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_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格式

副标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格式

时间:2023-08-13 06:2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幕阜山区经济强县,打造美丽富饶新天城”市级崇阳战略,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基础上,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逐步在全县开展“富裕美丽乡村”建设,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户户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改造新村庄、发展新产业、塑造新风貌、培育新农民”为主要内容,建设村在园中、房在画中、人在景中的秀美农村画卷,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近年来建设美丽乡村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着力科学规划,描绘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制定“一湾一景、一村一画、一村一品”规划,打造“山青、水绿、路畅、景靓、民富”的特色新农村。为高标准编制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邀请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进行规划指导,全县一次性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2人,县财政拨入专款150万元专门用于新农村规划工作,以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8镇4乡、186个行政村规划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把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之中,围绕大天城建设,以主要交通大动脉为构架,布局建设集镇群,以城带乡推动全县乡村整体发展。
  二是着力加大投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第一,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以大天城为中心,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建设崇阳至温泉旅游公路、天城至路口、天城至铜钟、天城至高庄、天城至神口等市县级公路,构建县城——集镇——村组的便捷交通网络。全县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村组交通道路硬化率98%。电力线网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数字电视家家有、移动通信全覆盖的目标。第二,大力夯实生产生活条件。逐年加大对农田水利项目的投入,仅2012年共完成建设项目16个,完成投资6981万元;开工建设项目44个,总投资1.7亿余元。新建蓄水池共11座,投入100多万元修复隽水河畔8座提水泵站,投资维修香山东西干渠,大力实施河道疏浚、渠道修复、土地整理等系列工程。全县新建沼气池2000口,改厨、改厕、改圈2000 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280台,年户增收节支1000元以上,受益人口0.7万余人。第三,大力优化公共服务。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校环境大为优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发展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网络体系,农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加强农村福利院建设,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普遍。第四,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全县落实村庄环境整治资金6200万元,大力开展以“两清、两建、两化、两创”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在每一个自然村湾内按户数配置垃圾桶、垃圾池(房),共配置2万个垃圾桶,新建垃圾池(房)3156个,垃圾填埋场 90个,实行垃圾集中清理,变“随意倾倒”为“集中归池”;在村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及进村道路旁安装路灯,共安装路灯2100盏;在农户房前屋后、村庄道路、沟渠两旁及村庄周边空地栽种绿化树苗,共栽种129万棵,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着力发展产业,强化美丽乡村建设支撑。全面推进“五个农业大县”建设,即湖北畜禽大县、湖北产粮大县、湖北水果大县、华中笋竹大县、湖北森林经营试点县。搞活农村土地流转,先后引进了山东晨鸣集团、香港南华集团、武汉凯迪集团、台湾统一集团武汉公司、正大集团武汉公司、武汉精武鸭业、福建坤旺公司、湖北森旺公司、湖北鹏程公司、江苏成祥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到崇阳承包土地,从事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建设种养基地60个,面积达20多万亩,雷竹、泡桐、水果、肉鸭、牲猪、马铃薯逐渐成为全县农业开发的主导产业。把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开发相结合,通过抢抓各种政策机遇,整合项目资金,把荒山变成基地,把基地变成庄园,把庄园变成景区,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坤旺农业科技观光园、湖北森旺现代农业科技园、博景园等已成景观农业的典范。连续举办了三届“崇阳水果采摘旅游节”。白霓古堰湾、青山三文鱼、肖岭金色生态农庄、十里画廊洪下众多农家鱼庄等乡村休闲农庄已成气候,新增两家三农庄(白霓铜鼓山庄、案山凤凰生态农庄)和一家五农庄(大泉农庄)。借鉴成都“五朵金花”模式,打造“五条金带”,分别是洪下景观带、城西精品水果带、隽水影视观光带、科技种植观光带、滨河景观带。引进武汉三特公司开发浪口温泉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控制面积8800亩,三特温泉会所已正式开业迎宾。
  四是着力摸索经验,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创新建设模式。①“扶贫搬迁”模式。对我县高枧、大源、金沙、雨山等地理偏僻、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山区和浪口、洪下、青山等库区,充分利用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进行新农村建设。2011年度生态移民搬迁的97户253人,县财政局一次性拨付76万的国家生态移民建房补贴资金。在白霓集镇的“雨山一条街”已基本形成。港口乡从深山整体搬迁42 户入住集镇,新修了一条街道,既实现了山里人的新居美梦,又扩大了集镇块头。②“项目拆迁”模式。利用杭瑞高速、浪口温泉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对拆迁农户进行重新安置,有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农村新区,如浪口旅游景区集中安置区、杭瑞高速建设而形成路口吕家湾农村新区等。今后利用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安置机会,建设一批新农村。③“村企共建”模式。利用一些有实力的经济实体与所在村紧密的关系,帮助建设新农村。我县后溪村因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今年将为本村农民建设50套高水准的农家庭院。青山镇南林村立足村级集体经济,已建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样板。④“迁村腾地”模式。对一些没有扶贫项目、重大建设项目和外来支援的村,我县结合各地实际,在用活国土整治、耕地占补平衡、低丘冈地改造等政策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用地规划,严格将建设用地、产业用地区分开来,将需要建房的农民引入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建房;将非建设用地范围内居民按统一住房模式,分批在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集中安置,杜绝一切乱搭乱建现象发生。沙坪镇村冲村利用原蔡墩乡部门空闲宅基地建设新农村,已有近20户入住,并配套建设一停车场、菜市场等服务设施。还有白霓镇的油市村、谭家村农村新社区也是这种模式。⑤“城郊伴生”模式。借城市和集镇的扩大开发,对城郊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以征地和拆迁资金完成村庄建设。香山库区大集地段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开发后新建教育城,征地5000多亩,拆迁130多户,很多贫困户变成了小康户,其中两个组63户建了整齐划一的小楼房,建成了农村新社区。仅2012年全镇就征地10091亩,拆迁212户,城郊13个村3000多户因城市开发改变了面貌。
