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原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副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时间:2024-02-24 12:5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富春江奇山异水。不仅陶醉了吴均,也引无数古代文人雅士留下过许多吟咏的佳句。®文档大全网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朱元思书》教案一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查找有江的介绍,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课文的前提是弄清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

  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师生合作解决。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如“俱”“绝”“息”“犹”等的含义,采用沟通古今文言词语法,请学生查找工具书,找出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这些文言实词意义用法的成语,感受文言词语的生命力。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4.在整体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结构之美。倡导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如: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思考提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5.三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做片段示范朗读,要学生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在读的同时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6.再次熟读课文,达到成诵的地步,较好的学生要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程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全文背诵下来,能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默写下来。

  三、深入探究

  在基本成诵的基础上,学生再度默读课文,深入探究,从审美的角度梳理课文内容。方法可由教师给出探究的角度,适当提出一些探究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焦点问题,全班共同探讨,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1.探究文章意境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①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思考提示:从水色、水深、水清,流急、浪大、势猛突出“异水”。首先从形、声、色角度突出山势之奇,空天籁之奇,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

  2.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①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中国历代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思考提示: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在描绘山景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衬托出险峰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②仔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兴趣,比较其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态度有何不同?(如果对上述问题①把握不够,则此题不做要求。)

  思考提示: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有了一份常人的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四、拓展延伸

  以下提供两种方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兴趣取向有所选择地进行。

  1.古文画意。

  2.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下面就让我们根据课文的意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拿起手中的画笔或在网上搜集的有关富春江山水的图片,利用电脑进行制作,创作一组“富春江山水明信片”系列,提倡文配画,大家共同愉悦欣赏.

  3.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

  4.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思考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奋发图强,但因终未显达,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所

  蕴含的自然美,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

  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漠了功名利禄之心。

  资料备忘

  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与朱元思书》教案二


  知识目标:1、巩固积累文言字词。

  能力目标:1、比较阅读,培养品味写景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1、比较阅读,培养品味写景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比较阅读,培养品味写景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能力。

  (一)、导入:

  第一节课我们基本领略了富春江的美。今天老师当次导游带领大家去看看。请欣赏富春江的美图,(图片反映了课文每句话的内容,多媒体按顺序展示相应图片)大家一起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

  (二)、复习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由1组-4组完成,重点文言词语必答,一组一类,翻译是抢答。总分十分,错一处扣一分。(投影展示竞赛题)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

  1、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通“返”

  (2)、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向远处伸展

  2、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3)、一词多义

  1、天下独绝(绝妙)

  百叫无绝(停止)

  2、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4)、重点实词

  1、猛浪若奔(飞奔的马)2、从流飘荡(顺、随)

  3、经纶世务者(筹划)4、负势竞上(凭借)

  二:翻译,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三)、美美的赏

  《与朱元思书》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三峡》,都是写山、范水的名篇,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合《三峡》,赏析本文。

  要求:

  1、重点关注两文的共同点,列如:抓住山水的特点多角度描写,修辞方法或其它写作手法。

  2、边读边悟,先自我体会,后小组交流。

  落实一下几方面:

  1、都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抓住山水的特点多角度进行描写。

  2、写水都写到水大浪急,运用修辞的异同;水的清澈所用手法动静结合等

  3、山,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都写到密林、泉水、猿啼……

  4、写景的手法上,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声衬静、比喻、夸张等手法。

  (四)、美美的背

  如此美文,定要背下来才痛快。配乐背诵。

  1、背诵接龙。(一个同学一句)

  2、美美背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

  3、第五、第六小组PK背诵接龙。看看哪一组更准确、流畅。

  (五)、富春江奇山异水。不仅陶醉了吴均,也引无数古代文人雅士留下过许多吟咏的佳句。展示:

  1、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2、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3、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4、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六)、美美的读

  面对如此美景,古人诗兴大发。而我们现代的人对此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欣赏《乌篷摇梦到春江(节选)》大屏幕展示(资料附后)。

  (七)、美美的写

  是啊!面对这样的灵山异水,欣赏着古今文人的绝妙美文。谁能不兴致大发呢?同学们也一定跃跃欲试。那现在就用我们生花的妙笔,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写写富春江或者自己家乡的山水。

  要求:1、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描写。

  2、运用修辞。

  3、可以用一用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等方法。

  附:

  乌篷摇梦到春江(节选)

  叶文玲

  ①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②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③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亲近的心愿。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④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因为,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溶在这一江碧玉里。

  ⑤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wō)回的七里泷(lóng),富春江裙裾(jū)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殊,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⑥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⑦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zhào),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⑧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⑨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崇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⑩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

  

《与朱元思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的景色。

  2.领会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自主、合作与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

  【学法指导】读、研讨结合语境,积累词句;抓关键句子,理解主旨

  【教学安排】两节课

  第一节课

  【教学要点】1、朗读熟读课文2、划分节奏3、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二、学生试读课文,给15分钟熟读课文。

  三、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翻译课文:学生先口头翻译,再落实到书面上。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20遍,准备下节课默写全文。

  2.完成课测试题:

  (一)作者: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二)生字正音:

  缥()碧轩邈()泠泠()作响

  鸢飞戾天()有时见()日

  (三)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转”通“啭”,鸟叫声。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古今异义

  (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例句:任意东西。

  今义:指物品。

  (2)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3)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奔

  (4)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5)戾:古义:至.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6)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7)窥:古义: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3、一词多义

  (1)[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2)[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5)[直]直视无碍(直接)

  争高直指(笔直)

  (6)[负]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愚公移山》

  (7)[穷]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送东阳马生序》

  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孟子尽心上》

  (8)[见]有时见日(见到)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马说》

  五、【教学反思】

  第二节课

  【教学要点】1、检查背诵,当堂默写。2、理解全文写作意图(主旨)3、复习文言知识重点部分,小测: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写在本上,然后讲评。4、学生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二和练习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默写全文。

  二、理解文章主旨:

  三、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四、考查掌握课文主要知识点:

  色、净、绝、奔、负、指、穷、息、反、见

  五、文言知识归纳:

  4、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7)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

  (8)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9)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5、翻译重点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

  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8)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六、课后练习二:

  水之澄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第三题,把课文改写成散文,不受作者语句的拘束,可写成你自己的一篇山水游记,允许大量补充想象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课文重点实词积累:

  色:颜色净:洁净绝:独一无二奔:飞奔的马负:凭借

  直:笔直地向上;指:直插云天;穷:穷尽;息:停止;反:同“返,返回:

  见:同“现”,出现。

  3、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7)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

  (8)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9)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4、翻译重点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

  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九【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RK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