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中分值的一个项目。®文档大全网整理了2018全国卷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供大家鉴赏。
全国卷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发现消失的弹孔
战斗机上的弹孔分布不均,第一反应是加强弹孔密集处的装甲,但细想之后才明白,有些易损部位之所以被发现中弹较少,是因为该部位中弹多的战机都被击落,未计入数据之中。所以那些中弹少的部位,才是最应该得到加强的。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即战斗机该部位受到的攻击并不少,只是大量弹孔未被统计,仿佛“消失”了一般。
生活中,类似这样“幸存者偏差”还有很多。比如有人大病痊愈,便把自己所服用的药物视作灵丹,村中有几位百岁老人,村子便被称为“长寿村”;有的企业屹立不倒,看似成功典范,但实际上不过是大浪淘沙中的幸运儿;有的人学历较低却功成名就,看似证明“读书无用”,实际上只是概率使然罢了。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人们只关注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并尝试从样本总结某种规律或经验,却未考虑总体可能反映出不一样的结论,导致推理出现谬误。当选取样本与剩余样本差异明显时(比如幸存战机与坠毁战机),推出的结论便尤为荒谬和错误。
为什么人的视角会出现这样的局限呢?第一,人们往往只愿搜集最容易搜集,且特征最显著的例子,就像离世的病人和早逝的村民罕有关心也难以统计,痊愈者和长寿者却成为关注焦点。第二,人们常常带着主观倾向去解读事件的原因,成功者的行为都是对的,失败者的行为都是错的。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和人士,并不一定有多少可以复刻的“经验”,而很有可能只是大量失败的公司和企业中,碰巧留下的那一个。
正是这样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使得“幸存者偏差”大行其道。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对症下药。首先,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全面,让“死人开口说话”,可以避免因样本偏差而导致的失焦;其次,去除先入为主的思维,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个例无法代表整体,不能想当然;最后,得出的结论必须经过检验,适用于总体,而不是某一部分特例。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幸存者偏差”不能滥用,不能将一切观点都归因于随机概率和样本差异,从而得出观点为误的结论。因为有时,选取样本和剩余样本可能较为相近,导致从部分样本中总结的结论,也可能适用于整体:成功企业或许真有独到之处,百岁老人或许真有养生诀窍。这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调查,而不是空想就能得出结论的。如果将“幸存者偏差”的适用范围无限扩张,就将推出一切事物都是随机的,无序的这样的荒唐结论,是对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忽视。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陷阱。只有经过全面、严谨的分析和论证,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才能找到“消失的弹孔。
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在有人被忽悠
专家们在保护战机时懂得重视不起眼的的数据,治国理政的领导人们更知道不忽略沉默群体的要求。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伤痕累累的人。城里的年轻人抱怨房价太高,要花掉自己30年的时间去还贷款,父母抱怨辅导班太贵,要花自己掉半个月的工资给孩子报辅导班……党和国家听到了他们的呼声:习近平同志再三强调“房住不炒”,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满足青年人首套刚需;教育部重拳整治课外辅导班,切实给孩子们降压减负。这些原本伤痕累累的城市居民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逐渐变得健康、坚强。
但这个社会还有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百姓,他们生活在没有修水泥路,没有通自来水的贫困乡村,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二百元,教育、医疗、住房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障,他们比谁都更需要党的政策和国家的关怀。
但他们的声音并没有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人们大都知道“焦虑的中产”,却鲜有人关心仍在为因天灾减收而发愁农民;人们关注飞涨的房价,却鲜有人知道粮价是涨是跌,“谷贵伤农”的故事是否仍在上演。
