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文档大全网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
(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
(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我欲与君相知;(2)长命无绝衰;
(3)夙昔梦见之;(4)展转不可见;
(5)谁肯相为言;(6)长跪读素书;
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
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
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
6.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
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
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
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8.“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9.“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10.这首诗抒情主人公是征夫还是思妇?何以见得?
(二)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
[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物议:众人的评论。
B.抗每饶借之饶借:谦让。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忤旨:建背皇帝的旨音。
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将还:将要送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②不敢言而敢怒
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②且为之奈何?
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
(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三、表达交流
16.将《饮马长城窟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真题演练
1.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05高考四川试题)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思路解析:找出文段的中心,然后把相关联的一些句子先组合在一起。比如,第2句和第4句就有很密切的联系。
答案:③①②④⑤⑥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思路解析:雨,这里属于变音异读。饮、遗,为多音字。其他几个只是考查了字的读音。
答案:依次为yù、yìn、sù、mèi、wèi、pēng。2.思路解析:这里考查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答案:(1)结为知己。(2)使,令。(3)早晚。(4)同“辗转”,这里指丈夫在他乡特别地漂泊。(5)问讯,告诉讯息。(6)古代坐姿,表示恭敬。
3.思路解析:第(1)句的关键词是“相知”、“命”。第(2)句的关键词是“知”。第三句的关键词是“言”、“相忆”。
答案: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4.思路解析:理解本诗的关键在最后一句,表面看来是“乃敢与君绝”,而实际上前面所列举的事情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也就是说将永远不与心爱的人分离。
答案: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层层推进,一口气列举了五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二.阅读理解
5.思路解析:C项,这里比喻打开木盒。
答案:C
6.思路解析:A动词,思念/名词,情思。B问讯,告诉讯息/说。C读wèi,送给/读yí,遗留。D都是“书信”的意思。
答案:D
7.思路解析:B项里的例子不读“yìn”,意思也与“饮马长城窟行”不同,就是“喝”的意思。
答案:B
8.思路解析:应该从手法答起,然后再答其作用。
答案:这两句是起兴的句子,领起下文,奠定全诗的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既是对沿河青草的生动描述,又是以连绵不绝的青草起兴,抒发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9.思路解析:手法是比兴。
答案:采用了比兴的手法。“枯桑”、“海水”尚且知“风”、知“寒”,物犹如此,那么作为一个丈夫多年不在身边的女子,又是多么的孤凄呢?抒发了女子心中的痛苦与思念。
10.思路解析: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答出了道理就可以。寻找理由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且不可脱离文本。
答案:略
11.思路解析:将还——把她送还。
答案:D
12.思路解析: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可是B项第一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才。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
答案:B
13.思路解析: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第二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
答案:D
14.思路解析: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答案:C
15.思路解析:第(1)句关键词:“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第(2)句关键词:“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第93)句关键词:“承”(承蒙)、“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
答案:(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
16.答案:这首诗所写的事情在古代社会中是最常见的,男子外出,常常很长时间没有音信,女子在家有无限的思念,到头来也不一定盼得丈夫回家。从而可以看出古代妇女主宰自己命运的被动。感受新社会妇女的幸福生活。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百舸/坎坷 古刹/刹那 谄媚/落入陷阱
B.驽马/箭弩 船棹/泥淖 犄角/掎角之势
C.诳语/诓骗 愀然/揪揪 不啻/侘傺无聊
D.书籍/慰藉 贻送/适宜 桑梓/莘莘学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神七”的成功发射,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这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取得的。
B.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2个百分点,国家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C.这个工程通过清除太湖污染严重的底泥,控制和减少内源污染,从而降低“湖泛”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
D.很显然,汉武帝对重要国策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国运的盛衰。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拟定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2日电(记者赵承李斌)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暴雪地区指导工作。12日下午2时许,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一起乘坐火车前往最近几天连降暴雪的石家庄,在火车上临时召开现场办公会。抵达石家庄后,温家宝前往火车站候车室看望旅客,并到石太高速公路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看望滞留人员,察看雪情。针对近期北方地区严重雪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11月12日10时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4.仿造下面划线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5分)
挣扎使人悲苦,抗争则使人高贵。史铁生挣扎在残废的绝境,但他用笔作为抗争的拐杖,历经坎坷,终于走出了死亡的诱惑;马丁•路德•金挣扎在黑暗的深海,但他用演讲作为抗争的武器,饱受磨难,终于迎来了自由平等的天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①僇:同“戮”。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谒:拜见
B.去新城十里而军去:离去
C.宴劳弥日。弥:终
D.次马邑次:驻扎
6.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李文忠骁勇、有谋略的一项是()
A.①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②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
B.①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
②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C.①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
②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D.①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②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
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了三溪,又打败了李文忠,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
B.李文忠治军严厉,军纪严明,有士兵拿了百姓一口锅就把他斩首示众。
C.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
D.他虽然被解除兵权,他依旧关心国事,直言进谏,触犯龙颜,遭到皇帝的斥责。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3分)
(2)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颈联借景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5分)
(2)本诗最后一句“望君犹伫立”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谈谈其效果。(5分)
【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3.(4分)答案标题:华北暴雪肆虐总理赶赴灾区或暴雪袭北国总理踏雪问冷暖【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新闻主要内容一般会在#高一# 导语中,而标题是#高一# 导语的再概括。
4.(5分)【答案】示例:贝多芬挣扎在孤独的渊谷,但他用音乐作为抗争的云梯,备尝辛酸,终于攀上了永恒的巅峰。(句式2分,有比喻2分,语意连贯1分)【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E级。本题的仿写点有三:一是比喻句;二是把握横线前供仿句的句式特点;三是在符合“内容的吻合性”原则的前提下使语句表达连贯。
文言文阅读(19分)
7.A(“又打败了李文忠,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错,是李文忠打败张士诚,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张士诚的营垒。)
8.⑴(李文忠)十九岁,跟着(太祖)救援池州,打败了天完军,他的骁勇在诸将中排名第一。(得分点:破、冠各1分,补出“太祖”1分。)
⑵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得分点:卒、代、将各1分)
⑶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得分点:定语后置、名词作状语、用各1分,语意通顺1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1)(5分)①这是友人走后,怅立所见的景色。天冷后树木凋谢,山上显得空净。此时,太阳将下,天色将暮,长河急急流去。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意象描绘一幅苍凉凄清景象。(3分)②借景物描写衬托出别离情绪,传达了朋友离开之后作者的感伤之情;(2分)(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情景关系的分析。景物描述1分,概括景物特点2分,表达的情感2分。)
(2)(5分)手法: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3分)效果: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2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技巧的鉴赏。答出具体手法2分,具体解析1分,效果2分。)
高一语文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正在阅读:
高一语文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03-02
2022最新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5篇07-18
描写兔子的作文400字08-10
2021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聘公告(四川)06-30
暖暖的家作文600字10-02
走过人间四月天作文800字11-04
英国留学预科的费用是多少08-24
2018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05-06
2020年广东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现场审核延期开展通知12-24
小学二年级作文我喜欢的水果200字06-15
初中青年节作文600字左右[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