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2-12-15 22:0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 导语】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文档大全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一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2.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二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3.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三


  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四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5.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五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4)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高三必修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六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杯杓(“杯杓”同“杯勺”)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不者(“不”通“否”)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啗之(“啗”同“啖”吃)参乘(“参”同“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4U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