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基层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为庆祝今年建党XX周年,认真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市“四大一高”建设和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统战部门的理论调研工作的要求,结合卢氏统战工作实际,着重围绕全县基层统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统战部门、单位和广大统战干部中进行深层次走访调研等形式,对新形势新阶段的基层统一战线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和研讨,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全县统战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豫西边陲,位于豫陕两省八县结合部,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亚热带、暖温带两个气候带,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是全省面积、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人均林地最多的县份。全县现有统战对象近4万人,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回、蒙、满、藏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4800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40%以上,是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大县,也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其中回族人口440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数的91%,分布于全县47个行政村,87个居民组。有8个少数民族重点村、1个千人以上的民族乡镇。有基督、伊斯兰、佛、道四大宗教,宗教活动场所70个,宗教教职人员129人,信教群众2673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全县现有在台人员79户,450余人,台属560余户,1500余人;侨胞50户,175口人,侨属150余户,500余口人。截至2010年底,全县民营经济实体超过14000个,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家,入库税金突破2亿元大关。全县在册党外干部及党外知识分子共912人,中级职称872人,中级以上职称252人,副高以上职称的20人,副县级3人,科级干部36人。当前,全县统战工作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突出特点。
二、近年来全县统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全县统战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统战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中央第20次统战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卢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回顾几年来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统战组织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发〔2006〕15号和豫发〔2007〕17号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领导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统战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全县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共配备县、乡统战干部1145人,成立了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乡镇、县直党委有主管统战工作的统战书记和专干,行政村有负责统战工作的领导小组,有政策法规宣传员和信息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统战工作机制。二是强化责任督导。每年初县委召开全县统战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统一战线工作,制定下发《全县统战工作意见》,将统战工作纳入各乡镇、县直各党委的年度责任目标进行考核、督导。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了组织协调、培训教育、表彰惩戒和不安定因素、突发事件应对排查工作机制,形成了县抓乡、乡抓村、村抓户的纵向工作机制和组织、宣传、政法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横向工作机制机制,形成了党委出题目、统战搞调研、政府抓落实,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统战工作新机制。四是健全工作制度。实行了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的“四个纳入”,建立了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联系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制度,通过仲秋、春节茶话会、联谊会、联欢会等多种形式与各界人士谈心交友,共谋发展,统一战线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职能进一步显现。五是抓好队伍建设。以“制度立部”“学习强部”“调研兴部”为总体工作要求,以培养“五型干部”队伍为标准,以“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为载体,切实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不断转变统战干部的学习、工作作风,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业绩,努力提高统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塑造了统战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加强。全县统战工作突出“大团结,大联合”工作主题,不断深化“凝聚力工程”,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扎实做好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政治交接工作。在县委领导下,协同县委组织部门按时完成县人大、县政协和县工商联党外人事考察考核工作,圆满完成换届任务。二是切实搞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教育工作。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每年定期对全县中青年科级党外后备干部进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新时期统战理论政策培训,切实提高全县统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全面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选配工作。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党外干部、党外后备干部人士档案,实施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梯次管理;积极推进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及时调整和充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机制。近年来共实职安排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26名,每年重点调整掌握和推荐50名优秀乡科级、10名县处级党外后备干部。四是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工作新途径。认真贯彻“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新阶层工作方针,建立了由统战部牵头,人大、政协、工会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新阶层工作联席会议和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新阶层代表人物库和确定重点培养名单,依托群体社团,密切联系,跟踪管理,共同培养。
