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教案大全

时间:2022-02-25 06:33: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1、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总结。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演示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教师演示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后总结。

3、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材料:10把钢尺、8个同样的瓶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课件、10根橡皮筋、4个长短不同的铁钉、鸡蛋纸框,4跟粗细不同的钢管、小鼓一个,泡沫碴一小块,音叉一个,有绳子的乒乓球一个、铁架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1、非常小声的问一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老师说的么?

  3、大声的问这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4、学生用一般的音量回答后,老师说:刚刚我说的声音小了你没听见,现在你说的声音也不够大,同学们没听见,你大声一点!

  5、在刚刚这个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声音有什么变化(大、小、强、弱)板书强弱

  6、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带发声、手掌鼓掌)

  二、声音强弱变化的研究

  1、我们在2课时了解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对不对,那么声音的强弱变化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吧?

  2、今天我再次给大家带来了研究的器具:钢尺

  3、还记得怎样让钢尺发出声音么?

  4、这节课不光要让钢尺发出声音。还要让他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观察记录。一起来看看黑板(出示幻灯片课件中实验任务)上面你们要做的任务。让学生齐读

  5、逐一分析实验任务的内容:怎样做到轻轻和用力拨动。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是指什么。注意倾听尺子发出声音的什么变化。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这两次实验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拨动时怎样避免发出另外的尺子撞击桌面声音。

  6、分发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7、(出示课件中实验记录表一)汇报交流实验记录结果。(板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震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出示音叉)还记得我们用音叉振动发出声音么,怎样能使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9、那音叉在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是不是也是遵循了刚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震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的这个规律呢,我们来研究试试。

  10、用吊绳子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演示音叉发音强弱变化时振动幅度变化的过程

  11、(出示小鼓)有没有同学再来使小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呢?

  12、小泡沫渣放到鼓面演示小鼓发音强弱变化时振动幅度变化的过程。

  13、小结:出示课件中声音强弱变化的小结(板书音量、音量单位分贝)

  三、观察声音高低变化

  1、敲击藏起来的装水量不同的啤酒瓶,同学们能听到了什么?每个声音之间有变化么?是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说出高低变化)板书高、低?

  2、出示啤酒瓶。解说啤酒瓶中装的水多少的区别。这些瓶子敲击之后发出了高低不同的声音,你们猜测一下我刚刚是按什么顺序敲击的。

  3、想要知道答案,我们来实践一下就知道了。谁要来实践一下?

  4、哪个瓶子声音高,哪些较高,较低,最低。

  5、有同学能用他身体的部位给我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么?

  四、声音高低变化的研究

  1、声音强弱是由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那声音的高低跟什么有关系呢,同学们那么爱好学习肯定也想知道

  2、我们再用一个器具:橡皮筋来研究一下。怎样使橡皮筋发声大家还记得吧。

  3、怎样研究呢,看一下你们的实验任务(出示课件中橡皮筋实验任务)。学生齐读任务

  4、解说实验内容: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怎样控制,怎样控制振动幅度一致,注意橡皮筋振动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

  5、分发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6、(出示课件中实验记录表二)汇报交流实验记录结果。(板书: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震动越慢声音越低)

  7、小结:出示课件中声音高低变化的小结(板书音高、音高单位赫兹)

  8、那么用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的知识,你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装有不同量水的瓶子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五、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长短不同的铁钉,同学们觉得敲打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么?

  2、猜测一下哪个声音更高?

  3、演示。

  4、出示粗细不同的钢管,猜测一下哪个声音更高呢?

  5、演示。

  六、学生表达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情况。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总结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

  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教师演示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活动:“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

  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交流、反馈。

  四、课后总结: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重点:

  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课件、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出示耳朵的结构图。

  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及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出示“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

  (2)教师演示实验: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学生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观察活动:当老师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振动的不同;当老师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交流反馈: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五、课后总结:

  鼓膜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

  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

  小组讨论。

  2、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

  小组讨论

  3、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书第42页“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五、课后总结:

  1、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是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2、耳是听觉器官,它使我们听到各种声音,帮助我们判断事物。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教案大全.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3f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