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导语】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下面©文档大全网就给大家分享下韩偓的诗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欢迎鉴赏!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唐代: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译文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小庭花》、《减字浣溪沙》、《东风寒》、《和清风》等。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
慢:胡乱,随便。
髻鬟(jìhuán):环形发髻。古代中国妇女发式。
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也指仙人之衣。
青鸾:青鸟。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hàndàn):指莲花。
玉琅玕(lánggān):玉石。
沈檀:沉香与檀香。“沈”通“沉”。
赏析
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正在阅读:
韩偓的诗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鉴赏11-08
小学生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450字五篇07-14
2011年辽宁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Word版)07-09
基础性的语文一年级学生练习题精选07-28
2016年中学生开学必备物品03-12
2017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查询网站: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01-26
湖北鄂州全面推行驾驶人自主预约考试05-02
2019年重庆岩土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02-08
趣味的3岁儿童睡前故事三篇10-29
2021年山东滨州专升本考试报名入口06-27
2017研究生学年思想政治自我鉴定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