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导语】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力,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的《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供大家查阅。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名句名篇。(10分)
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何似在人间。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
⑵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分)
2、阅读下面短诗《惟一的光明》,完成(1)~(4)题。(共13分)
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离开了你,/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就chǎng开心扉,孤军前进!/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举火把,/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让它成为你的光明。
(选自《泰戈尔诗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
chǎng()开心扉()
(2)加□的茫字,应查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3分)
(3)这首短诗被誉为强者的座右铭。请根据本诗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4分)
(4)朗读这首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采用怎样的语速?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4分)
3.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地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了,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1)请找出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并予以改正。(3分)
(2)联系上下文,请将文中横线处母亲所说的话补写出来。(3分)
(3)听了母亲的话,小鸥心里是怎么想的?请设想一下当时小鸥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写出来。(3分)
(4)假如你是小鸥的同学,当你得知小鸥的检测成绩后,面对沮丧的小鸥,你会怎样劝说他并帮他在学习上出出主意。写出来作为给小鸥的赠言。(3分)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林莉的《小巷深处(节选)》。完成4~8题(21分)
小巷深处(节选)
林莉
①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②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A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③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④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B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⑤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和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⑥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勤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⑦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⑧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⑨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⑩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⑾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⑿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怎么那么死心眼!
⒀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⒁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⒂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C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⒃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⒄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⒅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D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⒆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4.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5.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母亲感情的变化过程(均用两个字)。(3分)
满足--自豪--()--()--()
6.选文中划线的句子对母亲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你选择一处体味其所蕴涵的思想情感。(5分)
描写方法:
思想情感:
7.最后一段中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8.如果把课文题目《小巷深处》改为《我的母亲》或《母亲赞》之类,你认为效果好吗?为什么?(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19分)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的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更加生气,并且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9.根据第①段,概括说出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4分)
①直接原因是:
②根本原因是:
10.文中加点的词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4分)
①旧的问题指:
②新的问题指:
11.请评析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3分)
12.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4分)
1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14~17题。(15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以:
(2)北定中原北:
(3)故五月渡泸故:
15.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4分)
16.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4分)
、、、。
17.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4字),临危委重任和(5字)。(4分)
三、写作(55分)
18.题目:原来,我也很(可填棒、能干、脆弱、受欢迎)
说明:
①请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把文题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略
2.(12分)(1)(2分)敞fēi(2)(3分)艹(1分)模糊不清(2分)
(3)(3分)答题要点:面对孤独能勇敢前进,把孤独的痛苦作为照亮自己前进的明灯。(3分。答到一点得2分,两点都答到得3分。意思对即可。)
(4)(4分)不设统一答案。在感情把握上,只要不严重悖离原文的感情,如悲伤、绝望、消沉、忧郁等,不作严格要求;语速的把握上,与所认定的感情要一致;理由的阐述要依据文本。(情感语速把握基本合理,理由阐述比较充分,可得3分;语言通顺得1分。)
3.(13分)(1)(3分)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改正后:可能他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或可能他的学习方法不对,应该加强指导。)(只要语句通顺,符合当时的情境即可)
(2)(3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大家对你充满了信心。(或老师说,只要你能细心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语句通顺1分,符合当时的情境、合情合理2分)
(3)(3分)不设统一答案。(描写细致1分,语句通顺1分,表达得体1分。)
(4)(4分)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充实,言之成理2分,语句通顺1分,表达得体1分。)
二、阅读(55分)
[一](21分)
4.(4分)我长大后厌恶家而离开家,后来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意思对即可)。
5.(3分)沉默(回避)--厌恶(隔绝)--回来(每处1分)
6.(5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C处:外貌、神态描写。(2分)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虚荣的深深自责。(3分)(意思对即可)。
7.(4分)表明我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表达了我对母亲真心的爱(意思对即可)。
8.(5分)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这里珍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这里也是真挚感情的寄托(2分),同时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意蕴丰富(2分)。其他题目则显得平淡直露。(2分)(意思对即可)。
