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高材生教你怎么写简历
不管你是要考学还是求职,不论你现在16岁还是60岁,每个人这辈子总得“倒腾”出几份像样的个人简历。把简历写出来,容易;把简历做好,难;简历,并不简单。
这几年里,我写过六七个版本的个人简历,既有英文的standard one-page resume (1页标准简历),也有中文简历和日语的“履歷書”。
我帮不下一百个朋友看过简历,既有大刀阔斧地改,也有稍加提炼的“微整形”。我还以招聘者的身份审过大学生们的简历,总结出一些规律。
我意识到,纵使简历的内容、格式和使用目的多种多样,仍有不少方法/诀窍是通用的。
这篇长文结合了哈佛大学(尤其是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商业评论》)有关“简历”的论述和我本人的经验。
如果你目前的简历将将能打60分,我希望这里的分享可以帮你把简历提高到90分。
#什么是简历#
这里不做赘述,仅分享哈佛给出的定义(加粗的为关键词):
A resume is a brief, informative summary of your abilities,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It should highlight your strongest assets and skills, and differentiate you from other candidate seeking similar positions.
Although it alone will not get you a job or internship, a good resum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toward obtaining an interview.
简历是对你的能力、教育和经历的一份简要信息概述。
简历中应该突出你最核心的资历与技能,以将你从申请类似职位的其他竞争者中区分出来。
虽然简历本身还不足以帮助你获得工作或实习,但一份出色的简历却是获得面试机会的重要因素。
Before you get started, think about your strengths, weaknesses,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motivations.
You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company/school's styles and needs, who your competition might be, and your unique skill set.
在开始写简历之前,你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强项、弱项、个人喜好以及志向都有哪些。
你还应该考虑一下要申请的公司/学校的风格与需求是什么、哪些人会是你的竞争对手,以及你有哪些别人没有的技能。
#一份标准简历由哪些部分组成#
*如果你已经很清楚简历里该放些什么了,可以直接跳到下一部分:如何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
基本成分
1) 联系方式 (Contact Details)
方便招生办/招聘方联系你。对于中文简历,除中文名字外,还可以在第二行附上英文名(比如:李柘远 Leo Zheyuan Li)。
联系方式通常包括e-mail地址、电话号码(可以是手机号)以及邮寄地址(可以是学校/办公地址);如果是在国内的求职/求学,还可以附上微信号。但不要写其他社交账号(Facebook,Instagram,豆瓣等)。
“联系方式”应该写在简历的顶端,紧接姓名下方的一行。
2) 教育背景 (Education)
我一般把“教育”放在简历的第一部分(紧接联系方式;有些同学会把工作经历作为第一项—— That’s fine,too)。
通常按时间倒序排列主要的教育经历。比如2015-2016年 xx大学经济学硕士;2011-2015年 yy大学会计学学士。
有同学问,要从大学一路列回到小学教育吗?当然不用。通常列到高中就可以了,如果篇幅有限,列到本科即可。
另外,一定要在每个教育经历里包括所学专业,写上GPA(学分绩)/排名,不一定列出所学课程(如果你要报考博士,并且将来想从事学术,那么列出与报考专业最相关的高级课程——注意,是高级,不是初级入门课)。
如果在校期间有任何学术成就(如发表论文、获得奖学金等),也写出来。
3) 经历 (Experience)
与教育背景同等重要的一个部分,通常分为两种:一个是工作/实习经历,一个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经历。
这一部分通常列出3-5项即可。如果超过5项,则可能因为篇幅限制而无法完整呈现每一项的核心成就与亮点。
在校生:你们尚无全职工作经验。
我的建议是列出1-2项实习经历和1-3项课外活动经历(比如学校社团等)。如果要申请全职工作,则可以把实习经历放在课外活动前面。
已毕业/已工作的同学
我的建议是列出1-3项全职工作和实习经历,1项最重要的课外活动经历(在校时的主要活动;工作后参加的社团)。
我在耶鲁读本科时简历的权重划分是:2项实习,2项课外活动;在考哈佛商学院MBA时的简历划分是:2项全职工作,1项实习,1项大学时期活动。
通常应该按时间倒序来排列各段经历,但如果你最近的一份工作/活动并非最重要的经历,也可以把更重要的那一段列在最前面。
呈现每段经历时一定要包括这些基本因素(可参考截图):
时间段:阐明这段经历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公司名/社团组织名:这段经历的平台是?比如:中央电视台;xx大学学生会团委等
地点:这段经历发生在哪个地方?比如: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等
职责与成就:在这段经历里你的角色是什么?职责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成就?通常以分点的形式呈现 (bullet points)
写几个点比较合适?我的建议是,最重要的那段经历可以写3-4个点,其他经历一般放2个点就可以,最多不超过3点。
其他成分
*视具体情况,以下内容并非都要列入你的简历
1) 概述/简介 (Summary/Profile)
通常由3-4句话组成,放在“联系方式”之后、“教育”之前。我在简历里从来没放过这一项,但也看过一些简历里有。
这是对整份简历的高度概括,让人知道你的核心标签是什么:比如,“一个曾在xx大学主修生物学四年并获得学术荣誉、在生物医药公司从事科研工作三年、读完MBA后有志从事生命科学领域风险投资的人。”
2) 技能 (Skills)
这里要呈现的是你都有哪些“杀手锏”技能?
