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情绪流露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们对内心世界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也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作为生活在纷杂的社会矛盾中,总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引发不良情绪,导致自身消化不良,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终可能形成心理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教育频道!
1.中学生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人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为了避免情绪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情或活动上,这种注意焦点的方法就是注意转移法。举例来说,做一件平常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会使一个人摆脱消极情绪。
就像当苦闷、烦恼的时候,就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情,而要把注意力转向有兴趣的活动上,可以去游戏、打球、画画、棋、听音乐、看电视、读报纸等等。
2、掌握宣泄情绪的方法。
理性的发泄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积极的排解方式。宣泄是心理学所倡导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或打击后,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无法将所遭受的委屈和不满表现出来,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是因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里,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失衡,也容易引起疾病。人们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需要寻找合适的客体来将个体的消极情绪加以渲染,使积压在心里的负性情绪被稀释,从而摆脱这种负性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理的平衡。因此,宣泄可能有助于人们排解不良情绪。泄愤是不需要任何心理准备和技术要求的,问题是我们经常被这样或那样的观念和框框所束缚,发泄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从而使不少人,甚至内心十分苦闷,因此,就成了一种更可怕的挫折或者打击。因此,人有苦闷要发泄,只要方法正确,分寸得当,泄气合理。
第一,在适当的时候哭一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哭,是一种有效的解除紧张、烦恼和痛苦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引起的高度紧张、极度痛苦,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科学家相信,悲伤时不哭对健康有害。哭闹虽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心跳、呼吸变得不规律,吃不好、睡不好,但对人也有好处,因为人在不良情绪状态下所产生的眼泪含有病毒,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哭闹可以宣泄悲伤,释放不良情绪。
第二,向别人倾诉。一份幸福,两个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幸福;一份痛苦,两个人承担,就成了一半的苦恼。带着不好的情绪,可以向父母倾诉,也可以和自己最亲近或的朋友谈心,诉说委屈,消除心中的不快。
第三,写日记。“如果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会成为我们抵抗疾病的武器库,因为写日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出来,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免疫力,增进健康。”
第四,发牢骚。科研表明,适当地发牢骚、抱怨几声,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不受抑郁、心脏病和身心障碍的伤害。
第五,声音发出声音。长时间的叹息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绪调节。长时间的叹息会使你的胸怀宽广、豁达舒畅、精神饱满、轻松愉快。
第六,大吼一声。俗语说:“大吼解千愁。”因透过大吼,胸口脏污,呼出肺之浊,吸入大量氧气,提高机体功能,身心健康处于水平。
3、理性克制法。
人们有理性,在陷入不良情绪的时候,特别是陷入了心理上的那种遇事爱冲动的消极激情,亦称冲动情绪时,我们不仅要学会正确排解,更应该调动自己的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努力控制它。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理智地控制情绪。
第一,宽以待人。俗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忍耐是沧浪之水,像盐分一般聚集的敌视、妒忌、不满和愤恨等都渐渐融化在水中。
第二,自我暗示。进入考场紧张时,可通过自我暗示(即自己主动、有意识地通过言语、手势等间接、隐含的方式向自己发出某种信息,使自己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去做),不断地提醒自己:“沉住气,不要紧张,我会考好的。”这样紧张的情绪就会缓解下来。
第三,激励激励。通过许多直接明了的方式,如名言、警句等,自我激励可以激励自己,自我激励是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就可以从不良情绪中恢复过来。
第四,逆向思维。反思维就是反思索。在你感情上的冲动,一时难以控制的时候,应该多想想别人的境况,考虑一下一时冲动可能酿成的后果,这样才能把思绪从怒火中拉回来,让你的过激情绪降到温来。
第五,升华。另外,也能将痛苦、烦恼、忧愁等其他不良情绪与头脑中的某些闪光联系起来,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为,即升华。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控制情绪,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绪特征,正确认识情绪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情绪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态;在中学生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消极情绪妨碍健康、学习和人际关系。
2.当代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在儿童时期,情绪倾向于表现出明显的外露特征,喜形于色,内心体验与外在表情行为比较一致。在青少年时期,人们表现情绪的方式越来越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提高了,外在表情动作减少了,但力量增强了;内心体验加深和延缓,出现了心境体验,情绪外露性减少,隐蔽性增加。但是由于调节、控制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情绪仍然容易激动、外露。