[二](19分)
9.①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或:河面逐渐上升)
②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或:水土流失)
10.①泥沙增多,河底增高。(或:成为悬河,河水泛滥)。②河水受到污染。
11.画线句子是用具体数字和实际例子来说明黄河受污染的程度极其严重性。
12.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农药和化肥。
13.(略)言之成理即可。
[三](15分)
14.(1)认为(2)向北(3)因此、所以
1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北定中原,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7.三顾茅庐,临终寄大事(意思对且是5字即可)
【篇二】
一、积累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佝偻(jū)(lǒu)妖娆(ráo)风骚(sāo)嗤笑(chī)静谧(mì)
B、分外(fèn)弥留(mí)灵柩(jiù)真谛(dì)涕泗(tìsì)
C、灰烬(jìn)赦免(shè)相契(qiè)陨落(yǔn)抠土(kōu)
D、襁褓(qiángbǎo)谀词(yú)扶掖(yè)舐(shì)犊情深凌驾(lí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重蹈复辙旁征博引克尽职守强聒不舍
B、断章取意与世长辞敬业乐群脑羞成怒
C、兼而有之孤军奋战媚上欺下阔然无累
D、涕泗横流良师益友相接相契落木萧萧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可以饱食终日,再也不用忍受饥饿之苦了。
B、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C、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大,乡亲们都富了起来,昔日的土墙、茅屋,都面目全非了。
D、你看她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B、2016年底,龙新村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成为我县扶贫“样板工程”。
C、我市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D、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我市地址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应急防治方案。
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和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B、《纪念伏尔特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维克多•雨果,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C、《傅雷家书两则》作者傅雷,我国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每题3分)
可燃冰
①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
②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③它燃烧值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
④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⑤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的多。覆盖它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⑥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了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A、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
B、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C、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D、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的多。
7、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B、作比较、打比方
C、作比较、下定义D、列数字、作比较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再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
B、可燃冰既含水又呈固体,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C、覆盖可燃冰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利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用“豆腐”打“铁”、用“金刚钻”绣“花”。
D、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了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9、对课文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燃冰外貌极似冰块,内含甲烷。
B、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
C、可燃冰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D、可燃冰是点火即可燃烧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甲】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④;盈握之璧⑤,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⑥?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孟津之河:黄河。⑤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⑥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凡三往,乃见(平凡的)B、亡国之余(多余)
C、欲信大义于天下(讲信用)D、先主遂诣亮(拜访)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自比于管仲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1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门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人物形
象。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四、古诗文表述题(共1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14、按要求默写古诗词中的句子。(选做5句)(5分)
更深夜静,刘方平在《月夜》中仰望天宇,感受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1),。挑灯看剑,梦回军营,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似乎又身处那(2),般紧张而又激烈的战斗场面之中。碧苔青青,晏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破阵子》中不吝美词,(3),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展示春天的生机勃勃。春光如此美好,女词人李清照心中却有无法排遣的重重愁绪,借《武陵春》(4),一句诉愁肠。田垄之上,白居易《观刈麦》为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而深感惭愧不已:(5),。身处边塞,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辗转难眠:(6),。
15、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3分)
五、阅读文学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6、将表格填写完整。(2分)
段落主要事件
③④A.
⑤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B.
17、第④段中,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结合语境,任选一句赏析。(4分)
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19、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3分)
20、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划“”句子中得到的启示。(3分)
六、语文实践活动(10分)
21、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龙泉北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这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4分)
七、作文(50分)
题一:请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时光里既有春天的绿,又有夏荷的香,还有那秋霜和冬雪……
时光里既有惬意的好日子,也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还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
时光美好如画,色彩斑斓,让人倾心珍藏;时光美好如花,芳香四溢,让人驻足欣赏……
题二:仰望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④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全文不少于600字。
附答案:
1.C2.D3.B4.B5.B6.D7.D8.C9.C10.D11.D12.B
13.①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
②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难道诸位就是那些百姓的后代吗?
