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优秀作文范文,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踏雪寻梅

副标题: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踏雪寻梅

时间:2022-03-07 06:52: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 导语】高分作文肯定不是临场训练出来的,而是平时修炼出来的,它需要你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提升我们的境界,锤炼我们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独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见影。©文档大全网整理了高考优秀作文范文,一起看看吧。




  踏雪寻梅


  一声,芬芳四溢;二声,沁人心脾;三声,零落成泥。


  三声弹奏,一点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纷飞,描出一枝傲骨寒霜。点点灵动,声声温婉,万千心灵必能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种共鸣吧。我们从民间拾起那几近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国乐,尝试着从《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中找寻那一抹“中国味”,寻找那与生俱来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风雪淹埋的寒梅,是满眼云烟后的那一束微弱的光。


  踏雪寻梅,或许能够拨云见日。我们缘何会去寻找那心中的“中国味”?


  我想,这应当是源于一种失落。我们希望找到种民族之味,这是一种文化自信之感。在全球化主导的今天,欧美、日韩文化逐渐占据了所谓文化事业的主流地位。看着始于我国的端午节甚至汉字被他国拿去申遗时(即使没有成功,愤懑不平的我们依然感受到了一种缺失,我们渴望找到、捍卫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从《经典咏流传〉到《国家宝藏》,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寻,从传唱诗歌的乡村教师,到坚持古法制取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我们将他们称为匠人,给予他们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努力,并一直努力着,让中华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民族文化精神,屹立在这“东方日出之地”。


  我想,这也应当是源于一种博观。许渊冲先生用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笔耕不辍,将我国大量的诗词、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出版。我们敬佩于他的毅力与決心,更认同于他对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绚丽多彩,我们对这光辉灿烂的世界文化之林有着难以丈量的热爱与憧憬。博观之后,我们懂得,我们不可能在文化复兴之后,自以为是地闭门造车,更不可能在文化复兴之前,全盘否定,肆意挥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不必说。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文化在交流中进步。我们想要海纳百川,就应当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去回馈世界。


  我想,这还应当是源于一种感悟。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之味,这是一种使命归属之感。“中国味”埋藏在灵魂深处,却又正是“中国味”造就了中国人的灵魂,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使命。因为这使命,邓世昌选择了撞船沉海;因为这使命,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声色俱厉、义正词严;因为这使命,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苏醒了。


  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如是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我想“中国味”亦是如此。我们携着这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依然经不起一曲秦腔的荡气回肠,或半句曲笛的婉转悠扬。生活在东南亚的潮州人,他们始终称自己为潮州人,并为金漆木雕大神龛的修护,筹措大量的资金。而那下飞机后轻吻故乡热土的人啊,是否也在探寻着自己心底的中国味道?“中国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们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也正是这“中国味”,给我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热爱梅,只因为它自信而不张扬,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寻找"中国味",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为这“中国味”带给我们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观之后学会的认同,更是感悟之后,体味到的归属和使命。


  踏雪寻梅,终有所得。





  曲径方能通幽


  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事物?一种途径是步上阳关大道,直截了当地从该事物入手,纵深展开了解;另一种途径是走入曲径,在错综复杂的小路上逐渐靠近该事物,通过找到它与其他同类事物的个性与共性,发现内在的联系来抵达本质。纵然,前者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我们更需要打开眼界,尝试走走曲径,方能加深认识。


  对于认识音乐“中国味”亦然。接触异域音乐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


  若是仅仅专注于钻研音乐“中国味”,独照隅隙,鲜观衢路,陷人柏拉图所说的“洞穴假象”,那么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孤立的、片面的,而脱离了其他乐种的音乐“中国味”,便失去了这个特殊符号所承载的意义。


  相反,接触其他音乐风格,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发现音乐“中国味”的独特个性。当风格迴异的音乐类型相遇,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在比较的过程中,其个性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乐种的独特个性,正是其区别于其他乐种的原因,是其精髓所在。正如林语堂所言:“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其个性。”从乐器、节奏、旋律等多个维度比较,勾勒出音乐“中国味”的各个用以辨识的特征,便能对音乐“中国味”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倾听多种多样的异域音调也有助于找到它们和音乐“中国味”的共同之处,发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从而对音乐产生全面的普遍的认识,再把对于音乐共性的理解映射到对音乐“中国味”的认识上,将音乐“中国味”置于庞大的知识网络中,并且准确定位,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深刻认识”。钱理群教授所注重的知识的“通”、思想的“通”,大抵如此。


