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2018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模拟题精练【五篇】

副标题:2018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模拟题精练【五篇】

时间:2024-03-19 06:2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 导语】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模拟题精练》供您查阅。

【第一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对云量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云量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也是目前科学家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中国气象局近日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继明给出这样的说法。

  对普通民众来说,云有时是一种美好的意向,比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有时则不然,比如"黑云压城城欲摧"。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云,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的多。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别小看这一朵朵的云,它们是水循环的重要一环,对地球孕育生命极为重要--尽管人凭肉眼看不见水汽,也看不见大气运动,但从云的生消演变中,可以了解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

  在科学家看来,随着云继续上升冷却,或云外不断有水汽输入云中,云中水滴或冰晶不断聚集,致使上升气流再也无法"托住"时,这些水汽凝结物就会从云中降落,形成雨、雪、雹等降水天气,水便返回地表,或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随后再蒸发、凝结、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正是这种循环,让生命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

  不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似乎正在减少云量的存在。经过对不同空间的云进行总体评估后,科学家发现,1984年后的20年内,全球总云量在减少。这是真的吗?

  在当天的活动中,孙继明谈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云的变化时说,海洋油轮在经过的地方会排放一些烟雾,在这个路线上方,云的大小就会变小,云滴则会增多。不过,他也提到,科学假说的验证总是不断****、重建的过程,关于气候变暖和云的变化,科学家至今尚难直接建立起简单的线性关系。

  --摘编自《人民网》(2017年3月20日)

  材料2

  近几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高压下元素可以形成经典化学中不可能存在的新化合物。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阔与香港大学教授陈粤合作,首次合成了一种违背常见化合价的新型化合物Sn3Se4。该化合物具有金属性,在低温下会转变为超导体,并可能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压力作为一个和温度同等重要的维度,通过改变原子间距、电荷分布而改变物质的结构,形成具有新性质的高压相。例如,科学家预言,在高压下氢将呈现出金属态特征--导电性。近几年科学家发现,高压还可以改变元素的化合价,一些在常压条件下不可能存在的化合物,在高压下可以被合成并稳定存在,不断*我们对原有化学知识的认知。

  李阔研究员说,Sn-Se体系化合物在光电、热电、存储转换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质。通常人们只能观测到SnSe、SnSe2两种化合物,那么,在Sn-Se二元体系中是否存在其他配比的新型化合物?

  李阔和团队的王丽娟博士等借助金刚石压砧激光加温技术,在大约16万大气压,925摄氏度的条件下,用X射线衍射数据证实了新化合物Sn3Se4的合成。"这就好比水是氢二氧一,双氧水是氢二氧二,多了一个氧就能消毒。那么有没有氢二氧三、氢二氧四呢?在Sn-Se体系里面我们就用了16万大气压的‘洪荒之力’拿到了Sn3Se4。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四六主族元素可以形成更多‘鬼都不知道’的新型化合物。"李阔说。

  --摘编自《人民网》(2017年3月31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从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分析"科学假说的验证总是不断****、重建的过程"?

  (10分)

  (2)结合材料2,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四六主族元素可以形成更多‘鬼都不知道’的新型化合物"?(10分)

【第二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过去一年,"共享单车"悄然成为网红。从北京到深圳、从上海到成都,约有20家企业在资本倾注下迅速进入一二线城市抢占市场。然而,单车在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困扰的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乱停乱放"等新的困扰,在一些地方更出现了恶意破坏、偷盗窃取等问题,有媒体甚至直言"共享单车是一面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如何看待眼下共享单车遭遇的种种问题?