比如,编程能力(C++, Java, HTML, Android等),外语(此项也可以单独列出;每项外语都要注明掌握程度,比如:母语水平,熟练操作,一般会话水平等)
3) 执照与证书 (Licenses and Certifications)
对于申请特定学校和行业工作的同学而言比较重要(比如IT和金融行业),可以把所有已获得的证书写下来(比如CFA, ACCA, CPA, FRM等)
4) 爱好与特长 (Interests)
原则上不要放很白开水的爱好,比如“唱歌跳舞”(除非在这些方面有突出成就);是有一定“逼格”和独特性的活动,比如观鸟、作曲、跆拳道黑带等
#如何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
一些同学觉得简历不过是考学/应聘材料的一项而已,“没那么重要吧”。
Well let me tell you, 简历的重要性远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大很多。
举个例子,高盛投行每年年底都会收到成千上万份暑期实习申请。人力资源经理会从招聘上把所有应聘者的申请材料下载、打印并装订成册,交给投行部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进行“初筛”,以选出进入第一轮面试的学生。
Banker们很忙,根本无暇深度阅读材料中的每一项内容,往往会先翻阅应聘者的简历,选出最有竞争力的一小批人。如果你的简历做得马马虎虎,甚至出现明显错误,你的应聘之路就“凶多吉少”了。
说得直白些,招聘方就像是去商场买东西的人,而你是一件商品。在没有见到商品“本尊”之前,购物者只能通过简历(“商品描述”)来初步判断商品好坏。所以,把简历做好实在是太必要了。
以下讨论10条哈佛大学和我个人总结的简历准备建议。
1. 多呈现“影响”和“结果”,减少无关痛痒的表述
我碰到过不少简历,乍一看内容充实得很;仔细一读,却发现很多语句表述得好似白开水,并没什么价值。
的通病,是很多同学在简历里仅平铺直叙了在每项工作/活动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却没有说明做出了什么贡献、带去了哪些影响、有什么过人/独到之处。
举个例子。我在为自己的创业团队招募实习生时,在很多简历里读到过类似的话:“带领了一个xx人的团队,负责社团活动策划与赞助商洽谈”。
OK,这句话没有语病,内容也没错,可它没法给我留下哪怕一丁点的印象。如此空泛的表述,让我无法了解这位同学在这项经历中有过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如何提高这句话的分量呢?这么改行不行——
“作为本社团历最年轻的主席,带领xx人的团队组织了yy系列活动,获得的赞助金额创社团新高,并获得学校年度社团称号。”
补充进加粗的部分后,内容是不是丰满立体多了、更有说服力了?
在描述一项经历时,绝不仅是告诉读者 What did you do? 而是要让人知道What have you achieved? / What were your accomplishments from what you did?