(三)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县民族宗教局和县委统战部合署办公,人事、工作、经费都在一起管理,是一个单位。对上有民族宗教事务局的牌子,承担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任务和上级民族宗教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内和县委统战部是一个单位,内部安排有四个人主要做民族宗教工作。乡镇均有主管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有工作专干;行政村有负责民族宗教工作的村干部;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都有管理组织,有政策法规宣传员和信息员。近年来,县民族宗教局不断强化工作职能,加强组织管理,坚持保稳定、谋发展、抓管理、促适应的工作方针,民族工作成绩显著,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营造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良好社会局面。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成立了民族聚居村“民族工作促进会”,建立健全民族及宗教工作“五大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四争创”活动,城关镇北关村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村,同时全县涌现了26个回汉团结先进村和互助典型,在全县营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氛围。二是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档案,加强管理工作。坚持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严格按照要求比例配齐少数民族县、乡、村、组干部。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在千人以上的城关镇配备领导干部1名,在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重点培养了2-3名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每年举办领导干部、民族宗教代表人士、民族聚居地区村组干部等各种类型培训班2-3期。三是大力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县政府每年召开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以政府文件下发《全县民族宗教工作意见》,对民族宗教工作年度先进党委和个人进行表彰,并且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制定民族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每年对民族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认真地普查、统计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经济发展意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到民族村进行考察和调研,出谋划策,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乡镇和民族村克服困难,想方设法,重点加强道路、饮水、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为少数民族群众协调小额贷款600余万元,向上级争取民族发展资金120余万元,其中,为北关回族村道路硬化争取资金10万元,为龙驹村人畜饮水项目争取资金15万元,为官道口村二、三组居民道路硬化争取资金10万元,为磨沟口乡龙驹少数民族村的护村大坝工程争取资金30万元。协调县交通局为北关村、黑马渠村修路、修坝扶持资金28万元,整修村组公路2000多米,协调官坡镇出资1.5万元修缮了官坡清真寺,出资5000元修建回汉群众“连心桥”一座。
帮助北关村、龙驹村新修街道3500余米,建房屋200余间,改厕580余个,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其余民族村也都积极修路、建校、建饮水设施,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在发展民族经济上,协调科技局、农业局、扶贫办等单位为民族村提供致富信息,进行技术培训和创业指导,共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确定经济发展项目10个,新建牛、羊、鸡养殖场5个,发展民族个体经济120余家,扶持民族企业3个,使民族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四是切实抓好宗教事务管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全县70个宗教活动场所认真落实“3718”(三册、七薄、一帐、八项制度)管理制度,规范宗教活动。2009年以来,县民族宗教部门在全县宗教领域开展争创模范宗教团体、争创规范化宗教活动场所、争做模范教职人员、争做爱国守法致富奉献信教群众的“四争创”活动,北关清真上寺、县基督教堂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入选全国和省先进宗教场所行列。同时,县政府每年都要表彰一批规范宗教场所和模范信教人员,各乡镇政府也要评选表彰信教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婆婆”,并且邀请一些农业、医疗、法律专家进教堂,宣传农业科技、医疗保健和法律知识,引导信教群众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县、乡两级建立村管小组与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例会制度和重大问题应急处理机制,乡镇、村和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每月进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和调处,确保全县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和抵御境外渗透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宗教活动整治工作,会同公安、文化、610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严肃查处非法传教、家庭私设聚会点、乱塑神像、乱建寺庙等违法现象,对非法宗教书籍、刊物、音像制品等进行检查,对境外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进行传教活动以及自封传道人、非法传道人、“东方闪电”、“实际神”等各种邪教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做好境外宗教渗透调查工作,弄清境外宗教渗透的态势、手段、渠道、规律,建立健全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工作机制。
五是积极培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建立健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档案,建立统战及民族宗教干部定期走访联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加强对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训和教育,努力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近年来,有5名民族宗教界优秀人士被推荐为市人大代表,16人被推荐为县政协委员,2人被推荐为市政协委员。推荐了市基督教“两会”、市佛协、市伊协的领导和代表会员。六是进一步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成立了县基督教“两会”、县佛教、伊斯兰教协会,配齐配强班子成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做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的登记、备案,加强外来传教人员的管理,落实宗教房产政策,依法进行房产权属登记。教育、引导各宗教团体和活动场所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卢氏“7.30”和“7.24”两次特大洪灾,市、县两级民族宗教界人士踊跃捐款达200余万元。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全县民族宗教界人士捐款5.5万余元。