  二、当前建设美丽乡村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村庄建设无序。我县加大新农村规划、引导和建设力度,初步建起了一批新农村样板村。但由于多年来建房管理较乱,大多数村庄如有人讽喻的“羊拉屎”一样,东一幢、西一幢,一家一向山,一户一庭院,杂乱无章。另外随着各地交通格局的改变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沿路建起了很多“马路村”,“村内空,村外撑”现象较为普遍,毫无整体规划布局。这种“有新房,无新村”的发展状况,浪费了国家大量土地,抬高了公共设施投入,加大了社会管理成本,降低了村民生活质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差很远。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有专家估计,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建成的投资项目,平均每个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4900元。我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建设资金十分短缺。虽然每年整合交通、发改、财政、城乡建设、农林水、电力等多个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但因农村点多面广,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体系还有待形成。
  三是设施建设欠缺。多年来,虽然水、路、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除少数村具备农民书屋、休闲广场、健身娱乐等精神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外,其它普遍为零,村民文化生活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产生。
  四是农业产业乏力。近年来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模式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未完全改变农业经济落后的现状,农业生产还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模式。一些地方虽然建起了特色产业,但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不能实现“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目标,很多人只有外出打工或向外搬迁, “人走房空”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农村环境堪忧。在去年“三万”活动中,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农村环境设施不全、管理机制滞后、村民习惯不良,农村脏、乱、差等现象很不尽如人意。垃圾乱倒,脏水横流,乱搭乱建,小溪小河往往成为垃圾处理场,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 下步的思路和举措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鄂南美丽特色乡村,是践行群众路线最直接最现实的表现,对于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打造崇阳特色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应重点突出“美”与“丽”二字,在“美”字上做足文章,打造精品,在“ 丽”字上狠下功夫,彰显特色,打造集“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以及“品质好”、“口碑好”、“效益好”于一身的又美又好乡村。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打造鄂南特色新村。要结合农村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内外兼修、保护为先”原则,倡导原貌整治,彰显地方特色和乡村风貌,实现村庄自然美、个体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要遵循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建设的理念,推进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为全面推崇阳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发展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交通路网的形成,进一步完善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全县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编制具有山水崇阳特色的各项村庄建设详规,尤其是做好特色示范村内的基础设施、景点设计、民居修缮、立面改造、村庄绿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要科学编制和完善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社会管理以及美好乡村建设,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逐年推进。以“不劳民伤财”为前提,按照轻重缓急,从群众最急需的危房改造、道路通达、饮水安全、垃圾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特色产业培育。
  二是创新工作办法,破解新村建设难题。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不拘一格。但要探索出一种“政府引导,规划科学,群众主导,订单预约,招商代建、控建扩需”的更具普遍适用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把过去七零八落的自然村逐步建设成适度集中的农村新社区。要以利用集体土地和土地增减平衡挂钩指标,破解建设用地“缺”的问题;以招商引资和集中代建,破解建设标准“乱”的问题;以发挥规模效益和政府配套项目,破解基础设施配套“难”的问题;以控制乱建和有效引导,破解新房需求“少”问题,努力走出一条政府少花钱、村里不借钱、村民愿出钱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要按照统一选址规划、统一式样规格、统一门前绿化、统一外墙装修、统一补助标准“五统一”模式,由村委会选定新农村建设点,统一做好地基平整、基础配套、建房*、建设监督等工作,严禁村民私自建房、乱搭乱建,逐步解决当前农村建房杂乱无章的问题。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稳步推进新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必须长期遵循“规划先行、逐步推广、群众自愿、量力而行、适度集中”五大原则,特别是要搞好典型示范。注重挖掘各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产业特征、风俗习惯等元素,积极一批乡村典型,让一部分农村、一部分点“亮”起来。积累好经验、好做法,在抓好“亮点”的基础上,先点后面、以点连线、连线成片,打造我县以大天城为中心、以108国道、白界线、仙崇线为主轴美丽崇阳画卷。突出农村和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宣传、培训强化农民主体意识,下放政策、下放权力,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引导农民自觉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每个乡镇一年推进一至二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全县农村面貌有较大的改变。
  四是强化产业支撑,建设富裕实力新村。鼓励全县各村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猪、鸭、果、林、茶、竹、稻、蜜”等八大特色产业,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条件实际,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一乡一来”、“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特别是有旅游资源的村庄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同时探索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新村建设保障。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县级干部“四个一”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美丽乡村建设扫清各种障碍。加大农地、林地土地流转力度,探索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着力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展农村住房、土地承包权等物权抵押试点。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农村专业合作社信用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城乡均等的教育、医疗、低保、养老等保障体系。完善和强化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农村环境优化提供保障。
  六是加强文明建设,建设美丽生态乡村。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发动农民深入开展以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拆危旧房屋、拆猪圈、拆厕所、拆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为重要内容的“三清、四拆、五化”活动,确保做到“三个看不到”,即:可视范围内看不到生活垃圾、村庄内看不到乱堆乱放、房前屋后看不到乱搭乱建。在巩固“三万”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优美环境共建、文明素质共育、公共服务共享、文化生活共荣、和谐社会共创“五大工程”,着力提升整治内涵,倡导“文明守礼、绿色生态、美丽整洁”的生活理念。以建设绿色生态乡村为抓手,深入开展“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加大村内道路、公共场所和农户庭院的绿化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格式.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Gd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