“你干了什么”和“你成就了什么”是两码事。
2. 数字,数字,数字——尽可能“量化”你做过的事
这可算是上一条建议的延伸,都关于如何最有力地阐述你的各项成就。很多时候,数字是用的武器,能瞬间“点亮”一段表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可惜很多同学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写简历时总是泛泛而谈,丝毫没有力度。举个类似上面的例子——
简历里的一句话:“作为社团联合创始人兼管理成员,组织各项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
Sorry if I sound rude here, but 如果我是人事总监/面试官,当我看到这样的表述时,可能会直接把这份简历放到“被淘汰”的那一摞里。
为什么?因为这个句子的表述实在太模糊,模糊到让我觉得这位同学对自己不负责任、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推销”自己。
这寥寥一行字带给我很多疑问:“管理成员”具体指什么职务?成功组织了什么活动?如何丰富了校园生活?
要怎么把这个句子推倒重来呢?“量化”(quantify),一定是的办法之一,因为每个人都读得懂数字,也容易对数字(而不是抽象的文字描述)产生概念。
这么改行不行?
作为xx社团的联合创始人兼活动组织部部长,带领9人团队,1年内组织9场校际辩论赛,总计5500人(25%为本校学生)参与,全校社团排名第1
因为新添加的数字,这段表述是不是有力多了?
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了the power of NUMBERS. 再举一个我之前看到过的例子:
无数字版本:作为空气净化器销售部经理,带领团队有效提高了销售业绩
有数字版本:作为空气净化器销售部经理,带领11人团队实现1.2亿元年度销售业绩,同比增长150%,为公司上年度总营收贡献了45%
3. 不要面面俱到,要抓重点。很多时候,“少即是多”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所以在简历里也得使出浑身解数把所有才能都写出来。
于是,过去几年里我读了太多“万金油”简历:一个人好像什么都会,什么都做过,但如果你让我用两三个词概括他的核心亮点,我却完全没有印象,说不出来。
That’s bad.简历最忌讳的就是“大杂烩”,什么调味料都放进去的结果是什么味儿都尝不出来。没法让读者记住你的简历,是一份失败的简历。
应对简历的办法应该是敢于取舍,删繁就简。纵使你有十八般武艺,在简历里也得忍痛割爱,只着重突出其中的几种。
比如,如果你要申请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实习,就该在简历里重点阐述与媒体相关的实习经历;如果你应聘的是编辑/撰稿人职位,就该多突出自己的写作能力、过去发表过的作品;如果你想进投行,就要多强调自己对金融的热情和了解……
总之,人们的记忆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别人只会因为你的其中一个“标签”而记住你,比如“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一个获过各种大奖的数学天才”等。
所以还是那句话,在写简历前多想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最该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定位/人设?
请一定记住,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4. 尽量别把同一份简历“投喂”给所有公司/学校,准备几个不同版本的简历
这一条建议是上一条的延伸。简历不能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有所突出。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只申请一所学校/一家公司,有时还可能报考不同专业和职位。这时就得在一份简历的基础上多准备几种“变体”版本了。
比如,一个同学同时申请了沃顿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这两所都是美国Top 3的商学院,但风格迥异。
沃顿盛产金融家,而斯坦福是创业领袖的孵化器。如果想增加两所学校的录取胜算,就可以考虑准备两个简历版本,以显示自己和这两所学校的风格都很match。
给沃顿的:多突出自己在金融行业的积累;给斯坦福的:多强调自己在创业领域已获得的成绩。
大三时我曾参加过摩根大通和耶鲁管理学院合办的一个学术研究项目,因为表现不错,还获得了摩根大通某全球高管的推荐。
在给摩根大通的实习申请简历里,我就把这段经历连同大佬的推荐放在了“工作经历”的头条位置;
而给高盛的简历里,我并没有强调这个和摩根大通的connection,只把它放在了二条的位置;头条放的是什么呢?是我曾做过的一项关于中国投资银行业的课题研究(获过奖,并且里面关于高盛的着墨很多)。
5. 简历简历,简洁才给力
不少同学说不清resume和curriculum vitae (CV)的差别,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准备一份resume还是curriculum vitae.这两个文件在中文里都叫“个人简历/履历”,确实容易让人犯晕。
其实,resume和CV在长度、内容和用途上都有区别。
Resume通常只有1-2页,用于总结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技能,调性更practical;
而CV内容更详细,长度可以达到3-5页,偏重于展现一个人的教育和学术科研经历,包含发表的作品、所获奖励和荣誉等信息,调性更academic.