(四)海外联谊工作卓有成效。县委统战部内设对台、侨务办公室,明确两名同志主抓台、侨工作。近年来,台、侨办克服工作困难,发挥台侨优势,创新思路载体,拓展联谊渠道,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涉台宣教工作。抓住台湾政党轮替时机,组织召开侨台属座谈会、学习会、联谊会,学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分析台海形势,统一认识,教育广大侨台属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加大与在台、在外亲人的联络联谊工作。组织专家到党校、县老干部大学、县一高、县实验中学、育才中学等学校举办统战知识、“台湾形势”、“侨务知识”教育讲座14期,受教育师生上万人。二是以亲情乡谊为媒介,做好海外侨胞反独促统工作。认真做好台、侨胞返乡接待工作,近年来,共接待返乡台、侨胞100余人次,并向他们赠送和邮寄宣传画册、光盘和资料500余套,促使他们为家乡的繁荣和祖国统一大业多做贡献。三是努力发挥侨台工作优势,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近年来,通过省、市台办、侨办、侨联先后争取海外慈善机构、台湾慈善机构捐赠资金800余万元。其中已捐建学校18所,共计528.02万元,协议捐建学校6所,资金120万元;捐赠轮椅350辆,价值30余万元;捐赠小学生学习用品1000余盒,价值10余万元;捐赠图书3000余册,价值2万元;争取李兆基温暖工程农民工培训款28万元,培训农民工人1000余人,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五)非公经济人士工作扎实推进。县工商联编制3人,配备正副主席各一名,办公经费2000元。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制约了工商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强化工商联工作职能,县委统战部指导工商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手段,健全工作机制,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不断完善工商联服务职能。建立了6个乡镇工商联分会和县商品流通、餐饮服务、矿产品加工三个同业商会,成立了卢氏县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在一些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设立了法律服务点,全面提升在融资、维权、信息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二是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土地、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探索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评价体系,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挖掘发展潜力,做好、做强、做大企业。三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深入开展“五比双争”活动。通过比发展、比贡献、比效益、比诚信、比创新、争创优秀企业、争当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评比表彰,不断提升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共评出优秀民营企业14家,先进个人26人。四是深入开展省工商联发起的“千企帮千村”活动。通过与非公企业结对帮扶,共为19个贫困村上项目30多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五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共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捐助300余万元,为卢氏“7.30”特大洪灾和四川汶川地震捐款捐物580余万元。
三、近年来统战工作的主要做法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卢氏县统战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可概括为“六抓六促”:
一是抓干部培训,促队伍建设。每年县、乡都把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列为党委中心学习组的重要内容,以党委为单位,对全县基层统战干部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统战政策理论培训,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统战网站等宣传媒体要开辟统战理论学习园地,同时积极开展统战知识、台湾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使统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统战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显现。
二是抓基层基础工作,促机制转变。每年初都调整、充实全县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直33个党委都要建立“六有标准”统战工作办公室,年度工作要求有工作措施,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有工作安排,年终有工作总结;对各党委年度考评工作要细化量化,对先进党委要进行公开表彰。一系列统战工作目标和考评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统战工作以往“软、瘫、散”的不利局面,基层党委的肩上有担子、有压力、有动力,统战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三是抓民族宗教,促和谐稳定。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保稳定、谋发展”的工作原则,把民族工作纳入全县各乡镇党政工作年度考评目标,以“四争创”活动为载体,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支持现有少数民族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少数民族龙头企业,积极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协调小额信贷资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的突发事件,落实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和民族宗教动态月报制度,排查化解矛盾;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纳入县委行政学校的教学计划。宗教工作仍然坚持“抓管理、促适应”的工作原则,继续开展宗教“四争创”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为重点,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宗教政策、维护宗教和谐的社会基础。深化“爱国、守法、致富、奉献”活动,完善“三七一八”制度,促进宗教内部的规范化管理,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点,稳妥解决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帮助和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分层次轮训宗教教职人员;加强宗教教职人员思想引导工作,确保宗教团体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宗教界人士手中。
四抓海外联谊,促招商引资。为加强和港澳台、海外同胞的紧密联系,我们每年都在台、侨属中深入开展“五个一”(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寄一个贺卡、介绍一种产品、邀请一位客人)活动,要求县、乡统战干部对侨、台属做到三必访(有红、白喜事必访,有重大变故必访,有严重疾病必访),真正把党和政府温情送到广大侨、台属心上。同时,认真搞好台胞、侨胞接待工作,切实把对台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在扩大联谊的同时,我们的工作重点在招商引资方面,每年都力争利用省委统战部、省海外联谊会,省、市工商联,省台办、中国侨联、省侨联等渠道,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牵线搭桥,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五抓非公经济,促健康发展。在非公有经济人士中继续开展“双思”教育、“五比双争”、光彩事业活动,定期举办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颁奖大会,号召非公企业成功人士致富思源、回馈社会,同时加大针对他们的义举的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平台和媒体增强他们的知名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另外,我们充分发挥县工商联的职能作用,指导完成了12个乡镇工商联分会的换届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卢氏县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每年举办1-2次银企联谊会,建立诸如流通、餐饮、矿产品加工等同业工会和行业商会,为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做好向导和桥梁。
