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孩子永远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家长应当对孩子灌输安全思想,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保护他们。现在疫情虽然有所缓解,但疫情期间的防控我们也不能忽视。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教育频道!
【篇一】新冠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从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抗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不可麻痹大意。
老师们,同学们,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切莫放松警惕!因此希望同学们要做到:(1)勤洗手、戴口罩;(2)不聚集、不扎堆、不串班;(3)适度锻炼、健康饮食;(4)注意开窗通风;(5)提高防疫意识,做好健康监测;(6)科学消毒;(7)做好晨午晚三检的体温测量工作。
二、保障交通安全
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1.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孩子不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8周岁不得驾驶机动车。
2.不要搭乘非法营运车辆,要搭乘正规出租车,乘坐公共交通。特别是没有家人陪伴时更要提高警惕。
3.骑车或步行要靠右侧通行,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和玩耍,不得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并排骑车、勾肩搭背或赛车。
4.横穿马路和遇路口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5.有斑马线的一定要走斑马线,没斑马线的也要确定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更要注意观察周边,确认通行安全。
6.不要曲折“S”行车,因为有可能撞到从侧面要超过你的人。
7.除了遵守交通规则外,也不要抢行。不要在绿灯将要结束时或红灯将要变成绿灯时抢行。
三.防范火灾
1.在家中安全用电,不超负荷用电。手机充电器等用后取下。一些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人不能离开。例如,热水壶放在底座上烧水,开水后自动断电。用水后,不要再放在底座上,防止热水壶没水而启动通电烧水。还有电熨斗,电饭锅等。
2.使用燃气时不要离开,例如,沸水冒出浇灭火焰,风吹灭火焰,火灭后燃气继续冒出。
3.孩子不玩打火机、火柴,更不能野外点火。
4.家中可准备灭火器、灭火毯、燃气报警器、逃生绳等消防用品。
四.预防溺水
夏季临近,天气逐渐变暖,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危险进入高峰期。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我校作出以下规定:
1.严禁学生私在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
3.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
4.在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
5.不要到沟、塘、渠、坝边洗手、洗脚,没有大人陪同不要去水边洗衣、洗菜。
6.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7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喊。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8.发现别人溺水,先呼救,同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五.网络安全
1.网上处处有陷阱,防止网络诈骗和性骚扰,避免与网友见面。
2.不要随意在网上充值、打赏。
3.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
4.不在日常也不在网上与别人争吵,谩骂。
总之,要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上网,不得沉溺网络。
六.饮食安全
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三无产品,过期变质腐烂食物。孩子们要少吃或不吃油炸等所谓小吃,尤其是辣条等街边小吃。很多小吃好吃但不卫生,危害健康。
【篇二】新冠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防线。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了解,戴口罩已经成为每个人出门的标配。但是正确戴口罩的方法,你知道吗?
世卫组织给出的正确使用和处置口罩的一些具体建议如下:
1.戴口罩之前,请先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口罩要遮严口鼻,以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
3.避免用手触碰口罩面。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提前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4.一旦口罩潮湿应立即更换。
5.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6.通过两端线绳摘取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罩面的前部。
7.取下口罩后应立即丢弃在密闭的垃圾箱中并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8.没有必要为了限度防护而佩戴多重口罩。
9.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佩戴布口罩(例如棉布或纱布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特点及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1、形状大小: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
2、敏感性: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3、传染源:来源于野生动物。
4、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5、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婴幼儿也会有发病可能。
主要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或直接吸入后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器官的粘膜,导致感染。
【篇三】新冠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1.减少外出
疫情期间尽量居家,不带孩子出门。尤其不要去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儿童游乐场等。
必须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外与他人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2.手部卫生
按照七步洗手法,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外出回来、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需要及时洗手。
3.佩戴口罩
外出则需要正确佩戴口罩(完全遮住口鼻紧贴皮肤)。手不可触摸口罩外面,避免交叉感染。
4.食品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外出就餐到正规有卫生保障的地方,使用公筷公勺,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
5.环境消毒
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同时注意保暖。
家里的门把手、开关、桌椅、水龙头等高频率触摸的地方,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停留30分钟后清水擦干净即可。
餐具可用水煮沸30分钟消毒,水要完全浸没餐具。
孩子的图书、衣物可定期在太阳下暴晒4小时进行消毒,其它玩具可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消毒防护方法
1.佩戴口罩,观看正确的戴口罩示范视频。
2.勤洗手,观看正确的洗手示范视频。
3.不扎堆,不聚集,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半米以上的距离,尤其是而对而谈话时。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不能随地吐痰。如果当时实在没有可吐痰的地方,可以先吐在纸张上,在方便的时再把它放到它的归宿地。
5.不随便丢放废弃物。
6.保持个人卫生,要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尤其是在室外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条。
【篇四】新冠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控。为我们建议大家注意饮食安全。避免接触野生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肉、蛋类食物食用前煮熟。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5、冠状病毒不耐高温。56℃的环境下30分钟即可灭活病毒此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要坚持勤洗手,还要正确洗手。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
6、打喷嚏时要遮挡。可使用一次性纸巾或手帕遮掩口鼻,用完后将纸巾丢进有盖的垃圾桶,并及时洗手若没有纸巾和手帕。请用衣服的袖子遮盖口鼻穿着短袖时请抬起手臂,对着胳肢窝打
7、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8、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9、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观察,定期接受随访。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10、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除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
11、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2、针对冠状病毒,公众应减少疾病的暴露和传播,如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洗手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或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13、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与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14、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病毒相比,尽管有很多的同源性,但是是平行的,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
15、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
新冠疫情防控安全教育.doc正在阅读:
学习交流会工作自查报告07-10
高二新年作文100字:祝大家新年快乐04-09
雷锋精神光芒永存作文800字10-24
2021年医院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17医院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11-18
201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08-16
2021年北京石景山会计继续教育时间:2021年12月31日截止07-11
2021五一劳动节问候好句大全【十六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