14.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③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①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1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1分)
②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1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2分)
16.a.花生苗惨遭碾压,—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b.“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4分)
17.因为父亲告诉我们“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或:我们数着花就好像数着花生。)(3分)
18.我选A:赏析示例:这句话通过对父亲的细节(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表现花生损失惨重,从侧面衬托花生顽强的生命力。(4分)
我选B示例:“耷拉”和“擎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很有表现力,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并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4分)
19.①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医治花生》来开导“我”……
②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化请教……”
③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答出两点好可,4分)
20.示例一:外央的世界很精彩,作为学生的我们掏信游戏机等不良*,安于自己的学业,像文中的花生那样“不匈,不气馁,不喧哗”,默默努力,就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农关。(4分)示例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我们有很多像邓稼先这样的科研工作才,排除外界干扰,守住内心净土地,几十年如一日,“本本分分,安安然然”,潜力心钻研,为祖国科研带来做出了巨大贡献。(4分)
21.(1)(2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至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意思对即可。
(2)(4分)示例: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这遥远的文化。(概括出内容的,给1分;符合手法的,给1分。)
(3)(3)(4分)示例: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答出理解,给1分;结合体验谈理解,给2分。)
【篇三】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⑵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⑶,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⑷月黑雁飞高,。(卢纶《塞下曲》)
⑸法不阿贵,。(《韩非子.有度》)
⑹,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⑺《与朱元思书》中侧面描写水清澈的语句,。
⑻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表现人民生活恬适、和乐的句子:,。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五一”小长假期间,地处黄海之滨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装点一新,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清yōu的林海深处,到处充满着欢快的笑声。文艺嘉年华精采纷呈,融huì着东台底蕴和海滨风情的文艺表演搏得阵阵掌声。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给游客们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流连忘返。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⑵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记者重访地震重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B、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负众望。
C、今年五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D、这次教育局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人文环境给此次来杭的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初印象”。
B、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C、杭州市政协的委员们,牢记并践行市政协提出的“成为杭州办好G20峰会各项工作的参与者、助推者和示范者”,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为峰会圆满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6、名著阅读。(5分)
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A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A道:"非*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⑴选段中A是(人名),其绰号是,他的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隐忍,老舍在这一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也具有此特点,为了实现拉车的梦想,可以忍受烈日、暴雨和一切人间苦难。(3分)
⑵A经历了这次惊魂后,后来是怎样上的梁山?(2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2016年8月31日,台南中学全体学生收看了《开学第一课》。观看后,台南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以“学长征精神,做文明少年”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以下三则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将台堡参观长征会师纪念馆时表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材料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定名为“先辈的旗帜”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
材料三:《开学第一课》选了四节课。分别是: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最后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
⑴读了以上几则材料,你认为红军长征精神是指什么精神?(3分)
⑵为弘扬长征精神,班级准备开展以“学长征精神,做文明少年”为主题的晚会,由你担任主持人,根据所给的节目,请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4分)
节目一:诗朗诵《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走进新时代》
串连词:
⑶请你以“学长征精神,做文明少年”为主题,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5分)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
