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导语】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
聪明的兔子:狼和狐狸想要吃掉兔子,但是这只兔子太难抓到了。
一天,狼对狐狸说:“你回家假装躺在床上。我去告诉兔子你已经死了。当他来看你的时候,你就可以跳起来抓住他了。”“真是个好主意!”狐狸说。
于是他立刻回到家。狼去兔子的房前敲了敲门,“是谁啊?”兔子问道。“狼,我是来告诉你狐狸已经死了。”说完狼就走开了。
兔子去狐狸家看情况。他通过狐狸家的窗户看到闭着眼睛的狐狸躺在床上。他想,狐狸是真的死了,还是在假装呢?如果他没有死,那么我走近他就会被他抓住。于是他说:“狼说狐狸死了。但是他看起来并不像死掉了呀。死去的狐狸通常都是张着嘴的。”狐狸听到这些话就想:我得证明自己是真的死了。于是他张开了嘴巴。
这时兔子知道狐狸并没有死,他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开啦。
【篇二】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篇三】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
猴子种果树:猴子听说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化、滋润皮肤,就到果园里偷挖来一棵梨树,种在自己家门口,天天浇水、施肥,等待将来吃梨子。
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门口榆树上的一只老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兄,猴兄,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等吗?”
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了梨树,改种了杏树。
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老乌鸦又“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兄,猴兄,你怎么种杏树呢?有旬农谚:杏四桃三。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你能等得及吗?”
猴子一想:“对,四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于是拔掉了杏树,改种了桃树。
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老乌鸦又“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兄,猴兄,你怎么种桃树?有旬农谚:桃三樱二。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有耐心等吗?”
猴子一想:“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于是拔掉了桃树,改种了樱树。
就这样,这只没有主见的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树,种了一辈子的果树,到头来什么果子也吃不到。
【篇四】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
扁鹊说病: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篇五】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
郑人买鞋: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yang)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
小学一年级寒假课外寓言故事.doc