  基于对音乐“中国味”的深刻感受,我们会更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甚至创造新的“中国味”。因为对音乐“中国味”已有了深刻认识,具备了辨识和品鉴的能力,在接触中国音乐时,提取知识寻找“中国味”的过程便更加自然顺畅,当理性认识的“应然”与现实感受中的“实然”相符合,我们获得的是志趣之乐,感到豁然开朗。不仅如此,甚至在异域音乐中,也可能会有“中国味”隐约的存在。交融的文化没有清晰的边界,不论是在纵向的时间轴上,抑或是横向的地域坐标上,都有待更深更广的体悟和挖掘,与此同时,音乐“中国味”被赋予新的内涵,注人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对音乐“中国味”的认识会随着音乐“中国味”内涵的演化不断流变。


  幽深处的音乐“中国味”本质,需要我们踩过一条条曲径来抵达。冲破视野的局限,将认识多元化、全局化,才能在山重水复处,觅得柳暗花明村,那种境界,一定别有一番洞天。





  “中国味”里的精神还乡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语言的丰富表达,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生活抽象、深透而又敏感的一方角洛。从奏到唱,从古至今,从内及外,多样的音乐形式,让我们在领略品味的同时,认识、感受并思考着生活的种种。


  于我而言,古筝、琵琶、二胡……这些镌刻着“中国风”的乐器,似乎称得上是我音乐的启蒙。那些音域宽广、极富表现力的演奏,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浓厚的、刺激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气息。我把它归功于乐器和乐曲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中国味"。直到有一次,有幸看到了方锦龙先生的演奏。他用一把琵琶,将古琴、京韵大鼓、印度的西塔琴、西班牙的响板、吉他等乐器形式悉数演示。震撼之余,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音乐其实没有国界。难怪有人会感慨,在异国的音乐、异域的音调中,依然能看到“中国味”的影子。是的,纵使音乐本身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形式以及语言,但音乐背后承载的其实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浇灌和历史积淀。我们对于“中国味"的感知,本质上就是一种根植于心的文化自觉。


  其实,音乐的传播或许有着更大的深意。对这些中国风格、中国特质的乐曲的精细化探索,不只是一次艺术的交流共享,更是我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种反哺。我们理应相信,中国音乐能在世界层面上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播。这不仅是我们作为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更是吾辈应当肩负起的传承文化的使命。


  这是一个绝不止于音乐的命题,而是一个不只有“走出去”,更有“找回来”的过程。贝聿铭先生留美数十载,为各国设计各式建筑,斩获无数奖项,却依然强调着自己在中国度过的少年时代,乃是血统里的根。他所经手的香港中银大厦,恰到好处地代表了“中国人的雄心”;晚年退休前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有着他对中国文化、东方艺术透彻的领悟和表达,也是他为家乡留下的小小纪念和贡献。


  艺术和文化之所以能够百花齐放、生生不息,就在于我们对待它们时开放的心态以及智慧的眼光。一种“中国式的眼光”,绝不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盲目自信,而是一次博观约取、去粗取精的理性加工;也不只有从墙内望向墙外,不同的身份和视角都可以在同一座城池里观赏到不同的风景。费正清先生主编的《剑桥中国史》,乔舒亚首提的中国模式的世界价值……这些外来人的视角,同样为我们反观自身,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解读。


  所以对于“中国味”的感受和寻找,我想可以做一个富有禅意的解读。初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耳闻目见即为所得;再瞧,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本位色彩浓厚的“拿来主义”;到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一种成熟、智慧、宽容大气的览物之情。文化以及艺术,因其多样,或许有不同的味道,但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的宏大视角里,它们该是同一副模样。


  在那里,对“中国味”的寻找,想必会是一次美好的精神还乡。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踏雪寻梅.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3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