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暑图片:二十四节气小暑:小暑初伏

副标题:二十四节气小暑:小暑初伏

时间:2024-01-14 02:3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阳抵达黄经105度时,小暑便来临了。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之间。“暑”之意为炎热,既然“小”,自然还没有达
  到最热的地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中一也有“暑气至此尚未极也”之说。但据《1971 -2000年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我国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远比8月要高,尤其是极端气温,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外,基本都出现在小暑前后。而此时,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雷暴频发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反常的天气现象,出现时,狂风大作,乌云翻卷,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山地起伏较大的地方,常伴有山洪暴发,并引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出现。
  “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从中医学角度,小暑到大暑期间,气温,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期。按传统“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可通过伏夏的调养和打理,使病情逐步得到好转,甚至完全痊愈。在中医上,这种疗法叫“冬病夏治”。
  小暑小禾黄。
  小暑吃芒果。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节,筑塘缺。
  小暑里黄鳝赛人参。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小暑早荔,大暑晚荔。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下粪,如同催命。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小暑大暑,热无钻处。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无雨,饿死老鼠。
  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小暑打雷,大暑打堤。
  坏了小暑,淹死老鼠。
  小暑不淋,干死竹林。
  小暑少落雨,热得像火炉。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c
  小暑东北风.大水淹地头。
  小暑东风早,大雨落到饱。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一声雷,倒转作黄梅。
  小暑一声雷,黄梅依旧归。
  小暑无雨,十八天南洋风。
  小暑西北风,鲤鱼飞上屋。
  雨落小暑头。河里断了流。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蟹立冬,影无踪
  谚语“蟹立冬,影无踪”,说的是节气与渔事关系,这里面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清明出现大头鱿,白带鱼跟在后面追”,如果不解释,一般的人不会知道大头蛙是河豚鱼的俗称。同样,读谚语“秋过三日鱼回头,追了鱼尾迎鱼头”,我们很难理解“鱼回头”的意思。实际它指的是,立秋后三天,天气转凉,向北泅游的夏季鱼类,此时多会回头南下。对于渔民,在捕捞北上鱼后,这又是一个截捕南下鱼的好时机。
  在沿海一带,渔家最关注的有二,一是潮汐,一是月出,两者之间也有因果关系。渔家谚语总结潮汐为“初一月半午时潮,初八、廿三早夜平,初十、廿五正小汛,初十潮勿为到,十三起汛天亮潮,二十潮天亮白遥遥”。总结月出的谚语有“初二、初三月糊涂,初四、初五月旺旺,初六、初七月当界,初十之夜月没半夜,十五、十六两头红.十七、十八腿只毛雄鸭,十八、十九坐等守,二十月上一更,廿一、廿二月上二更二,廿二、廿三月上半澜滩,廿五、廿六月上四更足,廿七、廿八月上东方一齐白,廿九、三十太阳比月亮早”。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如“潮水有定时,鱼虾无失汛”,“小潮水清讨内海,大潮水赤讨外海”,“大小潮,长短钩”,“四月月半潮,黄鱼满船摇”,等等。渔事谚语对指导他们出海作业捕鱼,有很强的实用性。
  流传于沿海一带的渔事谚语,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天上出彩云,海上驶倒船。
  早晨满天红,劝君莫远航。
  小满前后鱼虾肥。
  冬节鱼,肥圆圆;大麦熟,好螺肉。
  雷响惊蛰前,夜里捕鱼日过鲜。
  春分叫起攻南头,小妹房中热噢噢。
  岸上桃花红,南洋旺风动。
娶亲抬花轿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如何婚,如何嫁,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风俗。旧时的婚姻,多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年轻人选择余地不大。因为是父母做主,因此就有“门当户对”之说。虽如此,但基本都是“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不同的地区,婚嫁风俗细节也有或东或西的差异,但通婚过程和婚嫁礼仪区别不大。从说媒到婚姻完成,大致分说媒、定亲、成礼、合亲等四个阶段,具体程序则多达九道,分别为: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流传于民间的婚嫁谚语,就将各地不同的婚嫁观念和婚嫁习俗,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
  好女人人人爱娶,好马儿人人爱骑。
  不要姐儿俊,只要姐儿心。
  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
  娶妇不要穿金戴银,只要见事手勤。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二十四节气小暑:小暑初伏.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v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