②客:在外漂泊。
③风尘:喻指社会*。
8、⑴诗人以一个“”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体现。(2分)
⑵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节选))
【乙】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①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②水患,逋赋③数十万,敲扑死者④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⑤以进言,遂自经⑥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青文胜列传》卷一百四十
【注】①仕:做官。②罹:遭遇。③逋赋:拖欠赋税。④敲扑死者: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⑤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所悬之鼓。⑥自经:*。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汪然出涕曰()(2)曩与吾祖居者()
(3)岁罹水患()(4)悯其为民杀身()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君将哀而生之乎。而乡邻之生日蹙
C.名其祠曰“惠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D.妻子贫不能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
12.简答下面各题。(7分)
(1)【甲】文中蒋氏在哭诉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组对比来说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2分)
(2)【乙】文中体现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句子是什么?(1分)
(3)面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甲】文中柳宗元和【乙】文中的青文胜“为民请命”时分别采取怎样的方式?(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的。而*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③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验生活,经验人生。个人之经验,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由于如此,人匆匆一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也就一片苍白,乃至空洞;人对活着的享受,也就微乎其微,生命看似蓬勃,但实际上只是虚晃一世。鉴于如此之悲剧,人发明了文字,进而用文字写书。书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可怜的生活圈栏,而进入—个无边疆域。明明就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情趣……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一日又一日地发现,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
⑤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体育、舞台、服装模特的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美的姿态是读书。
13.本文主要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阅读4、5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4分)
15.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6.针对目前班上同学不喜欢阅读以及阅读走马观花的现象,请你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阅读的建议。(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9分)
发芽的心情林清玄(台湾)
①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收获水蜜桃与水梨。
②昨天采摘时还青涩的果子,经过夜的洗礼,竟已成熟了。面对它们,可深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跃动,知道每一株果树全有使果子成长的力量。我小心将水蜜桃采下,放在已铺满软纸的箩筐里,手里能感觉到水蜜桃的重量,以及那充满甜水的质地。捧在手中的水蜜桃,虽已离开了它的树枝,却像一棵果树的心。
③才一月的时间,我们差不多把果园中的果实完全采尽了。
④采摘过的果园并不因此就放了假,果园主人还是每天到园子里去,做一些整理剪枝除草的工作,尤其是剪枝,需要长期的经验与技术,听说光是这一项,就会影响了明年的收成。我四处游历告一段落,有一天到园子帮忙整理,目见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曾结满累累果实的园子,这时全像枯去了一般,不但没有了果实,连过去挂在枝尾端的叶子也都凋落净尽,只有一两株果树上,还留着几片焦黄的在风中抖颤的随时要落在地上的黄叶。
⑤我静静地立在园中,环顾四周,看那些我曾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果实而感动过的果树,如今充满了肃杀之气,不禁在心中轻轻叹息起来。
⑥“真没想到才几天的工夫,叶子全落尽了。”我说。
⑦“当然了,今年不落尽叶子,明年就长不出新叶了,没有新叶,果子不知道要长在哪里呢!”园主人说。
⑧然后他带领我在园中穿梭,手里拿一把利剪,告诉我如何剪除那些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树枝。他说那是一种割舍,因为一棵果树的力量是一定的,长得太密的枝桠,明年固然能长出许多果子,但会使所有的果都长得不好,经过剪除,就能大致把握明年的果实。虽然这种做法对一棵树的完整有伤害,但一棵果树不就是为了结果吗?为了结出更好的果,母株总要有所牺牲。
⑨我们在果园里忙碌地剪枝除草,全是为明年的春天做准备。看到那些在冬天也顽强抽芽的小草,又似乎感到春天就在深深的土地里,随时等候着涌冒出来。
⑩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
⑾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天气依然冰冷如前。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般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⑿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桠,逐渐在野风中转成褐色。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我们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
⒀我离开农场的时候,春日和煦。园子里的果树差不多都长出整树的叶子,但是有两株果树却没有发芽,枝桠枯干,一碰就断落,他们已经在冬天里枯死了。
⒁果园的主人告诉我,每年冬季,总有一些果树就这样死去了,有些当年还结过好果子的树也不例外,他也想不出什么原因,只说:“果树和人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奇怪的是果树的死亡没有一点征兆……”
⒂“真是奇怪,这些果树是同时播种,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顾,种类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到了冬天以后就活不过来呢?”我问道。
⒃我们都不能解开这个谜题。夜里,我为这个问题而想得失眠了。“是不是有的果树不是不能复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或者说在春天发芽也要心情,那些强悍的树被剪枝,他们用发芽来补偿;而比较柔弱的树被剪枝,则伤心得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树,是不是也有心情呢?”我这样反复地问自己,知道难以找到答案,因为我只看到树的外观,不能了解树的心情。就像我从树身上知道了春的讯息,我却并不完全了解整个春天一样。
