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暑图片]二十四节气小暑:蝉噪高阳要小暑

副标题:二十四节气小暑:蝉噪高阳要小暑

时间:2024-01-12 09:2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交小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可见“小暑”是反映天气炎热程度的节气。说的是“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节令至此,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在25℃上下,进入人们常说的“伏天”。“伏天”分为头(初)伏、中伏、末伏,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杂节气,也是古时为利于安排农事活动而对炎热季节的一种划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正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夏秋作物,得益于此时节较高的气温、丰沛的雨水、充足的光照,都进人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此时的农田管理也进入了较为繁忙的时期。这从各地流行的农事谚语可窥一斑。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小暑大暑,抢插红薯”,“小暑前大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人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集,应及早施好分孽肥。双季晚稻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一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权、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亦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进入雨季,降水明显增多,且雨水较为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西南季风影响中,雨量也较为丰沛。农谚“小暑大暑灌死老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此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
  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和“小暑不受旱,一亩打几石”,说的都是此时雨水的重要性。
  进入“小暑”节气也就人了伏,虽为雨季,但受季风气候影响,常常是不雨成旱,人望其降;久雨为患,人祷其去。俗语“三日不雨小旱,五日不雨大旱”正是对华北、黄淮地区此时节气候特点的反映。此时发生早灾,会对进人发育旺期的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甚至果树等造成严重危害,尤其在农田水利较为落后的古代,其危害就更为严重了。家喻户晓的民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就是对农田遇旱情形最为形象的描述。所以,“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三农”在这里指春耕、夏耘、秋收),,此时节的雨水状况是农人最为关心的。经过千百年的观察、体验,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不少预测雨水的气象谚语,如“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小暑南风伏里旱”,“头伏三场雾,下雨等白露”,“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等。这些谚语至今在一些尚不发达的农村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十四节气小暑:蝉噪高阳要小暑.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iF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