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教育百科知识内容 篇一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这是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之一。
引力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宇宙间的物体都有引力,这就是引力的万有性。由于太阳的引力,行星保持在各自的轨道上。
地球绕太阳运行,地球出用不着什么大东西来托住。太阳比地球大得多,引力也大得多,地球和太阳间的距离大约是太阳半径的215倍,而地球的绕转速度每秒约30千米,两种力量平衡使它没有越来越靠近太阳,以至于落到太阳上。
引力把月亮、地球、行星和太阳维系在一定距离的轨道上,有规律地不停运行着。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验来说明这种关系:将一根绳子,系上一块小石头,在手里挥动,使小石头在空中转圈。结果,惯性离心力驱使它离去,紧拉着的绳子又不让它飞去。
绕日而转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正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保持力的平衡,使它们能够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
2.亲子教育百科知识内容 篇二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1755年提出“星云说”。他根据当时的天文观测资料,认为宇宙中存在着原始的分散的物质微粒,这些物质微粒产生围绕中心的旋转运动,并逐渐向一个平面集中,最后中心物质形成太阳,赤道平面上的物质则形成地球等行星和其他小天体。这个“星云说”后来渐渐形成了太阳系起源学说的一种流派。
地球的形成,根据星云理论,地球原星体大约比现在重500倍,直径大约是现在的2000倍,由于重国的差异,重元素沉入物质,形成厚而重的核心,周围是轻的物质。当太阳收缩到内部产生反应时,太阳发热、发光、辐射出大量粒子,这些粒子扫射到地球表面时,把地球表面轻物质“赶跑”。于是地球就剩下那些密度大的,基本上都是固态的物质了。
还有一些假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有人认为地球是是太阳中甩出来的;有人认为是太阳一颗孪生伴星变成碎块后,其中有一块成为地球。这些假说,不像星云说为大家所接受。
3.亲子教育百科知识内容 篇三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层却作用有限。不过致密的泥岩层也并非坚不可摧,荒漠区变化剧烈的温差产生的胀缩效应将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暴露出来的沙土层被风和流水带走,演变为凹槽状;依然有泥岩层覆盖的部分相对稳固,形成或大或小的长条形土墩,雅丹地貌的形态逐渐凸现出来。
形成雅丹的外力因素,一般认为是强大的盛行风在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单一的主导因素。比如在阿奇克谷地东段的三陇沙雅丹,其走向是南偏东,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这就说明在这一片雅丹中,洪水起了主导作用;另外有的雅丹,是风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龙城雅丹。
4.亲子教育百科知识内容 篇四
在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上世纪初中外学者进行罗布泊联合考察时,在罗布泊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发现这种奇特的地貌,并根据维族人对此的称呼来命名,再译回中文就成了“雅丹”。
雅丹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是西北内陆的一片“雅丹”分布区;但新疆的雅丹地形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5.亲子教育百科知识内容 篇五
云按照高度分类通常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高云的云层高度在六千米以上,通常又分为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中云云底高度在二千五百米至六千米之间,一般分为高层云和高积云;低云云底高度低于二千五百米,又分为层积云、层云和雨层云;直展云云底高度低于二千五百米,有积云和积雨之分。积雨云: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耸立高山,顶部开始冻结,轮廓模糊,有的有毛丝般纤维结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碎雨云。
正在阅读:
亲子教育百科知识内容[五篇]06-21
2017四川成都温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告02-15
农村婚礼主持词结尾怎么写09-26
2023年12月贵州日本语能力测试考试费用、报名缴费时间及入口[8月22日起]08-11
2016年广东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公告05-21
2022年海南初级统计师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10月24日至10月29日)08-18
24节气芒种:芒种夏至阳转阴11-27
少儿必知世界科普知识03-18
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