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导语】道不拾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bù shí yí,意思是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以下“幼儿益智成语故事:道不拾遗”由©文档大全网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道不拾遗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宰相,对他言听计从。商鞅制定新法,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废除。这次变革,在历被称为“商鞅变法”。
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朝廷赐爵以军功大小为标准。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大搞水利建设,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普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出力。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社会秩序安定,民风非常淳朴,人们晚上睡觉连门窗都不用关,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拾走。
从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别的诸侯国对它非常畏惧。
成语典故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徇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
引证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2、《汉书·何并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3、《后汉书·滕抚传》:“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
4、《北史·厍狄士文传》:“法令严肃,吏人股战,道不拾遗。”
5、《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朱源做了三年县宰,治得那武昌县道不拾遗,犬不夜吠。”
6、毛泽东《湖南农*动考察报告》:“农会势盛,地方牌赌禁绝,盗匪潜踪。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7.《资治通鉴》“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正在阅读: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道不拾遗11-10
农民入党志愿1500字02-12
经典儿童故事文字版大全【三篇】02-25
小学生自然景观作文350字【七篇】11-22
关于元宵节的黑板报大全:元宵节的历史08-21
2020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2017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05-25
2018浙江嘉兴成人高考考试科目04-10
英文励志语句语录带翻译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