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10首

时间:2023-10-11 07:2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10首#】古诗词是古代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出口,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富有中华文明特有的美感。它们或是铿锵,或是婉转,风格各异,皆耐人寻味。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一

  小池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 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翻译/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二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三

  于易水送人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古诗简介

  《于易水送人》是初唐诗人骆宾王所写的五言绝句,亦叫《于易水送人一绝》。易水是地名,本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翻译/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4.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四

  敕勒歌

  乐府诗集〔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一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译文二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5.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五

  望天门山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6.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六

  游子吟

  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7.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七

  登鹳雀楼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简介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8.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八

  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9.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九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无月的夜里,孤零零的一盏渔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现在河面。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水面上的光点随着波浪散开,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聚集。

10.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篇十

  赠刘景文

  苏轼〔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7w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