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英语地理历史)

时间:2023-04-14 03:1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一# 导语】©文档大全网为您提供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出了x相关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文档大全网一直致力于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服务,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1.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英语 地理 历史) 篇一


  一、 一般现在时

  动词时态为一般现在时。

  第一、 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的复数形式做主语,动词均用原形。 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动词要用单三形式。

  二、 一般过去时

  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动词时态为过去时。

  要注意不规则动词的变形。

  三、 一般将来时

  ① 表示未来发生的事情。

  ② 一般以情态动词will为标志词。

  例:I will go to the park with my mom tomorrow.

  ③ be+(going)+ to+动词原形或 be +动词ing形式也可表示将来时。

  四、 名词

  常考的分类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有些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很特别。例:fish—fish,mouse—mice

2.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英语 地理 历史) 篇二


  地球的面貌

  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情和现象: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

  ④船靠岸,先看到桅杆,船离开,桅杆最后消失;⑤登高望远;

  4、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5、地球仪

  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北极:90°N;南极:90°S

  6、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7、纬线特点:形状—圆圈(两极除外);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赤道是的纬线圈)

  8、纬度:赤道的度数是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向北、向南各有90°。

  9、纬度的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即: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10、纬度大小与纬线圈长短的关系:纬度越小,纬线圈越长。

  11、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

  12、经线特点:形状—弧线(半圆);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个极点。(0°纬线大概是0°经线长度的2倍)

  13、经度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东经和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14、经度的变化规律: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15、分界线:

  ①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②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

  ③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④东、西经的分界线: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16、如何判断某点属于东、西半球?

  经度字母相同的去比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17、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共同点: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8、自转周期:一天;产生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

  19、公转周期:一年;产生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冷暖差异、极昼极夜

  20、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自转:逆时针;从南极上空来看地球自转:顺时针。即北逆南顺

  21、海洋面积:70.8%,陆地面积:29.2%。粗略的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无论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3、七大洲面积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P29图2-28识记大洲的轮廓)

  24、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穿大陆)、亚洲、大洋洲(穿岛屿);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欧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纬度、跨经度最广、海拔)

   25、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③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④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⑤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和大西洋)

  ⑥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3.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英语 地理 历史) 篇三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B.长度:相等;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度和180度除外)

  (5)几条特殊经线:

  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4.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英语 地理 历史) 篇四


  一、商鞅变法: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

  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5.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英语 地理 历史) 篇五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 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5q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