  从目前的种种窘境来看,共享经济时代虽已到来,但我们的共享思维却还没能跟上。具体体现在规则的不完备和文明程度的不足。

  "共享"需要依靠制度与规范实现有序化。乱停乱放、人为损坏这些问题,暴露出共享单车目前的运行缺乏规则。倘若听之任之,共享单车非但不能推动城市交通完善,反而会成为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累赘,最后的命运或许就是被市民"用脚投票"而黯淡出局。让共享单车跑在相应的规则车道上,需要单车企业详细做好规划、运营,引导用户正确使用。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相关部门的助力。比如为共享单车规划停车位,对偷车、损车的违法行为予以打击,等等。

  材料2

  共享单车既是一面照妖镜,但也未尝不是一个契机。涵养社会文明风气,不妨就从把共享单车管好、停好、骑好这样的小目标做起。合力呵护才有持续共享。

  任何新兴事物都会存在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关键要找到破解之道。

  就每位骑行者来说,有"骑行"的快感,自然需有"停好"的素养。我们应对自己的用车行为进行反

  省:如果单车损毁率高,影响到投资回报率,企业就会因亏损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市民出行利益受到影响。只有每位骑行者遵循用车规则,共享单车才能实现持续"共享"。

  就政府部门来说,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应及早纳入城市管理。在这方面,上海、深圳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上海的做法是在街头画出白线区作为共享单车专门停放点;深圳在全国最早制定共享单车管理规范,并建立了"深圳交警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对存在交通违法的单车用户统一纳入平台黑名单,企业可以依据"黑名单"信息,及时调整用户的信用分、提高车费等,而交警部门也可以利用企业的大数据,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

  就共享单车企业来说,也应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能只管投放与赚钱。比如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并通过媒体或APP等进行宣传引导,提醒租车人自觉将车停到合适的地方。再就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监管,如在APP中设置"围栏"功能、通过APP进行举报,对乱停乱放或故意损害单车者,采取扣减信用分或封号等方式作出处理。总之,要想方设法把这个新兴事物规范好、管理好。

  共享单车是改变城市公共生活的新事物,需要多方"共同善待"、合力呵护。惟有如此,才能产生运作有序、多方相谐、人车共济的图景。

  --摘编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22日)

  请回答:

  (1)运用矛盾学说相关原理分析,共享单车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与城市管理中的乱停乱放之间矛盾的?(10分)

  (2)结合材料2,说明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加大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力度,对于改革创新有何启示?(10分)

【第三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

  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使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争取"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制度创新,构建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文化产品的标准,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也要突出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8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我国如何发展文化产业?(4分)

  (2)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构建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请说出这段话的唯物辩证法依据。(6分)

【第四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热播以来,在全国各界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专题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式报道,呈现了"四梁八柱"框架搭建的历程,讲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邃内涵与生动故事,尤其从"为什么改?往哪儿改?如何改到位?"等方面,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之问、胜战之问、人民之问。

  固本谋远,彰显中国智慧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就没有中国奇迹的发生和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主题明确,思路清晰,任务艰巨,成就显著。专题片纵观改革总布局与思路措施,凝心聚力,形成全民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洪欣看了专题片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志坚定、充满信心。他说,专题片突出体现以问题为导向,集中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以人民需求为主的民生、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侧重以发展为导向,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的改革实践融入了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有影响力的思考者、更有作用力的推动者。以色列管理学院以华传媒中心创始人兼主任裴则男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综合了中国在外交、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能力,对全世界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会员国,以色列非常看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积极参与诸多项目。裴则男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可以通过经济合作来舒缓或解决政治问题。

  民安邦宁,呈现中国方案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将改革进行到底,是时代赋予所有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历史责任,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新的历史期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全国政协委员、财会专家、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张连起看了专题片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后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与任务书中,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着力点和突破口。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把握好这一战略重点、主攻方向。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7月28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如何理解"改革和革命一样,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5分)

  (2)结合材料,"新常态背景下,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5分)

【第五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都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九龙、"新界"也在那个时候被迫离开了祖国怀抱。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只有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国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站立起来,并探索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道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经过近40年努力,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崭新局面。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引,通过同英国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20年前的今天,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0年。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冠,今天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年礼,正所谓"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回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20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作为直辖于中央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从回归之日起,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香港实行管治,与之相应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和体制得以确立。香港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香港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香港同胞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信心不断增强,同内地人民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和荣耀。

  --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回归后,香港自身特色和优势得以保持,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居民享有比历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继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香港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对外交往日益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如何理解"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6分)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安排"(4分)

2018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模拟题精练【五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Fp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