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下面®文档大全网收集了一些2020高考作文素材,供各位同学练习。
网综节目不妨多用“少年感”
作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网综节目既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也应当为时代精神树立典范。那么,什么才是堪称典范的时代精神呢?笔者的看法是:少年感。少年感不是少不经事,也不是粗率莽撞,而是一种纯粹的、热情的、正义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在具象中体现为一种尊崇理想的现实主义、向善之心与脚踏实地的有机结合。这种精神气质的广泛传扬,对处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心灵铠甲。
腾讯视频刚刚收官的《创造营2019》是近期很有“少年感”的一档节目。这档节目通过一系列任务、训练、考核等团训环节的设置,呈现青少年学员在班主任训练下逐步成长的过程。
纵观学员们“过关升级”的经历,可见节目锻造“少年感”的良苦用心。一方面,这些年轻人在节目中取得的所有进步,无论赢得竞争还是化解危机,无一不是对未来人生之路的隐喻,“创造营”本身成为少年所处的理想与现实紧密交织的世界的镜像。另一方面,节目在调性上格外突出正面、积极的情感力量,将少年之间的相互欣赏、彼此合作和真挚友情塑造为心智成长的直接动力,给观众以直接的心灵触动。
个体的成长总是要和历史的宏大进程紧密相连以获得意义。让少年拥有“少年感”不但是少年之幸,也是时代之需。我们欣赏一档节目,不仅要消费它的“交换价值”即娱乐性,也要正确认识它的“使用价值”即价值观。那些优秀的节目总是能够在娱乐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架构之内,蕴藏正确、正当、正义的价值内核。以此来看,近年来中国许多以青少年成长为主题、同时也主要面向青少年观众的网综节目做了不少有益工作,这既体现了该行业从业者不负时代的责任意识,也凸显出互联网技术在价值建设上的巨大潜能。
当然,以娱乐节目传扬“少年感”,必须时刻警惕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正如生活本身一样,少年的成长也应当是一个从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中汲取养分、同时以身作则回馈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创造营2019》在形态尺度上的较好把握,也可为同类节目学习和参考。毕竟平衡和克制既是一种创作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本来面貌。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化作品必然是与时代和国家相互参照、互为给养的。以《创造营2019》为起点,我们期待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少年感”成为更多优秀网综节目的文化主调、价值主旨、精神主线。
高考结束了离“解脱”还早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位高考生的妈妈提问:普通工薪家庭,女儿感觉考得不错,打算用家长奖励的5万元买一个奢侈品牌包包,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高考过后并不会像许多人盼望的那样“终于解脱了”,总有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浮现出来。就像上面那位知乎网友遇到的情况,说明应当补上一堂关于金钱、消费的家庭教育课。每年这个时候,各种新闻、消息都在提醒我们,“后高考”阶段,无论考生还是家长,都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对于考生来说,首先是调整情绪,特别是考得不太理想的,一定得想开些,就像无数人说过的那样,一考不能定终身,人生的路还很长,选择还很多,前方还有很多风景,万不可揪着一次失意不放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很留心考生的情绪变化,但光这样还不够。高考后,考生难免身心放松甚至放飞自我,平时所受教育中欠缺的一些东西在这种时候就很容易暴露出来,比如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财富教育、防侵害、防诈骗等等。
严格说来,这些本该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慢慢教习的,但常有一些“功课”因忙于备考而暂时搁置。高考过后,考生不是走进大学就是走向社会,家长约束不及、照顾不到,就得提前把该教的知识补齐,未雨绸缪。不过也有一些“功课”是家长很难帮忙的,比如防电信诈骗,防各种套路贷,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有的家长也懵懵懂懂,需要学生自己主动了解,提高警惕,学校、老师方面也提示一二。
对于家长来说,除了帮孩子“补课”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有时也需要谨慎对待自身情况变化。此前有媒体报道,每年高考过后是婚变高峰期,因为一些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约定在这个时候离婚。离婚是成年人的权利,如果必须把坏消息告诉孩子,就需要将孩子的反应纳入考虑,想办法降低坏消息的负面影响,毕竟,不影响高考,不代表不影响未来;家庭的变故也可以是有关成长、成熟、与爱的教育。
高考结束了,显然离“解脱”还早。人生中难说有什么阶段能让人真正有“终于解脱”之感,每一段日子的尾声中渐渐响起下一个阶段的序曲,小憩过后还得继续奔跑,张弛有度是人生的常态。在此祝愿每一位考生平安、快乐、充实地度过“后高考”之夏,自信地步入新的人生阶段。
青年成长,信念做桨
被动式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能够通过各种系统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一种恒温的状态,从而实现只需要很少的能源就能满足建筑采暖和制冷的能源需求。尽管这项技术带有“被动”的字样,但钻研和应用却少不了一番“主动”。
2014年11月,我第一次以园区职工的身份来到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德生态园,开始担任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安装工程师。还记得,当时的中德生态园还没什么人气,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企业数量不多,一些道路也是刚刚通车,村民们在山中错落而居,满山的树木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态”。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尽一份力,做一份贡献。
当时的被动房公司也刚刚成立不久,公司里人数不多,每个人都要承担繁重的任务,被动式房屋这项技术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需要摸索的领域,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研究、沟通、计算。比如,被动房技术标准主要来自德国,来到青岛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势必要作出改进以实现本土化;沿海地区湿度比较大,气温温差、日照时间以及生活习惯等地域性问题也给研究造成了困扰;被动房技术需要完整的产业链,很多上下游产业配套必须要跟上,当时国内这些产品还相当稀缺,导致项目进度一再放慢;被动房对施工的要求相当严苛,当时国内的施工工艺也还有些欠缺,等等。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干劲十足,在解决问题中汲取成长的养分。我们率先与德国被动房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出了适合中国气候特征的被动式建筑解决方案,主导建成了亚洲体量、功能最复杂的单体被动式建筑,承担多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相关专利近10项,既适应了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要求,也促进了国内建筑节能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我看来,青年的成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矢志奋斗都是成长的一条主线。对我而言,从单一建筑功能的示范到各种功能类型的探索尝试,被动房的理念和实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一路走来,有过失落也有过灰心,但是只要把付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把进步当成一种生活哲学,人生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久前,第四届亚洲被动房大会在青岛中德生态园举行,我们的工作再次受到瞩目和肯定。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沉淀,让我一步一步走近梦想,收获成长。新技术、新领域就像汪洋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有理想做灯塔,有信念当船桨,我们就能够扬帆起航、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