幸好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党和国家关注全体百姓的全面小康,政策的春风吹到了一个个贫困乡村:2004年以来,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农村农民;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实现了“2不愁”,有了“3保障”,他们很快就会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过去因为信息闭塞而无法将优质农产品转化为收入的陇南群众,在市政府“电商扶贫”的政策下开起了网店,27万居民走出了贫困,生活在5A景区周边的贫困居民,在“旅游扶贫”的推动下建起了旅游合作社,搭上了脱贫致富的班车。
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复兴号”巨轮,每一个部位都得到了保护,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每一个群体都得到了党的关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征途上,不再有人被遗忘。
新时代,新青年
时代也许总关联着这样或那样的国家,却似乎并不总是和青年在一起。
我们这些青年似乎永远是社会中的不稳定分子,想得比谁都多,有着改天换地的激情——然而一个帝国永远不会需要我们,它追求着沉闷的稳定和绵延,只需要顺从的臣民匍匐。
所以,时代汹涌的潮水冲过秦皇汉武的脚下,青年却始终无缘弄潮一场。一部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或者英雄好汉的史诗,却很少记录属于青年人的故事。古人崇拜年龄,青年们只落得一句“嘴上*,办事不牢”的俗谚。时代是属于帝国的,与青年无缘。
是近代中国的巨大危机,才让时代记起了青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时代抛弃了了无生气的旧中国,青年们于是走到了历史的中央。
所以我们有了平均年龄29岁的革命党人建立民国,有黄埔学生军东征北伐,有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红军踏上长征的路途。近代中国史,是一部青年拥抱时代,并重新将中国带回时代的历史。
因此,“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并不只是毛主席对青年们的简单寄语,它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精确总结,也是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精彩预言:自近代以后,国家将和青年共生,充满生机的国家将永远充满青年的声音;只有青年奋起,国家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可是,忽然之间,能让邹容喊出“今日二十世纪矣”的二十世纪已然过去。革命和救国的呼号渐行渐远,我们这群二十一世纪的新人,面临的是和平、强大和富足的全新时代。
新时代首先是一个和平而繁荣的时代,它给青年提供了接近时代的机会,却也可能是青年抛弃时代的*毒药。
新时代让帝国心态的幽灵有机可乘。因为我们这群青年面对的不再是值得抛弃一切力挽狂澜的将倾大厦,而是消解一切宏大叙事的平静生活和来自彼此的压力。于是时代的变幻让许多青年听不见它的脉搏,青年们耽于琐碎,变得佛系,全球化的冲击更是让祖国也越发成为虚幻的想象,利己主义和世界主义由此成了一股强势的话语。
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寻回当年青年的影子,这也是正常的。寻回了过去的青年,不就意味着中国仍然没有变化吗?新时代的新青年,绝不应该和当年那样了,但更不该成为帝国的臣民,醉倒在稳定和绵延的迷梦中。
诚然,来到新时代的我们再难体会百年前的同龄人们为何如此轻视个人的利益,宁死也要将祖国带回时代的轨道。因为我们所有的责任都有他人来承担,所有的恐惧都有一个他们没有享受过的强健祖国来抗衡,于是我们个人梦想的实现成为了可能。而他们面对着老大帝国的崩塌,身后空无一人,将祖国带回时代,是时代交予他们的重任,也便是他们首要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走向新时代,人类面对着新的问题,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是时代新的脉搏,也就是对青年新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们!请记住,世界归根结底是我们的——
我们生于全球化的时代。如今我们面对反全球化的新局面,未来我们手中的全球化该走向何方?
我们生于反恐战争的时代。如今我们面对着不断迭代升级的恐怖主义行动和国家间在反恐上的共识撕裂,未来我们该怎么切除这颗人类的肿瘤?
我们生于一超多强、大国角力的时代。如今我们目送外交官们一次又一次地坐上谈判桌,未来我们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我们生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如今我们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把改革坚持到底?
所以,之于我们百年前的同龄人,时代的脉搏在于建筑一个真正的祖国;之于我们,时代的脉搏在于巩固一个真正的祖国。近代以降,我们一次次证明,没有这样一个祖国,没有祖国的发展,个人的利益根本无从谈起。而有了这样一个祖国,却无意去巩固它,青年们总有一天会失去它。
既然如此,当代的青年们又有什么理由只是汲汲于个人实现呢?只有当我们把祖国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结合起来,我们才有可能延续近代以来国家的脚步,才能在新时代中成为未来世界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