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好,品读细入微
漫卷书香气,谁解其中味?—— 题记
记得很久以前随家人外出游玩,父亲开着车,看着窗外的景色,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深沉的灰土与翠绿的竹林相映成趣。其各有态,少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脉,却也不突兀。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起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脉,多像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提到的文脉啊,只不过是一个有形一个无形罢了。
这篇文章,从太过古老以致无法考究的神话开始,带领我们穿越一个朝代,领略朝代中各个文采魅力均是惊艳绝伦的著名文人,探寻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平,追寻他们的足迹,直至今朝。而将这一切串联起来后得到的,便是余秋雨所说的文脉。
步入书房,坐下细细品读文章,午后的阳光直射在你要读的书页中。感受这文化的积淀。古色古香的书画,文人墨客的传记与文章,从远古到近代,构成了这一文脉。
那么,这生气勃勃的,古老而大气的文脉中,其中又涌动着什么?是文人墨客吗?还是所谓文化?
倘若高新一中是一种脉,那么,谁是脉的组成部分?我想,应是老师与学生们。
那么,文脉呢?
余秋雨认为,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它贯穿了古今,述说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没有错,笔墨的确承载了历史,但在我看来,在看了《中国文脉》一书后的我看来,承载历史真正内涵的,却是文字,笔墨真正能代表的,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罢了。我从未觉得自古以来的文人是文脉的全部,对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想想看,中国如此辽阔的疆土,差不多有欧洲般大小,而欧洲却分成了几十个小国家,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什么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分裂?原因是文字,文字具有极强的凝聚与生命力。它把中国紧紧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在书中随余秋雨的思潮,随历史的波涛,我见过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迹、坎坷和辉煌。没错,他们是笔墨的传承者,他们也用自己的精神书写了历史,但是,倘若没有文字,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又何以书写呢?笔墨于我,不过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种更具国人内心真情的文字。但换个角度,笔墨又是文字的升华,用文字来讲述情感,或许需要很多描写,而笔墨,也许只需几许。也因此,笔墨和文字成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尽管它们本是同源,同是用于表达国人内心真情。当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无意感慨,但眼看这时代,笔墨除了成为文档中字体一栏的固定一员,也并无太多用处,并不为大多数人钟情。尽管政府提倡学写毛笔字,学习这种笔墨,可是真正喜爱它,不将它视为一种无奈的任务,抑或是炫耀的资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认在千千万万人中,总有那么些钟情于笔墨的人们,但需要我们灌注情感、花费大把时间和精力的笔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蕴、有阅历的人们,又还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为看重文字。
无论多少年过去,文字依旧是人们表达、体现情感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从国人出生开始,由身边人引导;上学,又转变为谈吐和作文;工作,又演变成所谓论文的存在;再过几年,它又成为你抒发内心愁绪和欢乐的表达方式。就这样,文字成为证明国人生活阅历、文化内涵,抒发国人内心情感的几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庄的方块字牢牢占据了绝大多数国人的内心,国人惯于用此表达,也钟情于用此表达。这种表达,往往成为中国历史上浩长文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话、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近代、现代、当代的散文、新诗、小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表达,专于文字的表达,使得文字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脉奠定的基础。
至此,我终于解开困扰我内心许久的谜题,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脉之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端庄方块字是有无穷魅力的,仅一个字,就可以从它的变形中发现无数奥妙。而当文字一个个汇聚在一起,成为文章的时候,文字就仿佛是你的心,它连接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华所在,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
行走在这条文脉之上,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从不曾妄图将自己与文脉相接,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脉永存。
我一直都在追求,追求不可知的东西,但我也鞭策自己,去正确的看待每一件事物。文脉,也有味道吗?
在我看来,文脉的味在于“韵”。就如中国茶,其醇厚与绵长,伴随着传承历史的厚重感,散发着无穷的韵味。
认识文脉,感受文脉,感悟文脉,传承文脉。
我想,我们传承的,是民族之魂。
正在阅读:
文脉的味道作文800字08-08
陕西延安2018年中考查分入口05-28
快乐的春游作文600字10-21
幼儿思维是什么幼儿思维能力训练内容01-22
写景移步换景作文500字06-15
我的妈妈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06-21
申请日本技术移民有什么要求10-06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及教学反思03-30
2022年山东日照专升本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4月28日-5月8日)02-06
听课心得体会及感言10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