2.兴奋、紧张和冲动程度很高。
第一,高度的兴奋感,这是指在实现期望的目标和需求得到满足后,接踵而至的紧张解除后的情感体验。当处于这种激情状态时,青少年就会竭尽全力去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充分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表征:狂喜、咆哮等;其二,紧张冲动性,指由于对某些事物或事物的反复的阻碍和干扰,使其无法达到或产生违背愿望的情景时,情感经验逐渐积累起来。十几岁的孩子在这种热情状态下,会感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全身都着火了,难以控制。有暴躁、愤怒、愤怒等表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青少年缺乏很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等。
3.情绪、情感体验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因为幼年期身体迅速长高,力量增加,精力旺盛,能够参加一些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他们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了,希望能像大人一样干一件事,并竭力表现出大人的风范和气魄,同时要求他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青少年学生的这种成熟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的一个特征,是人格发展的转折点,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从主观上来看,他们觉得自己是大人,有能力,但是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脱离稚气。例如,他们有时会保护小学生,帮助老人,富有同情心;有时无缘无故地欺辱小孩子、小同学。因此,对于不良情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体的特点灵活地进行控制。
3.主动放松,缓解压力带来的紧张感
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压力事件,如在面对考场上思维的空白、学习成绩排名的落后、竞赛的紧张氛围时,学生可能会突然出现生理上的唤起,如呼吸急促、大脑空白、胸闷气短、四肢僵硬等。情绪上则表现为紧张、焦虑。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学生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等待学生恢复平静后,再寻求解决办法。
2、体育锻炼法
当学习压力事件发生时,学生的能量受到抑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此时再继续学习有可能会使他们感到枯竭。此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帮助他们有效地宣泄负性情绪,提高对身体的掌控感,增强对痛苦的耐受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持续的体能训练,集体的体育活动(集体跳绳、拔河、接力赛等),督促学生锻炼身体,以此来提高学生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
4.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其影响
压力是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中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同伴关系的压力、经济的压力以及身心发展的压力等。这些压力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件从而对中学生产生影响,而学习压力的影响在众多压力中尤为突出。
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学习要求的时候,内心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引起其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时学习压力就出现了。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调控压力之下的情绪和行为,并且适当的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有促进的作用。但当压力超出中学生的承受能力后,就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当学生感到过大的压力时,极易出现生理上不适的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剧、胸闷气短、肠胃不适、头痛、口干、出汗、尿频等症状。当学生处于生理唤起状态,体验到负性情绪时,他们的认知资源就会被占用,注意力更容易转移到体验上,进而阻碍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如果学生无法解决压力事件、缓解压力感,最终将导致压力久久不能释放。
5.如何帮助学生缓解负面情绪?
当学生感到苦闷、烦恼和情绪低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活动或话题中去,如跑步、唱歌、看电影、打球等。
2、帮助学生合理宣泄与调节情绪
教师鼓励学生在自己苦闷、情绪低落时,可以痛哭一场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师、家长或好朋友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也可以在他们面前哭一哭,以减轻心理压力。
3、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有益身心的班级、团队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当学生是由于学习原因或者人际关系的原因而感到情绪低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的调整学习和生活,如赏花草、观山水、沐浴阳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烦躁、郁闷的心情,提升积极情绪。
中学生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doc正在阅读:
中学生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09-13
有关春节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09-14
2020年浙江翻译资格CATTI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2021年1月13日起】09-14
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21:2017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10-12
德国移民百科|在德企业缴税纳税面面观!06-19
2019年湖南统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14日-10月19日04-08
2016年秋季小学开学主题典礼方案02-19
表达思念的句子(精选5篇)07-19
9.10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