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_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蒋筑英》教案三篇

副标题: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蒋筑英》教案三篇

时间:2024-09-18 01: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蒋筑英是中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他那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要求

  1. 认读11个字(其中2个多音字:差chāi、校jiào)。

  2. 写出课文记叙的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3. 写出对蒋筑英最敬佩之处。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教学过程】

  1. 人物简介。

  蒋筑英(1938~1982) 光学专家。在我国首先开创了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在色度学、光学检测及软X射线研究等领域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取得重大效益。被称为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2. 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集中记叙了蒋筑英最为突出的3件事。赞扬了蒋筑英为了中国的科学事业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第1件事:1981年,一个盛夏的早晨,国际的日本光学家村田和美先生,应邀来研究所考察。当他得知,一台高精度的光学检测装置是蒋筑英与他的同事早在1964年,经过一次次实验研制成功的,十分惊讶和敬佩。

  第2件事:为攻下色彩还原的难关,蒋筑英废寝忘食地工作,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写成了《彩色电视摄像机校色矩阵化程序》,提出了色彩还原的办法,并制作出只有香烟盒大小的一块电路插板,装上以后屏幕的色彩鲜艳明亮。

  第3件事:蒋筑英带病去成都验收一套大型检测装置。上午测试时,他围着那台70多米长的装置,对每个部位都认真、仔细地察看。下午,参加验收讨论会,他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家的意见,忍着病痛谈了自己的看法。深夜,他因病情严重被送到医院。由于病情急剧恶化,不幸病逝。

篇二

  教学目标:

  认读11 个字(其中2 个多音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

  思品目标:

  写出课文记叙的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教学重点: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教学难点: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查阅资料:查阅关于蒋筑英的资料。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学生活动时间(约)30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10 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蒋筑英》这篇课文,谁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蒋筑英。 生自由介绍,老师做适当补充。

  二、 自由读文,进行预习

  1.初读课文,达到文通句顺。

  2.认读课后字词。憔悴 实践 隐瞒 呻吟 多音字:差(chāi chā) 校(jiào xiào)

  3.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划分段落,同学评判

  5.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汇报,大家讨论评判。

  三、 再读课文

  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觉得蒋筑英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简单的写一写。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乐于奉献 无私奉献 你能将三件事个写一个题目吗?学生自由写,汇报。

  四、 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写在书的空白处。

相关资料

  蒋筑英生平简介

  蒋筑英,1938年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旧职员家庭。解放后,他曾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红旗下幸福地成长。1954年,他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错判劳改入狱,年仅15岁的他承受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仍努力学习以报答祖国,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在北大期间,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五门外语。由于家庭困难,蒋筑英靠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大学期间十个寒暑假,他有八个是在图书馆度过的。1962年大学毕业前夕,母亲来信催他回上海或杭州工作。蒋筑英理解母亲的苦衷,却也知道中国的光学基地和最的光学科学家都在东北。他写信说服了母亲,来到长春,成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

  1965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以后又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和镀膜要求,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他撰写的《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对中国的电影电视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蒋筑英是中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他那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代主任。在老一辈光学专家的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建成了国内第一流的光学检测实验室。他是一个在光学传递函数的计算、装置、测试以及编制程序、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

  蒋筑英对待同志、荣誉和个人利益有着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他掌握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翻译了大量外国资料,但从不占为己有;研究所评职称、分房子、提工资,他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

  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逝世于成都。死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聂荣臻元帅称赞他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导师王大珩很快看出,自己这个学生质朴、正直、勤奋,并判定他是块璞玉,经过雕琢必然会放出奇光异彩。根据导师的指点,蒋筑英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开创性研究课题。1965年,他年仅26岁,便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令日本学者大为惊奇不已。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就,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70年代,中国彩色电视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严重。蒋筑英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蒋筑英一生坎坷,因家庭出身一直解决不了入党问题,但他丝毫没有动摇对党的坚定信念,没有改变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二十年里,他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副研究员,一直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地工作。他虽无一官半职,却十分关心群众的疾苦,被称为“不管部长”。1982年6月,在蒋筑英生命的最后四天里,他收拾了新建的试验室,修好院里被破坏的柏油路面,帮助同事家里修理下水道,又忍着腹部的疼痛到成都替一位家有急事的同事出差。飞抵成都的当晚,他就召集验收组的人员开会直到深夜11时。次日一大早,他换乘两次公共汽车,步行了三段路程到达某工厂,忍着病痛开展工作。6月14日深夜,他因腹痛难忍被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他长期积劳成疾,患有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病、急性肺水肿等多种疾病。因抢救无效,他于6月15日下午5时3分去世,终年43岁。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蒋筑英》教案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4C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