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3月11日进行,请考生做好备考准备,迎接考试,小编在此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课程推荐:小编在此为大家中公网校课程,套餐、免费试听体验【>>点击查看详情】
【幼儿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小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中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格鲁斯
C.蒙台梭利
D.斯宾塞
A.智力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
4.不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 )。
A.娃娃家
B.桌面表演
C.影子戏
D.木偶戏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游戏特征的是( )。
A.主动性
B.虚构性
C.愉悦性
D.选择性
6.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不包括( )。
A.角色游戏区
B.建构游戏区
C.表演游戏区
D.设施活动区
7.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 )。
A.精神环境
B.室内环境
C.户外环境
D.心理环境
8.( )是学前儿童主动地、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的游戏
C.安静性的游戏
D.活动性的游戏
9.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 )。
A.认识发展水平
B.社会性发展水平
C.情感发展水平
D.身体发展水平
10.儿童通过扮演妈妈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
12.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的水平。
A.运用材料
B.建构形式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行为发展
二、论述题
2.简述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3.论述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1.某教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
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 ”“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教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教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教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教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教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2.今天萱萱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乘车。我要开到动物园去了。”此时,娃娃家的妈妈推着娃娃来乘车,刚想上车,砚砚走来对娃娃家妈妈说:“这辆车不能乘,没有消过毒。”小司机听到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积木箱前拿出一块绿色圆形积木,告诉他们:“我这辆车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消过毒的标记。”经她这么一说.砚砚和娃娃家的妈妈都乘上了这辆公共汽车,小司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结合上面的材料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3.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4.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A
[点睛]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所以,福禄贝尔特别强调游戏的价值,认为游戏可以唤醒幼儿生命的内在本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参考答案]C
[点睛]创造性游戏包括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的区别在于:创造性游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而有规则游戏是遵守规则的游戏、追求共同目标的比赛。
3.[参考答案]D
[点睛]游戏化方法最早是福禄贝尔提出的,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游戏化方法实施需要通过游戏活动的教育化实现。
4.[参考答案]A
[点睛]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来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表演、戏剧表演。而选项A娃娃家属于角色游戏,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5.[参考答案]D
[点睛]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并且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所以游戏的特征明显的包括主动性、虚构性和愉悦性,故选项D不属于游戏的特征。
6.[参考答案]D
[点睛]游戏活动区是一种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探索活动。它可以容纳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如以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游戏区、音乐游戏区等。选项D设施活动区不属于游戏活动室的设置。
7.[参考答案]A
[点睛]广义的游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选项D心理环境是和空间环境相对应来划分的。选项B室内环境和选项C户外环境都属于空间环境。故正确答案选择A。
8.[参考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游戏的分类,我国目前游戏的分类一般是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两大类型。其中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主动地、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规则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
9.[参考答案]B
[点睛]帕登认为儿童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他把游戏根据社会性的成分分为六种。其中,独自游戏是指幼儿使用与旁边伙伴不同的游戏材料,专注地玩自己的游戏,不注意伙伴做什么。平行的游戏是指儿童玩着和附近伙伴相同或相近的玩具,但并不和其他儿童共同活动,仍是单独做游戏,但是相对于独自游戏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10.[参考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区别。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来进行的游戏。角色游戏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本题中儿童通过扮演妈妈而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属于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
11.[参考答案]C
[点睛]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故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教育化。
12.[参考答案]C
[点睛]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等互动交往有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二、论述题
1.[参考答案]游戏的价值有以下几点:
(1)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①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②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③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④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2)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①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②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③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④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⑤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3)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①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③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
④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⑤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4.游戏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①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②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③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④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总之,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2.[参考答案]游戏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游戏不要求务必达到外在任务和目标,也没有严格的程序和方式,儿童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游戏,玩什么,怎么玩,均由儿童自己决定。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在游戏活动中,想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游戏便无法开展。儿童就是在对游戏的角色、情节、行为、语言和游戏的材料、场景的想象中,享受着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儿童游戏的成分、角色、情节、行动以及玩具或游戏材料,往往只是象征性的,具有明显的虚构性。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对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享受。儿童在游戏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全身心放松,使自己保持身体的舒适状态,无拘无束地自由活动,充分表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个人愿望。
3.[参考答案]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之间的交往,也有角色间的交往。如幼儿在表演游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他们既是现实中的同伴,彼此知道相互的姓名、习惯、兴趣,因而作为同伴交往;但同时他们又是游戏中的玩伴,因而也有“白雪公主”“小矮人”之类的角色交往。幼儿正是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得以发展社会性。幼儿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如何尊重他人等。即便是发生纠纷,如分配角色发生争执、争抢玩具等,幼儿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设法解决纠纷,从而发展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各种社会准则。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各种游戏规则,如“红绿灯”游戏中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下棋要遵守下棋的规则。幼儿还在游戏中逐渐学会如何制订规则,甚至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理解修改规则,这使得幼儿对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幼儿理解、适应各种社会生活。幼儿正是通过游戏去积极地认识、理解并内化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准则。
游戏有助于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思考问题。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妈妈”的幼儿要从妈妈的角度去说话、做事、想问题,还要关心自己的“孩子”,给“爸爸”分配一些任务,这就有助于消除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有利于幼儿认识他人、认识集体,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
三、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教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教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教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2.[参考答案]儿童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①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如在爬攀登架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干与湿、玩积木的时候能体会并认识到大小、形状、颜色等。②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感官刺激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③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儿童的创造力在游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游戏中,他们首先学会发现自我,他们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会对别人有什么样的反应等。
(2)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通过游戏使儿童能够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试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对付焦虑和各种冲突。①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②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在当代,有许多心理学家或教育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的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
(3)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锻炼和成长。它有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在童年的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也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形式。
3.[参考答案]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幼儿来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的活动形式。
具体而言:
(1)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2)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3)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4.[参考答案]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的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
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所表现的往往是幼儿经历过的事情,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幼儿在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
(3)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必须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度上,去想象其可能的行为。因此,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意志。马努依连科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
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因此,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课程!!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