六是抓业务实践,促工作创新。建立健全统战信息工作网络,加强信息员骨干队伍建设,促进统战信息县乡联动,围绕中心工作和统一战线各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信息采编数量和质量。改进“根在中原·卢氏统战”网站建设,占据网络宣传舆论制高点,努力把卢氏统战网办成宣传卢氏,服务卢氏的有效载体。加大统战调研力度,重点在工作调研上下工夫,形成有一定分量的优秀调研成果。探索发挥特约研究员的作用。重奖年度宣传、调研、信息和网站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保持在全市年度考评中的位次。各党委每年至少要向县委统战部报送6条信息,报送1-2篇统战理论文章和经验材料。制定奖励措施,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坚持以创新为导向,建立统战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的表彰、奖励机制。
四、开展统战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是党委重视,加强领导,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保证。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统战工作,经常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工作部署。从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都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参加统战部开展的大型活动,随时过问、指导,定期不定期研究统战工作,尽量为统战工作创造条件,确保了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各部门支持配合,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关键。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全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统战工作的新格局,确保了统战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是班子精诚团结,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本条件。统战部领导班子克服人员少、经费缺的困难,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精诚团结,合作共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确保了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统战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政治工作,它要求新时期的统战干部必须与时俱进,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强化能力,开拓创新;要开展好统战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统战干部队伍。
五是锁定中心、服务大局,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大局。就全县来说,保持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大局,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实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大局。因此,从全局的高度来做好统战工作,以全新的理念谋划统战工作,统一战线事业才能取得大的发展。
五、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认真分析当前基层的统战工作,仍存在着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是统战工作的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统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但与纪检、组织、政法等部门相比,有些党政领导尤其是基层乡镇、县直党委一把手对统战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统战工作抓得少,管得少,过问得少;对统战对象关心帮助少;对新时期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缺少学习,对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不熟悉,认为统战工作是较“软”任务,“上层”的事,县直、乡镇一级可有可无,不碍大事,对统战工作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统战工作体制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随着统一战线的社会化、群众化发展,统战对象越来越多,不断向基层延伸。乡镇、街道、社区以及大中型企业都担负着大量的统战任务,但因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不匹配,工作开展难度大。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侨办、侨联、台办仍作为统战部的一个科室没有得到充分加强;乡镇一级受党委领导职数的限制,少有专职统战委员,多为身兼数职,往往啥紧干啥,加之基层中心工作多,投入统战工作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工作难以做深做细;村级统战网络普遍不够健全,缺少专职人员,工作断档缺腿,处于自由状态;社区统战工作起步艰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使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部门,难以发挥总揽全局、牵头协调的作用,也使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归口难于落实。总的看来,当前统战基层组织薄弱问题仍是长期制约统战工作发展的最为关键因素。
三是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责任、任务落实难。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发[2006]15号、豫发〔2007〕17号文件对统战工作提出许多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硬性规定,贯彻执行起来有困难,给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如:党外干部安排,统战部往往做了大量选拔、培养、推荐工作,但组织部门在安排有时总欠任务,甚至出现一些不在统战部门考察之内的党外干部得到提拔,而经过统战部门严格考察的党外干部连续多年得不到重用;再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涉及部门很多,统战部往往只能协调,缺少直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一些工作建议
