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导语】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是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罗江中的屈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流传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华夏民族的一种精神。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
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
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在我的家乡,每年端午节都要包粽子,我也很想体会这种气氛,便让妈妈教我包粽子。
通过我的观察,妈妈是这样包粽子的。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用热水泡软,然后准备好大枣、肉等做馅,将自己喜欢的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好的糯米,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包出菱形。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包不好,不是成了六角就是揉成一团球,在妈妈耐心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
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用大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改成小火煮三十分钟就可以了。在煮的过程中我迫不及待的要揭盖子看,从锅里飘出的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把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拨开外皮,看到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能吃到家乡美味的粽子,今年的格外香甜,因为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
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