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时间:2023-10-13 03: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是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1.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一


  硅酸(H2SiO3):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2)化学性质:

  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其酸酐为SiO2,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强酸制弱酸原理)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此方程式证明酸性:H2SiO3

  (3)用途: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2.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二


  单质硅(Si):

  (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3.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三


  1、电子层数跟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

  3、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4、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

  6、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7、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8、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4.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四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注】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三、如果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果使元素化合价降低,即要使它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5.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五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6.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六


  硅酸盐

  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难溶于水,常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淀生成)

  传统硅酸盐工业三大产品有: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

  硅酸钠:Na2SiO3Na2O·SiO2

  硅酸钙:CaSiO3CaO·SiO2

  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正长石:KAlSiO3不能写成K2O·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

7.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七


  氢氧化物

  (1)氢氧化铝Al(OH)3

  ①Al(OH)3是_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②Al(OH)3受热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规律:不溶性碱受热均会分解)

  ③Al(OH)3的制备:实验室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因为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所以实验室不用强碱制备Al(OH)3,而用氨水。

  (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和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

  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2HCl=FeCl2+2H2O(Fe(OH)2+2H+=Fe2++2H2O)

  Fe(OH)3+3HCl=FeCl3+3H2O(Fe(OH)3+3H+=Fe3++3H2O)

  ②Fe(OH)2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③Fe(OH)3受热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3H2O

  (3)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8.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八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9.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九


  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10.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必修一 篇十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BX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