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日积月累 阅读欣赏 口语交际 习 作 天 地 书 写 总 分
得
分 27分 25分 3分 10分 30分 5分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 (2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yú bù kě jí qǐ fú bēn ténɡ zhī zhū
mù tiān xí dì hōnɡ tánɡ dà xiào xún huán
二、按要求填空。(17分)
1、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他在困难面前( )畏难退缩,( )勇往直前。
(2)你( )挑灯夜战,( )白天抓紧时间学习。
2、我们骄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雄伟的长城——“起春秋,历秦汉,及宋辽,上下五千年。跨( ),穿( ),横( ),纵横十万里。”我们有敬仰的英雄雷锋——“他不是将军,却立下了无数( );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朽( )。”我们有灿烂的孔孟文明——“生, ( )也;义,( ) 也。二者不可得兼,( )也。”(4分)
3、“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这句话是课文《 》里的原句,作者是 ,曾获得“ ”的称号,代表作有 、 等。这句话中“秉烛夜游”指 。(3分)
4、《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儿童学种瓜其乐融融的诗句是:
,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两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 。(2分)
5、文言文《矛与盾》中表现楚人自相矛盾的句子是“ ”和“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6、“一只小苍蝇展开绿翅膀,在太阳光里飞舞。”缩句为
7、李明要小赵转告王丽老师,他今天不去王丽老师家了,明天再去。小赵碰见了王丽老师的女儿果果,向她转告:“
”果果对妈妈王丽说:“
”(2分)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大写字母填在括号里。 (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是( )
A.桥墩(dūn) 堤(dī)岸 B.烽垛(duǒ) 隘(ài)口
C.粗糙(zào) 瞻(zhān)仰 C.解剖(pōu) 机械(xiè)
2、“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正确的朗读节奏是( )
A. 也|傍|桑阴|学种瓜 B. 也傍|桑阴|学种瓜
C. 也傍|桑阴|学|种瓜 D. 也傍|桑阴|学|种|瓜
3、“成果 结果 后果”是一组近义词,但感情色彩有所不同,与它类同的一组词语是( )
A.团结 结合 勾结 B.保护 袒护 庇护
C.优异 优秀 优良 D.谦虚 虚假 虚伪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的韵脚是“anɡ”。
B. “山可真险啊!”中“啊”的发音是“na”。
C. “在妹妹的眼里,童年是香甜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幸福的。”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碑”字共13画,第12画是“ㄥ”。
第二部分:阅 读 欣 赏 (25分)
四、课外阅读并答题。
(一) 话说 城 市 化 (10分)
①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有以下三个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小。(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工厂、商店及住宅等非农业用地。
② 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③ 在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世界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很低水平缓慢增长。在1750年之前,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2%。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城市化才开始加速发展。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市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的世界人口比重提高到13.3%。
④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 A (上升、膨胀)。这一时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越过了小城镇;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其人口规模迅速 B (上升、膨胀);在大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同时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至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41%。
1.从结构上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简要地说,第一部分是写
,第二部分是写 (2分)
2.第 1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关系是
的 (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成语)。(1分)
3.第 4 自然段的“A”“B”两处分填入的词语应是 和
4.文中为了阐明城市化的有关问题,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等。(3分)
5.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看,文中用得较好的词有 、 等。
6.综观全文,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1分)
(二) (15分)
约翰刚刚从越南打完仗回到国内,在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兴奋地回答,“我们见到你的朋友会很高兴的。”
“但有些事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斗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受了重伤,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父母沉思了片刻说:“很(遗憾 震撼)地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助他另外找一个地方住下。”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儿子坚持。
“孩子,”父亲说,“你也许不完全清楚你说这些话的分量,这样一个残疾人将给我们家庭带来(沉重 深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 骚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赶快回家来,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儿子的消息。然而几天后,他们突然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的儿子从高楼坠地而亡,警察局认为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陈尸间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请将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画掉。(3分)
2.下列哪一项是儿子约翰给父母打电话的真正目的? ( )(1分)
A.向父母做最后告别。 B.检验父母是否还爱他。
C.检验父母对残疾人的态度。 D.希望父母照顾他的朋友。
3.关于约翰跳楼自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父母不再爱他;②
他不想拖累父母;③因为他的朋友没有人照顾;④父母电话里的回答让他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下列哪一项组合是约翰跳楼自杀的真正原因?( )(1分)
A.① ③ B.② ④ C.① ④ D.③ ④
4.下列关于约翰和他的朋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1分)
A.约翰是跳楼自杀的。B.约翰电话中所说的“他的朋友”并不存在。
C.约翰是一名士兵。 D.约翰和他的朋友在战斗中受伤了。
5.关于约翰的父母看到儿子的尸体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有以下几种说法:
A.悲痛欲绝 B.迷惑不解 C.恍然大悟 (1+3=4分)
D.追悔莫及 E.大惊失色 F.自责不已
(1)其中,以上哪一项是父母不可能的反应? ( )
(2)请你任意选择父母可能有的两种反应,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我会选择 种说法,原因是
我会选择 种说法,原因是
6.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最想告诉我们什么? ( )(1分)
A.年轻人的要求在得不到满足后,往往想不通,很容易做出傻事。
B.批判年轻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敢勇于面对。
C.现今社会,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D.人们不仅应该具有包容、接纳与博爱的情怀,更要付诸行动。
7.父母从约翰身上发现了一封留给他们的信,请你大胆推测,约翰在这封信
里可能会写些什么?根据提示,完成这封信,不少于三句话,并至少用一组关联词。(4分)
亲爱的爸爸妈妈: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⑴ ⑵ ⑶
再见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不孝之子:约翰
(1)
(2)
(3)
第三部分:口 语 交 际 (3分)
五、看课外书时,往往看到兴头上,爸爸妈妈就来催促去写作业……往往我们会和爸爸妈妈发生冲突,你打算怎样说服爸爸妈妈,请写下来。
(注意:说话要做到有理<1分>有据<1分>,用上名言警句等<1分>。)
第四部分:习作天地
六、评析文段。 (10分)
我咬咬牙,掏出钱,送到卢大明又老又丑的手上。由于辛苦劳做,那双手掌面的纹络已经不大明显,被一个个粗硬的老茧覆盖着,手背上布满深深的皱褶(zhě)。他即惊奇又高兴,对着众人说:“花钱看电影,天精地义!”卢大明从深不可侧的口袋里摸出一本票,撕了一张递给我。我接过票,心安理得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昂守挺胸的走进电*。
1、上文有六个错别字、一处语序不当,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7分)
2、修改后的文段有这些写法值得我借鉴:
(3分)
七、请从下面两个作文内容中任选一个写下来。(30分)
【题目一】:我和( )一起
提示:括号里可填人,也可填物;横线上写做的事或活动、游戏……等。
要求:中心明确,过程生动具体,450字以上,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二】:给( )的一封信
提示:小学阶段,你一定读过不少课外书吧,请你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把读后的感受以书信形式告诉远方的朋友吧!
要求:书信格式正确,感情真挚,内容具体,500字以上,先把题目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