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副标题: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时间:2023-10-12 10:5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的重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处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课后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
  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
  谜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 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
  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
  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七月的天山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德育目标: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1,导游线路的小黑板;
  2、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二,引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
  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作者是
  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
  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漂亮呀!
  还有,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
  那么的美,多讨人喜爱,这里也流露了作者当时那种喜爱之情。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的看法,的确,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
  揣摩,欣赏?
  我还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溶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
  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现在
  请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会儿把你们探究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好吗?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用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
  复习词语卡。
  三板书设计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七月的天山 密林幽静的美景 移步换景的方法
  深处的景象
  四.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m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