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时间:2023-10-17 08: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1.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一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

2.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二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5、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8、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电性。

  9、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未外正内负。

  10、兴奋状态:指受刺激后,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

  1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12、突触小体:指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内有突触小泡,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13、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4、只有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所以,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1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7、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听、说、读、写。

  18、语言中枢:位于人大脑左半球,为人脑特有。

  19、语言中枢功能障碍:

  ⑴、W区功能障碍:不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⑵、V区功能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⑶、S区功能障碍:不能讲话;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听懂话(运动性失语症)。

  ⑷、H区功能障碍:不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

3.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三


  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2、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

  3、水华:在淡水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4、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4.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四


  ATP

  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P~P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五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都是将无机物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

  ②不同点: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

  2、同化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其中自养型分光能自养--绿色植物,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异养型(如: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细菌);异化类型包括厌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虫、乳酸菌是厌氧型;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厌氧型(多数动物和人等)。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

  3、新陈代谢的类型必须从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做答。(硝化细菌为自养需氧型,蓝藻为自养需氧型,蘑菇为异氧需氧型,菟丝子为异氧需氧型)。

  4、光合作用属于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属于异化作用。

6.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六


  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_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_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然保持双链结构。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发现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7.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事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然后诱导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

  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

  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10.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链。作用结果是破坏肽键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3.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4.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转换过程。如人体的谷丙转氨酶(GPT),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_,从而形成丙氨酸和_。由于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多,当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因此临床上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15.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16.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7.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18.ATP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释放能量的酶。

  19.组成酶:指微生物细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

  20.诱导酶:指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合成的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乳糖的酶。

7.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七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

  (1)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

  (2)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2、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

  (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

  (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

  (3)操作注意事项: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等的影响。

  ④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⑤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会消失。

8.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八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9.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九


  1、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繁殖等生命活动,因此属于生物。

  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

  3、病毒包括:名字中带病毒两个字的生物和噬菌体(从名字来识别一种生物是不是病毒的方法)

  4、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依赖于宿主的活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5、只有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只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卵细胞只负责向下一代传递遗传物质)

  6、绿色开花植物缺少“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7、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

  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8、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9、分子与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0、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1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2、一个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对应细胞层次,又可以对应于个体层次。

  13、病毒与细菌的区别: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0纳米,没有细胞结构,而细菌是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大小约为0.5—5微米

  (注意:1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14、单细胞生物举例: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10.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 篇十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3c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