣点点头说:“我也觉得,我们家也是这样的。”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两个分配好角色的小朋友说:“爸爸和哥哥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可欣和小语说:“老师提个建议,今天可欣来当‘妈妈’,小语当‘宝宝’,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宝宝’当的好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可欣最终当上了“妈妈”,小语当上了“宝宝”。刚开始“宝宝”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宝宝”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已有两位小朋友自己分配好角色了。)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宝宝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宝宝”的角色选择时,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着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己分配。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及时的用回顾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投人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马上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角色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角色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帮助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宝宝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宝宝”的角色选择时,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着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己分配。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及时的用回顾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投人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马上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角色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角色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帮助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两篇】.doc正在阅读: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两篇】03-25
快乐周末作文500字11-10
2019年江西抚州第二次普通话考试准考证领取时间:考前三天03-03
2016年河北邯郸中考历史试卷10-04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游子吟》练习题08-20
明天我将开始住校生活作文700字10-23
水果拼盘DIY作文400字08-08
贪吃的小狗作文300字08-15
“共享时代”进行时作文800字11-15
2020江西暂停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考试现场评价工作通知01-16
关于狗的作文500字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