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卷|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2024-11-15 04:5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文档大全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B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解析:B“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3.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

  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解析:C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故A项错误;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故B项错误;从祭祀规格、礼仪、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它们之间无一不是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故C项正确;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同样出现于西周而非商朝时期,故D项错误。

  4.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

  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

  解析:B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体现出带有浓厚宗族色彩;“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和平民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故B项正确。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

  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解析:D材料体现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但题目的要求是回答背景,A项错误;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是该制度实施的影响,不是背景,B项错误;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C项错误;秦实现统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前提,D项正确。

  6.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

  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皇权的至高无上

  C.三公九卿各司其职D.疆域规模的扩大

  解析:A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打破了贵族政治下的血缘传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郡县制是地方制度,而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疆域规模的扩大是推行郡县制度的因素,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无关,故D项错误。

  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解析:D材料中“秦,虽死犹存”说明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8.《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

  A.实施削藩政策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D.废除分封制

  解析:C根据材料“不削而稍弱矣”,强调不使用削藩的手段而使诸侯国实力减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意在解决汉代郡国并行制引发的社会问题,故B项错误;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主父偃主张削弱诸侯国的措施,而非废除封国,故D项错误。

  9.唐朝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

  A.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B.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

  C.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D.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

  解析:C根据材料,这种变化产生在唐朝后期,结合所学知识,这段时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削弱,故出现材料中地方武将越过中央擅寻死刑的变化,C项正确。A项材料中虽有涉及但没有体现变化,排除。“审核权下放”材料无从体现,B项排除。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地方郡县受中央管辖,“各自为政”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10.如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

  A.简化了决策过程B.降低了监察效能

  C.加强了君主专制D.确立了三权分立

  解析:C根据题目中的示意图可以得知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故A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议,与监察无关,故B项错误;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分工明确,彼此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三省六部是君主专制下的分化事权,并非是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11.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

  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解析:D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突出。皇帝为加强皇权不断削弱相权,方式之一就是分散相权。丞相人数越多,权力越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小。D项符合题意。

  12.在唐代,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的一切政府法律,必须事先由政事堂(宰相集体开会的场所)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中书门下之印”下发。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宰相掌控了决策权B.君权相权相互制约

  C.皇权的不断加强D.相权的分割牵制

  解析:B唐朝决策权最后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材料中“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中书门下之印’下发”的信息说明皇帝和宰相的权力之间存在制约关系,故B项正确;C项符合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但是材料中主要论及皇权受到制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相权的分割的信息,故D项错误。

  13.马克斯·韦伯说:“这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的这一“制度”是()

  A.征辟制B.监察制C.科举制D.九品正中制

  解析:C材料强调只要有足够的学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来获取官职,而科举制正是通过考试,公平公开衡量个人学养,以授予官爵的制度,C项正确。

  14.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解析:BA项与材料“主要来源之一”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招收……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可知,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生徒来源,与生徒人数无关,故C项错误;“‘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反映唐代重视人才,而非强调官僚体系出现膨胀趋势,故D项错误。

  15.“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

  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解析:D明太祖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D项正确。

  16.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解析:A在明代,内阁成员没有宰相的权力与地位往往不愿得罪大臣。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A。内阁的设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B项;材料突出内阁的消极影响,C项错误;内阁的设立加强了皇权,D项错误。

  17.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又规定: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反映了明朝()

  A.出现宦官专权B.皇帝的行政负担减轻

  C.政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D.中央集权的强化

  解析:D明太祖时期还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故A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加重了皇帝的行政负担,而不是减轻,故B项错误;材料“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体现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而不是协调,故C项错误;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体现了明太祖利用内府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反映了明朝中央集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

  18.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

  C.杜绝地方割据D.防止吏治腐败

  解析:D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实际是限制官员扶植当地势力,建立自己的势力体系,导致腐败,故可判断A项错误,D项正确。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故B、C两项不是材料中清代规定的主要目的。

  19.下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新法之施于民亦大利也,钦命康有为入京专心拟其新纲,力求创新以尚吾天颜,钦此。

