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导语】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源泉,提高人们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的妙处可谓无穷,书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欢迎阅读®文档大全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读后感800字范文三篇”!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今天,读了《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我心里有许多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天,儿子生病了,准备让会医术的妈妈在家治了,但是母亲却让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儿子很不情愿,就与妈妈争辩起来,妈妈还是不动心,依旧让儿子自己去。临走之前,妈妈又喋喋不休地指教儿子。就在儿子出门的一刹那,妈妈就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狠心的母亲,并开始深深地谴责自己。在家里,妈妈度日如年。最后,儿子平安回来了,妈妈也恢复了当初的勇气和信心。
给我的感受是:人只有历经磨练,历经挫折才能成功。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说:宝剑的锋芒是千万次打磨炼成的,梅花的香气是在寒冬腊月里产生的。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块铁,被铁匠发现了,铁匠准备把它做成一把镰刀。一开始,铁匠用大火来烧铁,铁大声说:“我快烫死了!”铁匠说:“这是让你变得更加坚硬。”然后,铁匠用锤子狠狠地敲打铁,铁说:“疼死我了!”铁匠说:“这是让你有模有样。”最后,铁匠又把铁泡在水里,铁向四周大声呼喊:“救命!我快被淹死了!”铁匠却说:“这是让你不打弯。”通过这个故事,更加突出了只有磨练自己才能成功的道理。成功是要用挫折,磨练来洗礼的。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磨练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还有,那就是父母不能过于爱自己的孩子。现在跟文中母亲一样的父母已经寥寥无几了,大多数父母都过于爱自己的儿女,以至于成了溺爱,使他们根本无法自己面对生活,最终使他们一事无成。我们现在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根本不知道失败是怎样的滋味。只有我们摆脱父母这根溺爱的“拐杖”,才能走向成功。相反,如果我们一直依赖父母,就将一事无成。有个故事就是后者的代表:有个小狮子,母亲对他非常溺爱,把它照顾得无微不至,小狮子一天天长大,却什么也不会做,而其他经过母狮训练的小狮子,都学会了自己如何生存,自己如何觅食。最后,小狮子被狮群淘汰了。文中的小狮子生来就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吗?不!不是!是蹋的妈妈太溺爱蹋了,让它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过早地独立自主的父母十分残忍,其实他们才是最残忍的,因为他们的溺爱彻底扼杀了孩子独立自主的勇气和信心。所以,让我们所有少年儿童向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发出倡议;请给我们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我们坚信,终有一天,雏鹰将会展翅翱翔!
欧洲的教育是否彰显了人性?
老实说,天下的母亲都有“恋子情结”人和动物都不例外。”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幸福,像一根血脉系成的、凝结了千万母亲爱与温暖的长绳,将母亲与孩子紧紧相连。舐犊情深,更是被人们奔走相告,用来作为成人”母性教育“的范本。母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亲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体格和人生观,用脉脉温情为子女勾画生命的蓝图。可是,同样是母爱,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影响下,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龙应台在听到儿子安德烈向她郑重地发出独立宣言的时候,她“极不适应“:”你根本不知道大多数的亚洲母亲是怎么对待她们的儿女的……老实说(当看到其他孩子与父母很亲密的时候),安德烈,我好羡慕啊。“这样的差异产生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一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从他十四岁起,他度过了四年没有母亲在身边的生活,接受纯西方的教育。在他的观念里,成人的时候就应该完全独立于父母,拥有自己的世界;他试图说服母亲:“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当然,在学生满十四岁老师就要称其为“您”、十六岁就可以合法地喝啤酒的国度,安德烈无法理解中国的文明,自然是情有可原的。可是作为母亲的龙应台自有满心的失落和惆怅——看着安德烈的同龄人还在和父母亲密地有说有笑,而自己的儿子却依然为自己负责、为未来的人生负责,一方面为儿子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唉,缺失了四年的母爱,就真的无法弥补了吗?