基层统战工作中长期存在着这些突出问题,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有些问题通过统战部自身努力能够解决,有些问题自身难于解决。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努力提高各级党委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战工作是党委全面工作的一部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体现。为此,上级应把重视不重视统战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增强可操作性,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使党政领导干部把统战工作真正作为份内的事,感到不抓不行,抓不好也不行。要加大对基层统战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不仅要看对上级有关精神的传达贯彻情况,更要看党委重视支持统战工作的实际效果,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解决了那些具体问题,还存在那些不落实的问题。要利用省委学校、社会主义学院加大对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统战政策理论知识轮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统战工作素质和能力。要建立统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统战政策,发生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该通报批评的要通报批评,该追究处理的要追究处理。要大力加强统战理论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广泛普及统战知识,增强全民的统战观念,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促进全党全社会重视支持统战工作局面的形成。
二是要实行归口管理,建立适合基层统战工作的协调机制。要按照省市委《关于建立党委统战部负责协调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推行“大统战”模式,建立健全由党委统战部牵头协调的机制,建立县委统战部对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商联等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贯彻落实、重大问题协调处理、重要人事安排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对党委负责;为使归口管理机制不流于形式,各归口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由统战部副部长分别兼任,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和制度,保证工作协调机制的规范运作。要加强与涉及统战工作部门的协作配合,对共同承担的统战工作任务,要在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做到会议共同召开,工作共同安排,对上共同汇报,问题共同处理,检查共同进行,减少工作中的交叉重复和浪费,避免政出多门,发挥合力效应,提高办事效能,促进重点工作的开展。在乡镇一级,可以尝试把统战委员、工商联分会会长、政协联络小组组长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使用,协同做好统战工作。在村级支部则要明确统战工作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状,解决统战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问题。
三是应抓好代表性人物工作,进一步强化统战部在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中的职能作用。要重点抓好代表人士人才库建设,切实把那些与党同心同德、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代表性强和社会知名度高的各界代表人物,团结在自己周围。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引导,尤其加大对新一代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力度,依托各级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组织各界代表人士开展定期培训、专题培训、以会带训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发挥好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建议以党委下发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统战部在党外人士政治安排中的推荐和汇总的职责,规定党外干部归口统战部门向党委和组织部门推荐,没有统战部门的推荐意见,组织部门不上报,党委不研究。
四是要增加统战机关编制和经费,特别是采取措施切实保障乡镇一级统战工作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并重视做好统战干部的提拔交流工作。为适应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需要,对各级统战部门编制要相对放宽,不能压缩;有条件的要设专职乡镇统战委员,加强基层乡镇统战工作。同时,党委、政府要根据县、乡镇统战机关人员、工作任务等具体情况,应按纪检、组织、宣传机关一样配备经费,保证统战工作正常开展。县、乡(镇)党委要建立统战干部选拔使用考核激励机制,在干部使用问题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改变目前统战干部待遇低、提拔交流难的状况,为统战部门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保障。
篇二:基层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和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社会化的趋势,统战工作对象增加,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任务也更加繁重,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展。新时期统战工作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确立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统战工作服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统战系统各项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创新、积极进取,立足五个方面,扎实做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
一、强化基层统战工作意识
基层党委重视不重视统战工作、党的干部熟悉不熟悉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善不善于做统战工作,这是衡量一级党委政治上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是各级党委要把统战工作作为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摆在议事日程上,精心研究部署,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切实加强领导。二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模范地执行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亲自做统战工作,广交党外朋友,做到礼贤下士、平等相待,经常性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注意从中发现一批优秀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和选拔使用,同时要虚心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工作经验,从中不断汲取政治营养和提高领导能力。三是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党委和政府在年初安排部署整体工作时,要对统战工作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对某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时,对统战工作的情况也要进行督促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和措施,在年终考核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时,要同时对统战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要真正象对待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那样,做到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四是要统一思想谋发展。统一战线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事关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要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做好“六个纳入”,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真正树立统战意识,为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不断创新基层统战工作机制