  光绪二十年九月八日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吏部

  解析:C根据材料,圣旨颁布时间为光绪年间,这一时期的中枢机构是军机处,负责处理内政外交日常军国大事,并根据皇帝旨意草拟圣旨,C项正确;明代就废除了中书省,A项错误;清代内阁已经没有实权,B项错误;吏部无权草拟圣旨,D项错误。

  20.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ofMilitary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

  A.由来B.职能C.特点D.性质

  解析:A材料中“军事机密办公室”与军机处最初是办理西北军务史实相符,A项正确。后来军机处的职能扩展到所有军政大事,其特点是简、速、密;其性质为秉承皇帝旨意,经办一切国家军政大事的国家中枢,排除B、C、D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裴姓是伯益的后代,周代被封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非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六世孙)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

  ——《裴氏世谱》

  材料二据《裴氏世谱》载,河东闻喜(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在封建社会时期,七品以上官员,达3000余人,官居宰相之人高达59人。

  第3位宰相,裴绾:裴氏家族第十七世,汉献帝时官居尚书令。

  第41位宰相,裴度:裴氏家族东眷第十八世,唐穆宗时官至中书令。

  第59位宰相,裴定:裴氏家族第四十一世,宋仁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材料三《裴氏家记》历代均有人撰修,父死子继,子死孙承,呕心沥血,锲而不舍,最终成书。虽名曰家族谱牒,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谱的范围。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

  (1)据材料一,概述裴姓形成的原因。(6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三位宰相所在部门的主要职能。(8分)

  (3)据材料三,概括族谱的现实意义。(6分)

  解析:第(1)问,“周代被封于非乡”反映了其姓氏来源于分封制,“后裔(六世孙)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说明后人徙封解邑,进行文字改造。第(2)问,裴绾“汉献帝时官居尚书令”,属于汉朝内外朝制度中的内朝,是决策机构;裴度“唐穆宗时官至中书令”,属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主要起草诏令;裴定“宋仁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宋朝的宰相,只管行政。第(3)问,族谱本身就有凝聚宗族的作用,由“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还可以看出族谱传承文化和反映历史。

  答案:(1)原因:分封制的封地;后人徙封解邑,进行文字改造。(6分)

  (2)裴绾所在部门:决策;裴度所在部门:起草诏令;裴定所在部门:只管行政。(8分)

  (3)现实意义:凝聚宗族;传承文化;反映历史。(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分)

  22.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8分)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6分)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很容易确定是郡县制,郡县制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第(2)问,根据材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可以得出特点;行省制的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巩固统一、后世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总体评价,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是因为其目的始终围绕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为后世历代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8分)

  (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6分)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或始终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分)

【篇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解析:B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白银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B项正确。

  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在()

  A.《南京条约》附件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A材料“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说明这一权益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故A项正确。

  3.有学者对某史实是这样描述的:“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他描述的史实应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解析:B由材料中“长歌涌入金陵”“人间小天堂”“天京陷落”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

  4.“但是许多事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中国社会好像是准备好了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不过19世纪的外部环境,却造成了一次流产。”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D.鸦片战争

  解析:C题干“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说明该事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表明该事件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权,综合上述,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5.“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清政府专制统治

  B.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C从材料可知“社会革命”是经济领域的变革,与*清政府专制统治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社会革命体现不出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分土地,产品归圣库,消灭了经济竞争和家庭生产之间的差距,故C项正确;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资政新篇》,故D项错误。

  6.1895年,台湾巡抚唐景崧知道依靠清政府与日本交涉保台无望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等设想,并直接与法国、德国方面进行磋商。这反映出唐景崧()

  A.主张在台湾实行国际共管

  B.希望借助外力来保卫台湾

  C.准备武装反抗日本的占领

  D.企图脱离清政府实现独立

  解析:B根据材料“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不是倡导世界各主要国家共同管理台湾,而是把台湾租与、抵押给一些西方强国,阻止日本变台湾为自己的殖民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等设想”,表明唐景崧希望引入西方强国,制衡日本割占台湾,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武装反抗,故C项错误;唐景崧引入外部力量,就是希望列强争斗,不致台湾被日本割占,尽力使清政府的领土完整,故D项错误。

