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自考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练习题【三篇】

副标题:自考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练习题【三篇】

时间:2024-04-04 17:1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考# 导语】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第一篇】

简答题:

  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指什么?

  邓小平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力量。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

  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

  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4.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⑴世界开始了多极化格局的进程。;⑵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⑶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坚决否决了“文化*”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2)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3)充分肯定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6.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什么?

  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

  7.什么是“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9、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第二、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二篇】

26、.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种不发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27、.简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8.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9、.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30、.简述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⑶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0、述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设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1、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1\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2、简述“三农”的重要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3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2)改革是动力。(3)稳定是前提。

  34、.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3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1)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篇】

36、.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如何。

  答:(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37、.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3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9、、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前进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40、我国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⑶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社会主义服务。

  41、、样理解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⑴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指资本组织形式和资产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⑵公有制在资本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⑶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⑷多样化的形式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⑴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而是企业;⑵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只能以商品交流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⑶按劳分配不是以“劳动券”形式,而是用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42、什么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⑴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⑵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⑷这是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⑸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43、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⑶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44、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⑴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⑶依法治国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45、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什么?⑴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⑸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自考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练习题【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3F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