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时间:2022-09-20 07: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二#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供大家借鉴。



1.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1、外流河及外流区:

  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长江、珠江)

  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黄河、海河)

  ⑷长江——我国第一大河(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2、内流河及内流区:

  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水量较大,冬季气温低,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主要湖泊(两大湖区):

  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的咸水湖,也是我国的湖泊)。

  4、长江:

  ⑴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长江上的支流)、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宜昌),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我国的水电站。其首要任务是防洪,尤其对武汉市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

  长江因其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中游河道弯曲,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5、黄河:

  ⑴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卡日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⑵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

  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

  ①上游:内蒙古河口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如: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河口到河南旧孟津(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黄河的水能集中在上中游,其中中游的小浪底是黄河上的水利枢纽工程,有防洪、防凌、减淤、发电等作用。

  ③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是主要特色)。

  6、黄河的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2.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 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3.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

  3、主要山脉:

  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峰(位于中尼边境)号称地球之巅。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图2—9《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号称世界屋脊,是世界上的高原,中国、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东西景观差异大,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中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表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图2—9《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的盆地,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纬度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我国位于季风区内的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其西部的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图2—9《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东北平原——我国的平原,黑土广布,原来称北大荒,现在称北大仓。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塑造它的主力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5、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活动题1。

  6、中华五岳:东岳泰山(泰山十八盘)、西岳华山(华山绝壁)、南岳衡山(忠烈祠)

  北岳恒山(悬空寺)中岳嵩山(少林寺)

4.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海拔的盆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的“鱼米之乡”。

5.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 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u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