⒄多年以来,我心中时常浮现出那两株枯去的水蜜桃树,尤其是受到什么无情的打击时,那两株原本无关紧要的树的枯枝,就像两座生铁的雕塑,从我的心中撑举出来,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冬寒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往往成为的肥料。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6分)
(1)看那些我曾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果实而感动过的果树,如今充满了肃杀之气,不禁在心中轻轻叹息起来。
(2)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
18、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第2自然段对采摘水蜜桃做细致的描写?(4分)
19、文章第(11)段说“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我”为什么会深深感动?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发芽的心情”的理解。(5分)
20、结合生活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给你的训示。(4分)
三、写作。(60分)
在我们的生命中,令人惊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愉悦快乐时的意外体验;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成功时刻的意外领悟;人际交往的意外提醒,处身自然的意外警示……
请以“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宵眠抱玉鞍。(2)春风不度玉门关
(3)芦蒿满地芦芽短(4)单于夜遁逃
(5)绳不挠曲(6)我劝天公重抖擞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共5分)
(1)幽、汇、yùn(3分)
(2)采—彩、搏—博(2分)
3.D(2分)4.A(2分)5.A(2分)
6.名著阅读。(5分)
(1)林冲、豹子头、《骆驼祥子》(3分)
(2)林冲后来在鲁智深的一路护送下,来到了沧州,被派往草料场看管草料。但高衙内欲置其于死地,便遣陆谦带两公人前往,陆谦想出火烧草料场之毒计。好在那天风雪大,林冲出去买酒,在山神庙避雪,听得实情,便杀了陆谦和两个公人。林冲知道此时已无落足之地,便在这样一个风雪之夜,悲怆了上了梁山。(2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1)如: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信念不移、坚持不懈.(3分)
(2)示例如下:同学们用激昂的朗诵把革命者的豪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的确,革命需要这种豪情,也正是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下面请听歌曲《走进新时代》。(4分)
(3)如:开展主题班会。举行演讲活动等(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诗阅读.(5分)
8.(1)悲掩泪(2分)
(2)诗人写故乡衰草遍地,寒云笼罩、暮雪纷飞,渲染了送别时苍凉萧瑟的环境氛围,烘托对友人伴寒云而去以及在乱世之中后会无期的悲伤之情。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景致相融合,更增添感伤悲凉之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9、(1)眼泪(2)从前,以前(3)每年(4)怜悯(4分)
10.D(2分)
11.(1)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个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面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2分)
(2)(青文胜)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2分)
12.(7分)
(1)一是以自家三代与同住房一地的乡邻对比;二是以悍吏来乡征税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与捕蛇者“弛然而卧”“熙熙而乐”对比。(2分)
(2)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1分)
(3)示例:【甲】文中的作者把蒋氏的遭遇写成一篇说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而【乙】文中的青文胜多次上书要求减免百姓的赋税,最后在击打朝堂外所悬之鼓并*,从而使统治者了减免了受灾地区老百姓的赋税(4分)
(三)阅读选文,回答13—16题。(14分)
13.人类美的姿态是读书。(人存在着就必须要阅读,阅读对人有益。)(2分)
14.读书能够丰富人生经验,充盈人的心灵;读书养就人的高贵气质。(4分)
15.(4分)(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作用2分)
示例①对比认证,如1-3段通过对比突出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一观点。
②比喻论证,如第4段中“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读书给人的心灵造成的巨大影响。
③举例论证,如第5段列举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16.如:制定阅读计划。写读书笔记。(须答两点才得满分。)(4分)
(四)阅读《发芽的心情》,回答17—20题。(19分)
17、(6分)(1)“肃杀”在这里指果园树叶凋零,萧瑟冷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看到此景时,心中油然而生的那份难以言表的失落、惋惜与伤感。
(2)“喧哗”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树木竞相吐绿、蓬勃生长的盎然生机,流露出作者面对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美好春光萌发出的无比喜悦和振奋之情。
18、(4分)作者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对采摘水蜜桃做了细致的描写,目的为了与后文写水蜜桃树枯死形成对比,从而使读者在对比中领悟文章的主旨。(两个要点,各2分,共4分)
19、(5分)我被感动是因为果树在冰冷的天气里发芽;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特别鲜明。(2分)“发芽的心情”是一种乐观坚强、满怀信心的心态,表现在能够直面逆境、忍受一系打击,勇敢地与困难抗衡;永远保持追求理想的热情,在隐忍中积蓄力量,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生活。(3分)
20、(4分)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打击,这些挫折与打击虽然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忧伤,但也会让我们在静心反思后获得许多经验(2分),这些感受能够鼓励我们更加坚强地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2分)
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doc正在阅读: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08-17
2019下半年宁夏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及查分入口【12月8日起】02-03
38妇女节作文600字【三篇】04-14
2018年湖北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分数线08-22
2019年安徽六安中考时间:6月14日-6月16日11-16
传递正能量的励志名言句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