对大多数求职的同学而言,准备一份简明扼要的resume足矣;对申请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it depends。
但我的观察是,如今大多数硕士项目(尤其是美加地区的学校)都不要求申请者提供CV了,而只接受1-2页的简历。申请哈佛商学院MBA时,我提交的就是一份1页纸的简历。
其实,招聘官/招生官读一份简历所花的时间非常短,甚至不会超过1分钟。
所以,真的不要发给他们一份像论文那样详细而冗长的简历——他们看不完,也不爱看。
在简历里不必写主谓宾兼有的完整句,通常以动词开头就可以了。
如果有特别想铺开阐述的事情,在简历里也得克制住不说,仅言简意赅地概括,在个人文书或面试中再详细介绍。
6. 多检查几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的差错
大一上学期快结束时我准备了人生中的第一份one-page standard resume,初稿写好后我自己审了四遍。你猜我一共检查出多少个错误?
25个。把这25个错误一一订正后,我认为这份简历堪称完美了。
大四快毕业时我整理电脑,又翻出了大一时的这份简历。我又检查出8个错误。这可是当年我觉得几近完美的简历哦。我相信,现在如果再翻出这份二次修订版的简历,一定能发现新的问题。
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永远不要觉得能够达到“完美”,我们至多只能接近“完美”。
对于简历这件事,我们精益求精。因为在见面试官之前,简历就是我们的代言人、脸面。我们理应以的形象示人。
你可能觉得出一个错不会死。但事实是,有些错误一旦出现便可能让你直接game over.
如果连最基本的错都会犯,那如何让招聘方/招生官相信我们可以胜任工作中难度更高的任务呢?他们恐怕只会对我们的细节处理能力(attention to details)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了措辞问题,还有以下这些格式方面的常见错误,哪怕再微不足道也要尽量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就好比原本很帅的一个男生,鼻孔里突然跳出一根鼻毛那样令人唏嘘。
标点符号出错——比如把句号写成逗号,把英文的句号写成中文的句号等
空格/空行出错——比如开头本该左对齐却缩进了两行;日期没有右对齐等
字号字体出错——比如第一段用的还是10号微软雅黑,第二段却无故变成9号楷体了
段落间距出错——比如前半部分的段落间都是两倍行距,后半部分却变成1.5倍了
杂七杂八的小bug——不该斜体的却斜体了;该居中的没有居中……
7. 除非地球人都耳熟能详,否则一定要把缩写的全称写出来
本条建议多适用于英文简历,据我观察这是大家最常犯的错误。
很多同学考虑到篇幅有限,遂在简历里放了各种缩写以节省空间。但除了CCTV, KFC那样妇孺皆知的缩写,我们需要在简历里把绝大多数缩写的全称写出来。
有些人会想当然地以为招聘官/招生官一定能秒懂各种缩写,还有人会想:不就是一两个缩写吗,读简历的人去百度/Google一下不就明白啥意思了嘛。
千万别这么想。一来,不是每个人都对你所在领域的缩写了如指掌;二来,为读简历的人减少麻烦,其实就是在帮自己。
举个例子吧。STD是英文里常出现的一个缩写,而它代表的意思也特别多。有次我帮一个同学看简历,他的一项工作经历中出现了好几次STD。
那是一份在电脑公司的实习,我联系上下文琢磨了半天、又查了Google,才知道STD在这里是Software Test Deion (软件测试描述)的意思。
而STD通常是什么意思呢?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即“性传播疾病”。你看,是不是尴尬了?