基层统战部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担负起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社会都在参加统战工作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战部门要树立“小权力大作为”的理念,主动协助党委把方向、提建议、出思路,善于在大统战格局中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基层统战部门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打基础为主题,以培养人为重点,全面打牢基层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不断推动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
要进一步健全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的联系、沟通和重大问题的协调。不断完善党政领导联系交友制度,创新联系交友的形式与内容,要经常同他们沟通思想,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考核奖惩制度,办事讲政策、讲原则、讲规矩、讲程序、讲效率,使机关工作更加协调、规范、有序,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
要健全机制,形成合力。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涉及许多领域和方面,面宽线长,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还需要和各有关部门一起做。为了形成工作的合力,必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相互协作的统一战线工作机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理顺统战部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工作布局,以加强协调配合,增强统战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明确在党委领导下统战部对本地区统战工作的协调、监督和检查的重要职责。在具体工作中,统战部要与各有关部门多沟通形成共识、多协调形成合力、多支持推进工作。
三、打造一支一流的基层统战干部队伍
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是做好统战工作关键因素。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在新形势下,广大统战对象的思想既活跃又较复杂。因而,必须高举邓小平统战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同时,加强统战干部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统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统战理论、政策研究的水平,增强敏锐性、鉴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统战工作的“位”与“为”之间的关系。明确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位”促“有为”,发挥自身优势。二是要加强组织建设。首先要按照政策水平高,领导能力强,工作作风正的要求,选派事业心、责任心强,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同志担任统战部门的领导干部;其次要加强统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和多年工作在一个岗位上的干部的培训和交流、使用工作,努力使他们做到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要切实改进基层统战部门工作作风,增强纪律观念、服务观念和开拓创新意识,善于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多办实事,培养清正、扎实、优质、高效的机关作风。四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通过完善学习制度、通报座谈制度、交友谈心制度、上下联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统战干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等,使各项制度坚持好、完善好,产生良好的效应。此外,基层党委要为统战部门更好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在人、财、物配置上保证统战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深入调查研究,服务非公有制经济
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统战部门不能依赖于过去的方法,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而创新的基础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统战部门为党委当好参谋的基础工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围绕新形势下统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依据,以理论创新推动统战各项工作的创新。
要抓住重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发挥党外干部、有关团体的优势,积极献计出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大力弘扬以“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为核心的“优秀建设者”精神,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大经济总量。工商联要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导和帮助民间商会建设,主动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解决经济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
五、倾力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基层统战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作为意识、服务意识,找准统战工作为促进基层经济发展服务的结合点,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基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发展上来,努力形成各族、各界、各阶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要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团结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要认真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带动促进基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引导和激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干劲,不断探索服务新农村的新思路、新载体、新方式,在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要组织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各种调研活动,多献求真务实之策,多提有价值、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为基层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搞好服务。三是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以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活动,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科技致富本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深入挖掘海内外统战资源,通过建立海外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海外侨台胞的联系,多做牵线搭桥的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和支持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