成长,一定会带来痛和忧伤。
曾有学者指出,人类的成长需要两次断乳:一次是生理意义的断乳,另一次是精神上的断乳——也就意味着,第二次断乳代表这个人已经有了自理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已经可以依靠自己踏入社会,已经能够尽自己赡养父母的义务。
欧洲国家“精神断乳”的教育开展较早,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甚至国人的孩子还坐在父母腿上撒娇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学会清洁自己、整理自己的的房间,合理安排自己的衣食。欧洲的家长明白,一味任由自己对孩子的爱泛滥成灾,只能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们知道,只有教会孩子自立,才能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对孩子的爱。而转头看看中国人,他们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各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步线上”的口号声中,心甘情愿地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拼命地往自己孩子的大脑里灌输知识,然后在亲友们艳羡的目光和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极力掩饰心中膨胀的得意。到了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又以“孩子学习忙”为由,包揽下所有的家务活,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这样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忘记了自我管理的训练,真的是教育的悲哀。在欧洲家长教会了孩子如何安排生活的时候,中国家长却认为“孩子还小“”舍不得孩子干活“而把对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拖再拖,于是中国的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口成章,满腹经纶,却连铅笔都不会削;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对世界各国孩子的能力作了测评,结果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自理能力到数第一,这一切都不能不令人大跌眼镜。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毋庸置疑拥有骄傲的资本。那么,是什么左右了当今少年的独立?我想这个问题有待所有国人去思考。
死,是一个哲学命题,甚至可以说,整个哲学体系,就是建立在死亡的白骨之上的。
小的时候,我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棺材,我问大人,这个盒子里装着什么?他们说,装了一个死人。当时我无法理解死亡,只觉着那里面很黑,一个人躺在里面,会很害怕,一定会吓的受不了……于是小小的我,第一次对死亡产生了惊奇和担心。
这篇散文的作者也想过,而且她还以是作为题目做过演讲:
演讲一开始,作者做了一个民意检测,问在场的大学生对死亡这个题目有没有兴趣。结果令坐在书前的我惊呆了,竟然有几乎一半以上学生举起了手。我明白了有很多人曾经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也和我一样对死亡充满了好奇和恐惧。
后来,作者还让大家做了一个活动——书写自己的墓志铭。随后,作者感到很抱歉——因为这个不祥的题目,让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提前老了
“我不是一颗流星。”
“这里安息着一个女子,她了结了她一生的愿望,去了另外的世界,但在这里永生。她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快乐的一生,也是贡献的一生。”
“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如果我五十岁后死,我会忠孝两全。为祖国尽忠,为父母尽孝。如果我五年后死去,我将会为理想而奋斗。如果我五个月后死去,我将以最无私的爱善待我的亲人和朋友,如果我五天后死去,我将回味我酸甜苦辣的人生。如果我五秒钟后死去,我将向周围所有的人祝福。”
怎么样?很棒,是不是?可谁会想到这是一群青年人的感悟。
有人说,从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出生,生命之钟的倒计时就开始了。面对着我们生命有一个大限存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都要直面它的苛求。
还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在我们赞美生命的美丽、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肯定了死亡的必然和老迈的合理性。
不管怎样,请认真策划自己的一生,要把生命的时间定得更长远一些,活得更从容,面对死亡的限制,把自己的一生渲染的瑰丽多彩。
初中二年级学生读后感800字范文三篇.doc正在阅读:
初中二年级学生读后感800字范文三篇03-14
祝芒种快乐的句子06-07
童年的怀念作文700字记叙文-高二记叙文700字:童年趣事11-09
祝婆婆生日快乐的祝福语07-12
江西2018年考研报名时间、报名入口【10月10日-31日】02-25
2018年湖北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05-09
关爱无处不在作文600字11-15
中国卫生人才网2018辽宁卫生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7-02
水的奥秘作文1000字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