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导语】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得现在的父母们对于孩子的要求都过于的高,平时更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压力,但是却从来都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期望的越高反而越容易失望!
目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么样呢?从我对他们的采访和他们向我的咨询中,我的感触颇深。
一位家长对我讲:“‘文化*’剥夺了我们学习的机会。那时是停课闹革命,闹了好几年,也没学新的知识,旧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后来又上山下乡,一晃几年,青春已过。自己小时候就想上大学,‘文化*’使自己的大学梦变成泡影。现在想起来心里就不好受。自己今生今世是没办法了。我只好把自己的梦想放在我儿子的身上。儿子上大学,已成为我的梦想。我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把我的儿子送上大学,了却我的心愿。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上大学的梦想之中。我相信中国的一句俗话‘有志者事竟成’。科教兴国是国家的一个国策,这就保证我的孩子能上大学。不像‘文化*’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我将不惜一切保证我的儿子上大学。”
一位下岗的女工谈起儿子念书的事,非常伤感地对我讲:“我已经下岗几年了,孩子的爸爸前几个月也下岗了。儿子现在上初中一年级。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就一直在班里排前三名,这次期末考试在班里还是前三名,孩子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但我感觉是不错了。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差,孩子不能和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比。虽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孩子很要强,有出息。我的心里多多少少也是个安慰。这几年我当电梯工,三班倒,生活不规律,对孩子照顾也太少了。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给做饭,帮助做作业,我没有那个条件。孩子早晨听见闹钟响就爬起来,吃点饭就上学。晚上回到家就一个人做作业。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强。我不能和那些家庭环境比较好的比,孩子有志气就好。我和孩子爸爸就是因为文化程度低,下岗才首先落在我们头上。我的孩子将来可不能落到这样的地步。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将来靠什么竞争?靠知识,靠文化。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让孩子上大学。我的经济比较困难,开电梯每月只300元钱,现在300元钱能干什么,出去一趟买点东西七八十元就花出去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宁愿大人受点苦,也不能亏了孩子,我一定把孩子培养上大学。”
一位30多岁的年轻父亲已经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我说这是超生游击队,他笑了笑说:“我有两个孩子,经济并不富裕,但我要把两个孩子培养上大学。女儿的学习成绩稍微不好,我就打她。她有一次考试是两个优,一个良,我气坏了。”我说:“两个优,一个良,你还气坏了?”他说:“必须三个优,少一个优也不行。我把孩子脸上打出五个大手印。我是学武术的,手很有劲儿。有一次我把她的脸打歪了,后来经过针灸才治好。”我说:“你怎么这么凶,那是你的女儿!”他说:“不打行吗?不打能上大学吗?我经常教训我的女儿说:你只有上大学,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你不上大学,你的前途就和你爷爷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一个前途就是像现在城市里的一些打工妹,到处流浪。”我说:“你不能打,打不是办法。”他说:“我也知道,但是那股劲儿一上来就控制不住了,不打就得不了三个优,一步也不能落下,不然考不上大学。”我说:“今后你可不要再打孩子了。”他说:“我也明白点了,我爱人把我告到领导那儿去了,领导找我谈话,我也保证不打孩子了。但是,不打也得保证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是的路。”
一位怀孕三个月的准妈妈向我咨询怎么进行胎教,她说:“我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成长的蓝图。首先要搞好胎教,不仅使孩子生下来没毛病,而且使孩子发育好,有聪明的大脑,这是为孩子将来的竞争创造条件。其次是生下以后要优育,要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能成为神童更好。不能成为神童,也要使自己的孩子智商高一些。然后送到好的小学或者私立学校。钱不是大问题,孩子能学好是最重要的。孩子将来上高中要上四中或是人大附中,为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创造条件。将来到美国留学,读硕士,读博士学位。”
这位未来的妈妈还没见过宝宝的面就为宝宝勾画出未来的蓝图。
有些家长是科技工作者,有些家长是教育工作者,他们不少人出过国,留过洋,在国外有朋友,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完大学出国留学。一位曾经在日本留学和工作过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大学念完,我想把他送到日本去继续深造,是在东京大学或早稻田大学学习。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的人在社会上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日本人很重视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如果听说你是大学毕业的,马上肃然起敬;如果听说你是一般大学毕业的,态度平淡;一听说是东京大学毕业的就大加称赞。我想把孩子送到东京大学去继续深造。”
我在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研究中深切地感觉到,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可以说希望孩子上大学是目前家长的普遍心态。
家长希望孩子上大学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必将呼唤和造就大量的人才。中国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就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适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适应了21世纪对劳动者的需要。
现在中小学生的家长大都在30多至40多岁,他们中许多人深切地感受到“文化*”使他们的学业受到影响,他们深感缺乏文化知识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他们盼望自己失去的东西能够在子女的身上找到,他们义无反顾地不惜一切代价要使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使孩子受到高等教育。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难怪有的家长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培养孩子上大学。有的家长虽然下岗,生活困难一点,但就是借钱也要培养孩子上学。
现在的家长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社会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一个人在社会的知名度、一个人财富的多少和他的知识、受教育的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如今新的千年已经来到,那种“脑体倒挂”的现象绝不会在21世纪重演。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已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形势下逐步实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价值不断升值,人才的待遇不断升高。北京大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北大的改革举措频频出台。为此,国家从2000年开始将在三年内投入18亿资金予以支持。强化岗位、突出人才、人才优酬成为制度改革的重措。它以设岗聘任为核心,设立了校聘责任岗、院系聘任重点岗等。受聘为A级技术岗位的教师,每年岗位津贴最多能达到5万元,年收入最多可达到7万元。
北大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高教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北大是中国的大学,是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在社会上,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国家支持18个亿,这无疑为北大优才优酬提供了条件。
而名气不大的沈阳师范学院的“天价”求贤举措,更加引人注目。沈阳师范学院推出的引进人才政策是:
对在沈阳师范学院工作的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院院士给予年薪20万元,配一部专车和180平方米的住房,提供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提供科研经费120万元。
对来沈阳师范学院工作的国内外专家给予年薪10万元,配供用车和四室一厅的住房,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费50万元。
对45岁以下的教授、博士后以及博士生在工资和生活待遇上都有优惠的条款。
中国教育改革的这些创举,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气氛正在形成和发展,按劳付酬将充分地体现,大锅饭将被彻底摧毁。由此可以看出,上好学、上大学、上好大学,父母对子女期待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待过高,不顾孩子自身素质的实际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就可能造成失望。
勿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doc正在阅读:
勿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03-04
关于新型肺炎的作文600字05-29
同学传记600字左右06-18
高中团委书记述职报告模板【三篇】06-13
2017年个人销售工作计划开头09-03
3~5儿童脑筋急转弯及答案五篇12-08
五年级写景作文500字|五年级写景作文:妈妈庄园_600字11-12
[琉球天孙王朝]2016琉球王朝秘宝展: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织物02-27
《文化苦旅》读后感300字【五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