8. 永远不要造假,不要过度粉饰
之前我听到一个奇葩的同学抛出过一个奇葩的言论:嗨,HR和面试官这么忙,谁有时间去查简历里一项项内容的真伪啊,稍微掺点水不碍事。
That’s such a stupid statement. 其实这都不该成为一项建议,因为实事求是本应天经地义。无奈现在总有人想浑水摸鱼、打擦边球,本来只干了“1”的事硬要在简历上描绘成“10”。
比如,明明只是一个社团的普通社员,却要把自己说成管理团队成员。更有甚者,直接“无中生有”,在简历里加上压根没做过的事。
你觉得招聘方/招生办是傻子吗?瞒得了初一,但你恐怕瞒不过十五。即使一开始没被识破,之后一定有被人抓住把柄的机会。
比如,在拿到Offer以后、正式入职/入学之前,你可能要接受一轮全面的“背景调查”(background check)。
除了排查你有犯罪前科/不良记录外,第三方调查公司还会逐一联系你在简历上所列出的学校和公司,以证明你确实如简历所述,曾在xx地方担任过yy职务做过zz事,甚至连薪资的数字有时候都要核对一遍。
一旦发现信息不属实的情况,调查公司就会第一时间反馈给雇佣方/录取学校;情节严重时,你的Offer很可能会被吊销。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该在求学求职过程中丢了诚信。真的不要铤而走险去粉饰任何简历里的文字和数字表述。我想,没有人愿意“得不偿失”吧?
9. “中规中矩”远好过“标新立异”
我曾听到不止一个同学说,就因为简历都是一两页的标准文件,所以如果想出彩,就得下点别人没有的工夫,也就是要敢于创新,让自己的简历看上去不一样才能脱颖而出。
我还真看到过几份神(奇)奇(葩)的简历,有人用了花里胡哨的艺术字体,有人在简历里放了自己盛装出席时尚聚会的照片,甚至还有人用了表情符号卖萌。
我想说,很抱歉,简历真的不是你恣意挥洒创意的地方。
简历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份很正规很严谨的文件,任何卖萌搞怪都可能直接断送你的求职/求学前途。
各种法子的标新立异在招聘官/招生官眼里都是不专业的体现。
10.一定要请靠谱的人帮忙审阅
有些同学觉得简历是很personal的材料(尤其是GPA和排名等数据),所以不愿给任何人看。
其实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大三上学期要申请投行实习前,我偶然参加了耶鲁学生职业中心的Resume Revision Workshop(简历修改会),让那里的职业辅导老师读了我的简历。
温和却严厉的女老师chua chua chua提出了十多个修改意见,既有格式上的错误订正,也有措辞上的润色。我恍然大悟——早就该请别人帮忙审阅自己的简历啊!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法察觉的问题,在别人那儿却是炳如观火。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自己修改过几遍的简历发给值得信任的老师和朋友,让他们帮忙审一审。
Get your resume reviewed by another pair of eyes, 一定可以发现之前被你忽略的纰漏。
#关于简历的几个问与答#
1. 简历里要不要放照片?
我至今没有在简历里放过个人照片,但我审过的简历里大约30%在左上或右上角有照片(国内使用的简历居多;在美国的简历几乎不放、也不能放照片——为了保证足够公平,防止招聘官/招生官以貌取人)。
放不放照片并没有硬性要求,有时用人单位还可能特别说明要放照片。如果放照片,则一定要选择最近三个月拍摄的标准证件照,不要放生活照。
2.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简历?
我的建议是上大学以后就要着手准备一份简历了,因为只要进入大学,就很快会有用到简历的时候。每学期都结合最近的经历更新一次简历。
3. 简历和面试,哪个更重要?
都很重要。简历打头炮,有时会更重要(一份好简历是面试的敲门砖)。
况且对于出国留学党而言,一些学校并没有面试这个环节,能否拿到Offer完全取决于书面申请材料(简历是其中一项)。
4. 如果曾在读书或工作期间休学或休过长假,需要在简历里说明吗?
因为休学休假(比如越来越流行的gap year间隔年)而出现工作或教育经历时间断档时,必须要在简历里说明原因以及在休假期间做了什么。
比如,是健康出现问题而被迫请假休养?结婚生子?还是参与了创业/课题研究/出去环游世界?如果是主动选择的休假,多强调在“断档”期间取得的成绩
5. 如果曾转学到另一所大学,要在简历里说明吗?
