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9-10 10:22: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总结:世界史重大战事
  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1.侵越战争:(1)时间:60年代初到1973年。(2)经过:①美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②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③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④美国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总结:明朝的兴衰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
  1、背景:元末*民抗争,各地兴起红巾军。
  ①红巾军起义:起义将领朱元璋,平定南方又北征。
  ②明朝建立
  攻占大都灭元朝,国号大明称帝君。
  (1368年)
  建元洪武都应天①,专制主义举措新。
  2、专制措施
  废除丞相相权分,六部尚书管行政。
  吏户礼部兵刑工,行使相权权归君。
  ①控制中央
  太祖颁行《大明律》,权贵特权特鲜明。
  内容集中条理明,经济立法初施行。
  主张重刑惩腐败,君主专制为核心。
  ②控制地方
  地方各省三权分,布政使司掌行政。
  监察司法按察司,都司执掌省军政。
  ③控制军队
  明设五军都督府,统兵有权勿调兵。
  兵部调兵听帝命,军队统帅为帝君。
  ④特务统治
  明朝专制新特征,特务统治最典型。
  掌管缉捕“锦衣卫”,皇帝直辖捕官民。
  旋后设立东西厂,宦官统领帝掌政。
  ⑤控制思想
  明清科举新特征,八股取士最鲜明。
  四书五经来命题,八股行文禁议论。
  知识分子遭束缚,利于君主育顺臣。
  二、“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记忆口诀
  1、靖难之役(15世纪初)
  太祖封王到边庭,藩王势大图国君。
  建文削藩燕王反,挥师南下破京城。
  “靖难之役”易帝君,改元永乐都北京。
  2、营建北京
  朱棣诏令建北京,蒯祥主持设计新。
  突出皇权城三重,宫城皇城外京城。
  布局对称又庄重,黄瓦红墙喜建成。
  成祖诏令迁都城,改称京师远扬名。
  3、成祖主要活动①政治
  太祖封王埋祸根,建文削藩起风云。
  “靖难之役”破京师,营建北京迁都城。
  ②民族
  册封蒙古两首领②,修缮长城北疆靖。
  西南平叛黔设省③,“改土归流”明施行。
  ③外交
  郑和西下扬国威,亚非外贸交流频。
  ④文化
  《永乐大典》解缙编,类书今现存。
  三、明末农民战争(1627-1644年)记忆口诀
  1、起义原因
  明朝后朝局变更,政治腐败败日深深。
  ①政治因素
  皇帝不朝权旁落,*臣宦官掌朝政。
  严嵩王振与刘瑾,横掠百姓害忠臣。
  “阉党”势大魏忠贤,迫害东林④最典型。
  ②经济因素
  明朝权贵地兼并,农民流离起义兴。
  2、概况
  明朝末年天灾频,田赋三饷⑤民难忍。
  ①兴起
  陕北首义数王二,序幕揭开多义军。
  ②发展a张献忠
  起义首领张献忠,武昌大西政权兴。
  攻克成都又称帝,抗清斗争后牺牲。
  b李自成
  反明闯王高迎祥,牺牲后继李自成。
  进军河南势日盛,“均田免粮”民参军。
  攻克洛阳下西安,大顺政权败敌人。
  ③高潮
  闯王大军攻北京,崇祯自缢易帝君。
  大顺东征山海关,清军袭击趋北京。
  ④失败
  闯王转战陕豫鄂,湖北通山惜牺牲。
  3、功绩
  明末农民多抗争,农民战争意义深。
  ①政治
  封建统治遭重创,*明朝立功勋。
  ②经济
  权贵逃亡民占地,清朝田税有更新。
  ③思想
  “均田免粮”反地制⑥,农民抗争新水平。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总结: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经济制度
  1、一条鞭法(1581)
  明朝后朝地兼并,矛盾激化税革新。
  ①内容
  田赋徭役与杂税,“并为一条”征白银。
  人丁田亩为依据,纳银代役利农耕。
  ②影响
  首辅①改革张居正,纳银代役影响深。
  人身控制渐松驰,农民负担有减轻。
  赋役征银促生产,商品经济渐兴盛。
  有利农业商品化,资本主义将初萌。
  2、更名田(1669)
  明清之交多战争,地方亡逃地归民。
  康熙下诏“更名田”,明朝藩王地变更。
  农民耕种地归已,土地易名民欢欣。
  3、摊丁入亩
  康熙田税皆更新,田地更名丁税新。
  ①内容
  固定丁数②收丁税,人丁增加税不增。
  雍正丁税入田赋,“摊丁入亩”地丁银。
  ②影响
  “摊丁入亩”影响深,千年丁税终废停。
  人身控制又松驰,经济发展人口增。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1、推广新作物
  明清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新引进。
  贫瘠土地可种植,粮食总产量激增。
  2、经济作物扩种
  宋元植棉遍南方,明清植棉大北进。
  油料作物棉桑茶,清朝扩种多商品。
  农业生产商品化,涌向市场商品增。
  三、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1、手工业进步特征
  明清工业又前进,手工进步多特征。
  ①工具革新
  生产工具多革新,产品质量效率增。
  嘉兴使用“纱绸机”,“制造尤工”远扬名。
  ②技术提高
  技术提高品种增,双色套印加彩印。
  ③分工细密
  分工细密行业新,社会分工区域性。
  松江织造③芜湖染④,苏杭丝织最典型。
  ④产量大增
  手工生产规模大,产量提高逐年增。
  广东佛山冶铁业,日产生铁七千斤。
  ⑤萌芽出现
  江南丝织机房兴,生产商品目标明。
  2、萌芽概况
  苏州“机户”设机房,雇佣“机工”获利润。
  ①明朝
  机户机工新关系⑤,资本主义渐初萌。
  明朝中叶为萌芽,清代发展略说明。
  ②清朝
  工场扩大分工细,部门增多地区增。
  3、萌芽受阻
  明朝中叶萌芽兴,发展缓慢多原因。
  ①市场因素
  封建剥削民贫困,无力购买工业品。
  ②资本因素
  权贵买房重置地,扩大生产缺资本。
  ③税收因素
  关卡林立征重税,限制生产少利润。
  ④外贸因素
  限制外贸市场小,闭关锁国清推行。
  ⑤根本因素
  萌芽徘徊多原因,封建制度为根本。
  四、商业繁荣和外贸状况
  1、商业繁荣
  明清商业较兴盛,繁荣“四多”略说明。
  ①商品多
  农工产品进市场,品种两百商贸频。
  ②商贩多
  商人不畏旅途远,长途贩运高利润。
  ③商城多
  商贸城市达数十,北京南京最繁盛。
  ④市镇多
  商品经济到农村,江浙市镇工商兴。
  2、外贸概况
  明朝前期国强盛,郑和西下商贸频。
  ①明朝繁盛
  丝瓷茶叶易珠宝,和平使者喜相迎。
  明末清朝局变更,殖民东来显野心。
  ②清朝衰微
  闭关政策清施行,限制外贸影响深。
  广州一处可通商,统一管理称“公行”。
  中外商人往来少,外贸微弱重农耕。
  明清工商难发展,中外隔绝清弱贫。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总结.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7g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