  7.如图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

  A.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气焰

  C.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D.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解析:D据材料“20世纪初”“慈禧太后跑路”的漫画内容,可知这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随后,以*清朝统治为任务的资产阶级革命兴起,D项正确。A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发生于1851~1864年,C项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A、B、C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8.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人员组成

  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

  13331111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解析:B据材料革命政府人员组成可以看出,新政府成员主要以新军将领为主,辅以部分革命党人、封建官僚,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错误;新政府吸收了部分封建官僚,反映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革命政府人员组成情况,不能反映资产阶级性质革命,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不是自上而下,故D项错误。

  9.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后来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该变化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D.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解析:A根据材料最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后来“全国人民反对复辟”,支持革命党人民主共和的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表现,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建立了民主制度,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故B项错误;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0.莫理循于1897~1912年间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曾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材料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解析:C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反抗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与“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运动,与材料内容相符,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该理发馆贴此告示的直接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加重了人民负担

  B.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民愤

  C.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D.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矛盾激化

  解析:C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9年5月”,据此分析材料反映的事件应该是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辛丑条约》签订是在1901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

  12.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

  A.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B.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

  C.使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析:A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确定发动和组织农*动的方针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土地革命、工作重心转移、苏维埃政权是1927年之后的事情,B、C、D三项错误。

  13.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会议内容

  A中共“一大”明确党的任务是*军阀,*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B中共“三大”明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瓦窑堡会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D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解析:D中共“二大”明确党的现阶段任务是*军阀,*帝国主义压迫,A项错误;中共“三大”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项错误;八七会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C项错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项正确。

  14.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解析:A抓住材料“1935年10月”“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A项正确;遵义会议时红军还没有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撤换“左”倾领导人,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才意味着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故D项错误。

  15.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与上述报道相关的战事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

  解析:A根据材料中“1937年”“上海”等信息分析可知应该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

  16.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

  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

  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主张,不能体现出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希望和其他党派联合,一致抗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民党放弃党派差异,主张各党派一致抗战,体现的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导致国内各党派暂时消除了阶级差异和分歧,故D项正确。

  17.《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C.全面抗战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C材料反映出该文发表时中国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C项正确。

  18.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上述军事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

  B.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解析:B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

  19.毛泽东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反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析:DA项描述的是秋收起义,错误;B、C两项描述的是红军万里长征,错误;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覆灭,D项正确。

  20.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了政府、政府、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文中空白处应填写()

  A.清北洋军阀南京国民

  B.清南京临时国民党

  C.清南京临时南京国民

  D.北洋汪伪国民党

  解析:A辛亥革命*了清政府,国民革命基本*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放战争*了南京国民政府,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钦定宪法大纲》摘编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君上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

  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摘编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1)根据材料,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8分)

  解析:第(1)问,“不同”可以从君民关系、君主权力、公民权利等角度组织答案;“相同”则要体现两者的进步性。第(2)问,可以从革命、民主和宪政三个角度分析“进步意义”。

  答案:(1)异:《钦定宪法大纲》称呼臣民,体现封建等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自由平等;《钦定宪法大纲》君主世袭、总揽大权,专制色彩浓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统选举产生,行使行政权且受到限制,更加民主。(8分)

  同:都规定了人民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都体现了分权思想。(4分)

  (2)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北伐军誓词

  材料二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三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

  你看那大旗飘扬多威风,

  这路人是哪里来?西北边区陕甘宁。

  军民要齐心,救国打先锋,

  这一个主张全国都响应,

  今番渡得黄河来,誓把敌人消灭净。

  ……

  ——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

  (1)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取得的主要成果。(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革命存在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意义。(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土匪军阀”“帝国主义”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基本*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可知广大农民不了解“苏维埃”的含义,这个名字本身是照搬苏俄模式的结果;第二小问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史实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开展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军民要齐心”“全国都响应”等信息可知,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括回答。

  答案:(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成果:基本*了北洋军阀统治。(6分)

  (2)问题:照搬苏俄经验;没有充分发动农民。

  解决: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8分)

  (3)根本原因:全民族团结抗战。

  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Id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