是的,通常要在“教育”一栏都写出来。如果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其中一段教育经历,反而可能会引来怀疑。
#彩蛋:哈佛大学的英文简历动词表 (Action Verb List)#
还有一条重要的简历法则是:一定、一定、一定要用最准确而有力度的动词来描述你的各项成就。如果因为用词不当而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产生歧义是很可惜的。
这份动词表对要准备英文简历的同学们来说非常helpful. 我在写自己的简历之前仔细捋过一遍,简历初稿完成后又对照着这份动词表对措辞做了两轮润色。标红的是我在自己的简历里用过/最推荐你们使用的动词。
其实,哪怕你现在不写英文简历,也可以拿这张表夯实一下英语——自己动手去补上每个词的中文意思哈。
LEADERSHIP 与“领导力”相关的动词
AccomplishedAchieved Administered Analyzed Assigned Attained Chaired Consolidated Contracted CoordinatedDelegated Developed DirectedEarned Evaluated ExecutedHandled Headed Impacted ImprovedIncreased LedMastered Orchestrated Organized OversawPlanned Predicted Prioritized Produced Proved Recommended Regulated Reorganized Reviewed Scheduled Spearheaded Strengthened SupervisedSurpassed
COMMUNICATION 与“沟通交流能力”相关的动词
Addressed Arbitrated Arranged AuthoredCollaborated Convinced Corresponded Delivered Developed DirectedDocumented DraftedEdited Energized Enlisted Formulated Influenced Interpreted Lectured Liaised MediatedModerated NegotiatedPersuaded Presented Promoted PublicizedReconciled Recruited Reported Rewrote Spoke Suggested Synthesized Translated Verbalized Wrote
RESEARCH 与“研究/科研经历”相关的动词
Clarified Collected Concluded ConductedConstructed Critiqued Derived DeterminedDiagnosed Discovered EvaluatedExamined Extracted Formed Identified Inspected Interpreted Interviewed Investigated Modeled OrganizedResolved Reviewed Summarized SurveyedSystematized Tested
TECHNICAL 与“技术性工作”相关的动词
Assembled Built Calculated Computed DesignedDevised Engineered Fabricated Installed Maintained OperatedOptimized Overhauled Programmed Remodeled Repaired Solved Standardized Streamlined Upgraded
TEACHING 与“教学经历”相关的动词
Adapted Advised Clarified Coached Communicated CoordinatedDemystified Developed EnabledEncouragedEvaluated Explained Facilitated Guided Informed Instructed Persuaded Set Goals StimulatedStudied TaughtTrained
QUANTITATIVE 与“数理分析”相关的动词
Administered AllocatedAnalyzed Appraised Audited Balanced Budgeted Calculated Computed Developed ForecastedManaged Marketed MaximizedMinimized Planned Projected Researched
CREATIVE “与创造性工作”相关的动词
Acted Composed Conceived Conceptualized Created Customized Designed Developed Directed EstablishedFashionedFoundedIllustrated InitiatedInstituted Integrated Introduced Invented Originated Performed Planned PublishedRedesigned Revised Revitalized ShapedVisualized
HELPING 与“协助/帮助”相关的动词(比如:“帮助”教授完成xx课题研究)
Assessed AssistedClarified CoachedCounseled DemonstratedDiagnosed Educated Enhanced Expedited FacilitatedFamiliarized Guided Motivated Participated Proposed Provided Referred Rehabilitated Represented Served Supported
ORGANIZATIONAL 与“组织(某个活动/项目/课题)”相关的动词
Approved Accelerated Added ArrangedBroadened Cataloged Centralized Changed Classified Collected Compiled Completed Controlled Defined Dispatched Executed Expanded Gained Gathered Generated ImplementedInspectedLaunchedMonitored Operated Organized PreparedProcessed Purchased Recorded Reduced Reinforced Retrieved Screened SelectedSimplified Sold Specified Steered Structured Systematized Tabulated Unified UpdatedUtilized Validated Verified
*参考资料/Recommended Pieces for Further Reading
(本文的部分观点参考自以下资料;同时推荐这些文章给感兴趣的同学做进一步阅读。全部是哈佛本校或哈佛职业中心推荐的材料,用来练习英语阅读也是很好的)
1. “How to Write a Resume That Doesn’t Annoy People” by David Silverma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How to Write a Resume That Stands Out” by Amy Gall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 “Spotting the Great but Imperfect Resume” by George Anders, HBR Blog Network
4. “Writing a Resume that Shouts ‘Hire Me’” by Phyllis Korkki, The New York Times
5. “Creating a Resume that Sells” by Sarah E. Needlema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6. “Resumes and Cover Letters – AHarvard Extension School Resource”,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