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颁布的法律法规-2017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解读: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及原则

副标题:2017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解读: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及原则

时间:2023-08-09 13: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体目标是,在承受合理的缺口与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追求银行价值的化。

(1)短期目标。

根据资本市场估值理论.商业银行市场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银行的净现金流量、获取现金流量的时间以及与现金流量相关的风险。短期内,影响银行价值的主要变量是净现金流量。

目前.以净利息收益率(NIM)作为衡量短期资产负债效率的核心指标。以其作为核心的短期管理目标突出了对利润化的追求,从收入和成本匹配的角度强调了对银行资本的有效利用,但是该指标越高,蕴含的结构风险可能也较高。

综合管理内涵和职能.资产负债管理短期目标可概括为:顺应当前经济形势、市场变革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以提升净利息收益率和股权收益率水平为核心.统筹表内外资产负债管理.做好规模、风险、收益的平衡协调发展。

(2)长期目标。

从长期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以实现公司价值化为基本目标。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价值创造能力考察指标是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

结合管理内涵和职能,资产负债管理长期目标可概括为:从银行整体战略出发,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强化资本约束,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加强业务经营引导和调控能力.统筹把握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促进流动性、安全型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资本回报率化,进而持续提升股东价值回报。

2.资产负债管理原则

为了确保实现管理目标.资产负债管理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四项管理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2)资本约束原则。

(3)综合平衡原则。

(4)价值回报原则。

备考提示

资产负债管理以实现银行价值化为目标,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统筹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持续提升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

2017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解读: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及原则.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9sWn.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