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德治民,取信于民”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下列诗句,与中国和西域的物质文明交流无关的一组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D.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
3.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 )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秦穆公
4.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土地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战争时期
C.《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放战争时期
D.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
5.下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
①老子②屈原③华佗④孔子
⑤李斯⑥孙武⑦张衡⑧董仲舒
A.①⑤⑦ B.②⑥⑧ C.③⑦⑧ D.③④⑤
6.下列属于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措施是( )。
A.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上学也一样享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
B.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购买商品房准予办理本地户口
C.国有企业对农民工实行同工同酬
D.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获得银行优惠款
7.关于低碳经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
B.尤其是二氧化硫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
C.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D.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8.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
B.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C.其内容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还包括流通、金融、科技和文化领域
D.其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9.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竞争。
A.社会制度 B.人才 C.科技发展 D.综合国力
10.近年来,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B.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因此,本题答案为C。
2.
【答案】A
【解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李商隐的《锦瑟》。蓝田县位于陕西省,蓝田玉是古代名玉,唐代及以前的许多古籍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B项与西域有关的是“琥珀”,琥珀原产自中亚西域各国。C项与西域有关的是“葡萄”,葡萄是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的。同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还有D项中的苜蓿、石榴和天马(阿拉伯马)。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
【答案】C
【解析】春秋时,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提高威望而当上霸主,成为春期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本题选择C项。
4.
【答案】A
【解析】A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发表于1925年,对应国民革命时期,而不是土地革命时期。B项《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对应抗日战争时期,C项《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对应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BCD都是正确的。因此,本题选择A项。
5.
【答案】C
【解析】老子、孔子、孙武都属于春秋时期的人物,屈原属于战国时期,李斯是秦朝时期的人物,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张衡是东汉时期的伟大科学家,发明了地动仪,董仲舒是西汉学者,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因此,本题选择C项。
6.
【答案】A
【解析】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其实质在于承认和保障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新阶段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集中体现在广大农民的发展能力与发展机会上,这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直接相关。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所述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A项。
7.
【答案】B
【解析】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控制不属于低碳经济。B项错误。其他选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项。
8.
【答案】A
【解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A项是错误的,其它选项是正确的。因此,本题选额A项。
9.
【答案】B
【解析】科技发展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都取决于人才,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故选B。
10.
【答案】D
【解析】“汉语热”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当归结到物质基础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中国的影响力上升,从而,汉语热持续升温,所以本题应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