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三篇】

副标题: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三篇】

时间:2021-09-20 05:19:0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事物,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观、”1个字。

  (2)知道什么是“对话”。

  2、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音频、视频、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音频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一只井底的小青蛙》。请同学们仔细听,歌中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一只孤独的小青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的了解这只青蛙。

  2、出示课题《坐井观天》。

  3、学生观察“观”字,并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又”第二笔是长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右边是“见”而不是“贝”,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学生通过书写理解课题中“观天”即为“看天”。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4、介绍寓言特点。

  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坐井观天》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正确使用生字。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处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初步朗读指导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检查朗读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1)理解“井沿”

  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谁能准确地贴出它们的位置并告诉大家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碗的边上叫什么?(碗沿)河的边上叫什么?(河沿)床的边上叫什么?(床沿),那么“沿”就是“边”的意思。

  (2)理解“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请你们判断一下老师说的哪一句是谎话?哪一句是大话?

  例如:a、我的作业没有写,却给老师说我没有带;(谎话)

  b、我一只手就能把火车推动;(大话)

  (3)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贴图),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出示草原、沙漠、大海的图片)

  3、了解什么是“对话”

  它们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请同学们默读2-7自然段,用“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数一数它们之间有几次对话?(有问有答算一次对话,共有3次对话)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它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出示课件)谁来读青蛙的话?(相机指导朗读)这是一个什么句?(问句)问句应该怎么读?

  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听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1)一百多里有多远啊?(一里等于100米,一百里就等于五万米,相当于在400米的跑道上转125圈)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请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评价,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2)飞了一百多里,你觉得小鸟飞过了什么地方呢?

  用“小鸟可能飞过了……”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出示图片高山、草原、大海、沙漠)

  小结: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所以它见多识广!可是,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这是第二次对话)谁能读读青蛙的话。

  过渡:青蛙和小鸟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第三次对话。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因为小鸟飞过了……还没有看到天的边)青蛙错在哪里?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对着黑板看,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揭示寓意: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然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就是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全班一起读)

  5、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青蛙和小鸟之间的3次对话。

  (1)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2)请同学上台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水井,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注意把话说完整)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见了,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篇二】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学生公里界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准备:

  井图一副。青蛙和小鸟的图象各一副,头饰各一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学习课题生字“井”“观”。

  3、解题:“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教学生生字词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指导书写,练习写生字。

  3、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井()沿()抬()

  开()没()拍()

  (2)用“答”字扩词。

  四、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正确。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读题。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要求学生将青蛙与小鸟分别贴在适当的位置。

  (2)启发学生理解:“落”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

  (3)教师结合挂图,讲解“井沿”、“井口”。

  (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第2——7自然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小鸟是怎样回答的?

  (指导朗读)

  (2)着重理解:“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3)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理解:“说大话”是什么意思?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老师讲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的意思是: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指导朗读青蛙的这句话。

  (2)讲读小鸟话,小鸟是怎么认为的?

  学习“无边无际”。“无”是什么意思?“际”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形容什么?

  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学过的什么词与“无边无际”的意思相近?

  (3)指导“哪”的读音和语气。

  (4)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5)提问,小结: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青蛙认为小鸟说得对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2)启发学生理解小鸟说的“你是弄错了”中的“是”在句子中的意思。

  提问:小鸟为什么要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呢?

  (3)读课文,引导学生领会青蛙和小鸟在这里各自的“笑”的含义。

  (4)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实验

  (2)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处次揭示寓意)。

  (3)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性复述课文。

  5、总结寓意。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练习

  填空(在课堂或课后完成)

  1、《坐井观天》说的是()坐在()看天,看到的天只有()。

  2、小鸟看到的天是()的,因为它()。

  板书设计:坐井观天

  青蛙只有井口大

  天看问题要全面

  小鸟无边无际

  

【篇三】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沿、际”两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鸟图片。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前板画)师: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师: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这就叫——坐井观天(师板书)(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谁来给同学们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读)

  师:青蛙坐在井里,小鸟在哪里?(生答)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生字卡片“沿”,带拼音读。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2、师:我们知道了“沿”的读音和用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出示田字格),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生说,师范写、生写四个)

  3、同学们字写的很棒,相信课文读的更好,我们打开书,继续走到青蛙和小鸟身边吧!谁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指生读。

  4、师: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5、同学们读的多好啊,就这样,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自己读一读他们的另外两次对话。

  指生读,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有多大?)

  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师:什么是大话?

  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师:这个词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边际。(出示沙漠、大海的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

  6、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青蛙也是这个故事当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谁认为自己能读好青蛙说的话,你也勇敢地举起手来。

  7、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青蛙和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

  8、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卷好的纸筒,也请同学们用井底之蛙的眼光来看看这个世界吧!(指生看纸筒,说感受)

  师: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想想我们还学过哪些词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生汇报词,齐读)

  出示古诗《登鹳雀楼》,齐读。

  师:可是青蛙不懂得这个道理啊,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6、7段。(生齐读)(师出示“信”生拼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生答)

  师:单人旁加个语言的言,中国人崇尚信义,意思是做人应该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言而有信的人。谁能用信来扩词?

  9、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课后扩展:

  1、读儿歌。

  2、太阳、月亮、地球哪个?哪个最小?

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1G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