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导语】这篇关于初三化学上册课本答案的文章,是®文档大全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s~3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
P15步骤3现象:燃着的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而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少
P16步骤4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对其呼气的一块上有水雾出现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
P19讨论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
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体溅出。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
附:倾倒液体的方法: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以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P20讨论: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
P20[实验1-8现象](1)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2)锌粒表面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锌粒变小。
初三化学上册课本答案.doc正在阅读:
护士试用期考核自我鉴定10-15
大学生旷课检讨书1000字,大学生旷课检讨书1000字07-16
2022年陕西证券从业资格证报名入口已开通(7月25日至8月1日)07-27
国学宝典之百家姓《康》姓介绍07-19
[事业单位年度述职报告范文]事业单位财务年度述职报告03-28
大学生专业实习心得感想范文05-20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篇10-08
有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