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导语】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高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3、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2、探究“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教材(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o express attitudes, agreement & disagreement and certainty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o read the text and learn to write diaries in English
To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friendship”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o understand and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help students identify examples of Direct Speech & Indirect Speech (I):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in the text
教学重难点
Words
upset, ignore, calm, concern, settle, suffer, recover, pack
Expressions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go through,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in order to, at dusk, face to facer, no longer/ not …any longer, suffer from, get/ be tired of, pack (sth.) up,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join in
Patterns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said Anne. →Anne said that she did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必修1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本章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科书这一载体,在完成课程标准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因此,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本章可以与第3章细胞膜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遵循人们探究事物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细胞膜功能的探究和认识,引申出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究。本课时将跨膜运输的实例和跨膜运输的方式合为一节,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而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将在下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三、教学策略
本设计遵循的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本节课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有关渗透作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生物小组课前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实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同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节课依据“自主学习”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质壁分离的条件、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等,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正在阅读:
高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09-09
2022年下半年辽宁科技学院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10-18
秋天的树叶作文600字10-05
2018年湖北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7-2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21年广东云浮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4月1日至30日)09-17
幼儿园秋季开学典礼活动方案-幼儿园秋季开学典礼策划04-12
自编有趣的动物故事中长篇12-24
2018年黑龙江哈尔滨专升本考试报名流程03-20
201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满分作文_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素材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