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说“这样,如此”。
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有时“然”和“而”连用,“然”指代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和“则”连用,“然”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2、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
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等于说:但是您两位也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3、助词
①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蔚然,等于说茂盛的样子。
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杂然,即杂乱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相当于说杂乱地在面前摆开的。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若听茶声然”,等于说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4、“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
例: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以为然”,即认为对。
也可以有动词用法,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例:成然之。(《促织》)
“然之”,等于说赞同、认同这件事。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然.doc正在阅读: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然11-05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09-02
2019年青海班玛县招聘政府购买服务教学岗位编外教师【10名】11-21
[2018年四川遂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年四川遂宁中考语文试卷05-11
2017春节祝福语给朋友08-07
小学音乐课件:《种玉米》05-26
荷兰技术移民申请条件及流程技术12-06
2022年寒假学习计划模板怎么写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